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本是康熙年間的著名貪官,用清水沖洗衙門後,成了兩湖總督

導讀:湯斌是康熙年間的儒學大家, 理學名臣, 官至工部尚書, 為官清正廉明, 剛直不阿, 諡號“文正”, 深得康熙皇帝倚重。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湯斌新任江甯巡撫(後來改成江蘇巡撫), 當時江蘇吳江縣(今蘇州市吳江區)的縣令, 名叫郭琇, 此人是出名的貪官, 湯斌也注意到了這個情況。

一天湯斌命人將郭琇找過來, 當面責備郭琇不應該貪污受賄, 誰知道郭琇竟然毫不愧疚, 反而對湯斌說:“卑職之所以貪污, 完全是因為上面(指前任的巡撫等人)向我要錢, 卑職無法籌措這麼多銀兩, 只好取之於民, 我也是很無奈。 如果大人您能以身作則, 官清如水, 卑職以後又怎麼敢貪污呢?”

湯斌沒想到郭琇這麼反駁自己, 只好答應了一句:“本官先留著你的職位, 以觀後效!”然後就讓郭琇回去了。 郭琇回去之後, 命令縣衙的衙役打來清水, 用清水沖洗縣衙大堂, 表示要改過自新,

從新做官。

你還別說, 此後郭琇果然痛改前非, 成了一個清官, 湯斌看到郭琇如此改變, 非常高興, 就向朝廷保舉郭琇, 說郭琇政績卓異, 應該予以嘉獎。

當時前任江甯巡撫余國柱因為巴結權臣大學士明珠, 已經勝任左都禦史、戶部尚書, 而且此前余國柱曾經向湯斌索要賄賂,

結果被湯斌拒絕, 因此惱怒在心。

這次又聽說郭琇在湯斌面前指責自己索賄, 他認為湯斌和郭琇串通一氣對付自己, 就連著郭琇也一起恨上了, 竟然吩咐手下參劾郭琇。 還好康熙知道郭琇的為人, 郭琇得以平安無事。

經此之後,

郭琇名聲大振, 於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被升為禦史, 郭琇升為禦史才短短半年時間就彈劾了三個宰相(清朝無宰相, 此處代指重臣)、兩個尚書、一個大學士, 這幾個人都被康熙罷免, 這種彪炳戰績, 在清朝是很了不起的, 郭琇也因此得到了一個“鐵面禦史”的綽號。

郭琇風光了沒多久, 就因為以前貪污的舊案子被人舉報, 按罪應該發配邊疆, 但是康熙知道郭琇已經痛改前非, 就沒有治郭琇的罪。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郭琇升任兩湖總督。

劇透一下郭琇的最終結局, 郭琇參倒了明珠、余國柱等人, 但是後來郭琇也被明珠的餘黨所誣陷, 被罷官為民, 郭琇的一生用《清史稿·郭琇》中的兩句話總結就是:“直道難行, 不其然哉!”

湯文正公斌撫蘇時,聞吳江令郭琇有墨吏聲,公面責之,郭曰:“向來上官要錢,卑職無措,只得取之於民。今大人如能一清如水,卑職何敢貪耶?”公曰:“姑試汝。”郭回任,呼役汲洗其堂,由是大改前轍。公喜,特保舉卓異。而前任蘇撫余國柱方掌綸扉,征賄巨萬。聞之,銜恨刺骨,嗾人劾奏。

湯文正公斌撫蘇時,聞吳江令郭琇有墨吏聲,公面責之,郭曰:“向來上官要錢,卑職無措,只得取之於民。今大人如能一清如水,卑職何敢貪耶?”公曰:“姑試汝。”郭回任,呼役汲洗其堂,由是大改前轍。公喜,特保舉卓異。而前任蘇撫余國柱方掌綸扉,征賄巨萬。聞之,銜恨刺骨,嗾人劾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