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法場上,將死之人自救也是絕了,反將屠刀者砍死,連張獻忠都害怕

關於影視節目還有小說情節中的法場印象, 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

比較經典的就是

劊子手的刀就要揮到死刑犯的脖子了, 忽來一道聖旨, 成功地救了犯人一命。 這種戲份百用不厭, 還有一種就是劫法場啦, 一般來說都是一群人在行刑前, 聚在一起, 密謀如何救人, 當然, 免不了見血的, 畢竟弄刀弄槍的。 這樣子以來就只有兩種結果, 一種是成功救了人, 官府氣急敗壞, 另一種就是人沒救到, 還可能搭上更多人的性命。

一群人救一個或者幾個人的劫法場我們見多了, 但你聽說過法場自救的嗎?

他叫楊展, 是明朝的一名武將, 楊展從小便刻苦練習武功, 自身又是一個膽子特別大的人, 有勇有謀, 他依靠自己的刻苦鑽研, 成功在崇禎十三年考取了武進士, 在今天, 估計就算是公務員一樣的存在吧, 而他之所以逃法場, 這就要說到張獻忠了。

明朝末年,

時局動盪, 老百姓都紛紛揭竿起義, 其中, 陣營比較大的就數李自成還有張獻忠的隊。

到了崇禎末年, 張獻忠一舉進攻四川, 在蜀地到處與明軍作戰, 佔領了不少的城池, 明軍節節敗退, 苦不堪言, 在此時, 川北總兵劉佳胤領兵前來。 而此時, 楊展歸屬于劉佳胤部下。 劉佳胤因不敵張獻忠, 自己拼命守的成都丟了, 楊展也在這次戰鬥中被俘。

張獻忠為了震懾明軍, 故把這次成都一戰中所俘的明軍將士全部砍頭, 而楊展在刑場時, 發現了劊子手對他的做工精美的盔甲十分有興趣。 便誘導拿著刀斧的劊子手給他鬆綁, 好卸下他身上盔甲, 那劊子手為了一己私心, 對楊展放鬆了警惕, 前腳剛被鬆綁, 楊展在下一秒就奪過劊子手裡的武器, 立刻斬殺了劊子手, 跳入了錦江, 逃出法場。

僥倖存活的楊展開始處處針對張獻忠。 他開始招兵買馬, 在四川各地與張獻忠的軍隊作戰, 一時間讓張獻忠頭疼不已。 在這種屢戰屢敗的情況下, 張獻忠在四川當然是待不下去, 他把自己這些年攢下的金銀財寶全部裝到大船上面, 準備撤出四川, 而楊展當然不會放虎歸山, 他指揮水師襲擊張獻忠的隊伍, 成功破碎了對方的出逃計畫, 最後張獻忠大敗, 只是楊展也在後來的軍閥混戰中失去了性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