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趣讀|“主要看氣質!”城市房產也不例外!

本文選自《南京城記》, 歡迎關注他們。

城市有氣質, 城市房產也不例外。

有的城市, 房地產活性很足, 愛到死才方休, 酣暢淋漓。

一年蹦躂, 直接嗨倒底, 三四年則頹廢如土委地。 城市的賭性重, 資金的流動性四下飛濺, 哪兒有利潤, 哪兒就迎來洪水般的資金潮, 要麼不幹, 幹就要擼起袖子幹到底。

像浙江的溫州、海南的三亞、內蒙古的鄂爾多斯等城市, 在2009年開始的房產大牛市中, 房價烈火噴油般上漲, 直接到頂, 從此迎來漫長的下跌週期, 直到現在也未翻身。

有的城市則是“京滬永遠漲”, 數十年來, 把房產存入到北京上海比存銀行更保險、收益更高。

中國能稱得上世界級城市的, 目前也就北京、上海, 這兩座超級城市的房價是穩步趨上, 上漲如翻山倒海, 下跌如抽絲。

城市的實力以門檻之高為體現, 現在, 拿到北京、上海戶口和移民歐美的難度也差不多了。 從本質上說, 中國是一國多層, 城鄉之別、城城之別早已折疊, 不同層級的城市就像不同國家, 戶口、社保、養老、教育、經濟資源等, 天差地別。

上海、北京房地產的整體氣質是優越感十足的, 其他城市只是波段性明星, 這兩座城市的樓市一直都是明星, 持續而穩定的增值效應。

若問房產安全性, 遙指京滬深。

有的城市, 如天津、廣州, 房價整體抬高, 或早或遲, 但總會不聲不響間完成一次重量級的升級,

像廣州, 屢屢被看平, 但老牌城市的風骨就在於起步晚、但見長效, 屬於“1234, 換個姿勢, 再來一次”風格。

以豪宅而言, 天津、廣州的豪宅數量多, 單價、總價很高, 這體現著城市高端人群的聚集度與審美。 若論存在感, 天津是較低的, GDP很高而人均值一般,

但天津樓市特點是底蘊深厚, 非常低調, 哏兒都的小國寡民、親切自然。

廣州更是南國第一大城市, 這座城市的包容性與房價合理度堪稱中國第一, 既有數千萬上億的豪宅, 又有郊區較低價位的普通房, 層次拉得很開, 你有錢是吧?二沙島別墅、濱江東路豪宅一條街、天河CBD豪宅, 即便普通人, 這座城市也給你提供了低價房與日夜無休的美食。

蘇州一向矜持, 眼裡從無金陵。 只有上海能讓它側目, 729米的中南高度讓蘇州對南京江北新區與河西南的摩天大樓550米之爭, 擁有一種旁觀的睥睨。 2015年中國樓市“四小龍”之一, 其實也就是一年多時間滾燙, 然後奄奄一息, 不死不活。

蘇州樓市上漲乏力, 但下跌也有支撐, 房價在徘徊, 如此而已。 但蘇州人的務實、精明、素質、重視教育, 是這片土地最寶貴的特質, 從古至今, 這片土地孕育著中國最優秀的人才。

杭州屬於“受過傷的女人”, 在面對下一個愛情時, 顯得尤為的畏手畏腳。 正因為2010年房價躥升得太快, 一度超過京滬成為中國最高。 之後過猶不及,

一路陰跌, 長達5年的穩步趨下, 讓再積極進取的杭州人談起房事, 搖頭歎息。 錢塘江水向東流, 杭州樓市沒的救。

其他同檔城市的房價竄上來時, 杭州房地產市場依然疑神疑鬼, 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繩, 和廣州一樣慢熱, 等其他城市開始中場休息了, 杭州樓市才開始進入狀態, 抖手抖腳開始上了——現在還很火燙, 被激振過後的杭州, 如今又有了世界級的定位, 這座城市不缺乏穩定的執政局面, 十年夢、杭州夢, 左手G20, 右手馬雲, 突然間, 杭州樓市自信了。

從自信到自負, 其實半步之遙

深圳是這一輪的大明星, 器大活好還有錢, 無論哪個方面, 平均年齡結構、人口流入、本外幣存款、金融和創新科技領域, 深圳是樣樣紅, 幾乎無短板, 唯一的問題是高校和智庫的數量少,但這塊短板深圳也在加速佈局,迅速回填。

有人說,深圳和其他城市不一樣,不是行政資源堆砌,也不是省會城市崛起,因此不是一個政策性的城市,猶讓人尊重。呵呵,其實深圳一直以來享受的恰恰是最大的政策紅利:管的少。

先有崛起的城市,再有崛起的房價,深圳樓市從2014~2016年中一直處於亢奮狀態,然後斯斯文文,但降溫也害羞,猶如闖禍少年。

南京則像個中年人,節奏穩當,不疾不徐,持久性之長令人咋舌。2015~2017,直到現在,南京樓市都沒個像樣調整。成交量下來了,但房價還是高高在上。

但南京房價格局其實是失衡的,有錢人住得不爽,因為豪宅房價不高,品質也不高,但普通人也住得不爽,因為低價房不低,品質更談不上。南京啊,中年人,中山裝。

合肥,據說是安徽省內排第二,南京排第一,一直尷尬。但合肥的崛起在於安徽鼎力支持,一步步落實在行動中。拆分巢湖,做大合肥,左邊是肥東、右邊是肥西。城市性格有古風,比較霸。濱湖、政務區打造得相當有氣勢,城市的層級躍遷令人刮目相看,2015年中國樓市“四小龍”,長三角城市群與南京、杭州並列為副中心城市。

從江時代灰頭土臉的中部城市,到濤時代的“泛長三角”,再到如今根正苗紅的“長三角城市”,肥老大一路走來,堅忍不拔。

因為合肥,長三角的三國殺現在變成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的四人搓麻。

廈門是一個異類,就好像海鮮,生猛香辣,吮指尤香,廈門房=印鈔機。

唯一的問題是高校和智庫的數量少,但這塊短板深圳也在加速佈局,迅速回填。

有人說,深圳和其他城市不一樣,不是行政資源堆砌,也不是省會城市崛起,因此不是一個政策性的城市,猶讓人尊重。呵呵,其實深圳一直以來享受的恰恰是最大的政策紅利:管的少。

先有崛起的城市,再有崛起的房價,深圳樓市從2014~2016年中一直處於亢奮狀態,然後斯斯文文,但降溫也害羞,猶如闖禍少年。

南京則像個中年人,節奏穩當,不疾不徐,持久性之長令人咋舌。2015~2017,直到現在,南京樓市都沒個像樣調整。成交量下來了,但房價還是高高在上。

但南京房價格局其實是失衡的,有錢人住得不爽,因為豪宅房價不高,品質也不高,但普通人也住得不爽,因為低價房不低,品質更談不上。南京啊,中年人,中山裝。

合肥,據說是安徽省內排第二,南京排第一,一直尷尬。但合肥的崛起在於安徽鼎力支持,一步步落實在行動中。拆分巢湖,做大合肥,左邊是肥東、右邊是肥西。城市性格有古風,比較霸。濱湖、政務區打造得相當有氣勢,城市的層級躍遷令人刮目相看,2015年中國樓市“四小龍”,長三角城市群與南京、杭州並列為副中心城市。

從江時代灰頭土臉的中部城市,到濤時代的“泛長三角”,再到如今根正苗紅的“長三角城市”,肥老大一路走來,堅忍不拔。

因為合肥,長三角的三國殺現在變成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的四人搓麻。

廈門是一個異類,就好像海鮮,生猛香辣,吮指尤香,廈門房=印鈔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