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久久益吳軍:新三板轉板IPO將是最大風口 最高收益達40倍

本期嘉賓

吳軍

深圳久久益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吳軍先生畢業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審計專業、財政部財科所財政專業、清華經管1999E、2011年北大資訊技術學院PE總裁3班。

吳軍先生1992年到深圳, 在會計師事務所4年, 證券公司11年, 香港上市公司任高管2年、私募4年。

吳軍先生是爆發股票“碳黑模型”的發現者, 是《股道》作者, 是2003、2004年連續兩年管理社保基金投資股票業績冠軍團隊核心成員。 並且擔任首經貿深港校友會副會長。

背景內容

2017年11月15日, , 在1000點整數關口徘徊近三個月的新三板做市指數最終跌破1000點, 重新回到成立點位。 其後, 新三板做市指數繼續走弱。 據第一路演APP新三板行情資料統計顯示, 截至11月17日, 三板做市指數收報997.92點, 創下歷史新低。

“流動性僵局”、“做市下行”、“股價跌破淨資產”…這些新三板的“舊疾”與“新困”再度引起市場熱議。

時間重播到2015年3月18日, 在做市商交易制度引入後的半年,

新三板做市指數正式上線, 以2014年12月31日為基準日, 以1000點為基準線, 以105支成份股為基礎。

伴隨著市場的熱捧, 做市指數曾一度高達2673.17點。 這一年投資者瘋狂入場, 機構投資者通過基金、資管計畫全面開倉, 個人投資者也坐上“墊資”的小船, 一路殺進中國版的納斯達克。 據第一路演APP新三板行情資料統計顯示, 2015年參與新三板定增的投資資金達1489億元。

而今, 新三板總市值5萬億, 掛牌企業總數11649家, 做市交易1349家。 做市成分股也由曾經的100餘家增至如今的600餘家, 但僅有不足300家成分股發生交易。 今年以來, 近70%的做市企業都發生不同程度的下跌。

對此, 久久益資產董事長吳軍表示, 做市指數有一定的失真性。 三板做市指數目前有600多隻成分股, 其中大部分是沒有交易的。 有比較多的優質企業由做市轉讓改為協議轉讓, 從而脫離了三板做市指數, 也導致其存在失真的一方面。 當然, 三板市場整體的交易不活躍和相比A股市場的低迷也是客觀存在的。

巴菲特曾經說過, 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在吳軍看來, 當前的新三板市場並不缺乏機會。 吳軍表示, 新三板轉板IPO將成為最大風口。 以轉板成功的十幾家企業為例, 其中最高收益達到40倍。 按照平均數計算, 收益率也達到6倍。

資料顯示, 目前等待IPO過會的企業中有156家來自新三板。

在排隊接受IPO審查的企業中, 來自新三板的企業占近30%。 僅今年以來, 就有26家新三板轉板企業上會。 其中, 17家公司IPO過會, 超過往年總和。

在新三板指數持續下跌, 轉板頻發的背景下, 仍有一批投資機構對於新三板的未來保持期待。 作為其中的代表, 吳軍表示, 我們希望新三板在政策方面能快速推進需求側的改革。 包括降低投資者門檻, 開放社保基金、公募基金入市, 選出精選層, 重開大宗交易, 從而啟動新三板交易。 交易的活躍度能夠使得市場定價趨向合理, 反向推動投融資體系的建立。

吳軍的看法代表了市場上一批主流投資機構對新三板市場的觀點和期待。 第一路演的·路演君認為, 大家更多應該以股權投資的角度來定位新三板市場, 以長期價值投資的理念來選擇投資標的。同時,我們也期待新三板市場交易機制的改革和完善能夠儘快落地,真正成為中國的納斯達克。

以長期價值投資的理念來選擇投資標的。同時,我們也期待新三板市場交易機制的改革和完善能夠儘快落地,真正成為中國的納斯達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