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安得廣廈千萬間 美好生活潤心田

已投入使用的梁園區高鐵新城康城花園, 為入住居民打造了一個舒適、方便的生活環境。

位於商丘古城東側的20棟安置房即將完工。

本報記者 石鬆 攝

天氣漸冷, 家住梁園區高鐵新城康城北區的楊愛玲早上起來照顧小孫子吃完飯後, 騎上三輪車把孫子送到離家門口不遠的學校上課。 在天暖和的時候, 他們會走著去學校。 送過孫子上學, 楊愛玲來到社區樓下的超市買最新鮮的蔬菜和肉食,

為家人一天的飲食做準備。 上午, 她會收拾收拾屋子, 下午就到社區廣場與鄰居們聊天。 這樣的生活, 讓楊愛玲的晚年過得非常充實。

生活品質得到明顯提升, 楊愛玲將其原因歸於我市近年來尤其是今年以來對大棚戶區改造工作的強力推進。

今年, 我市搶抓政策機遇, 以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為統領, 全力開展對城市建成區內廣大區域破舊社區、城中村的拆遷改造。

據市棚戶區改造辦公室提供的資料顯示, 今年我市棚戶區改造項目計畫任務共36個, 涉及11.8萬戶居民, 約占全省改造任務的三分之一, 共建安置房119179套, 截至10月底, 已開工建設102161套, 總開工率85.72%。

生活條件的改善是最根本的效益

楊愛玲在康城花園北區的新房子是今年4月裝修完畢的,

朝南的兩個陽臺每日都為房子輸送著溫暖的陽光。

“我原來的老房子緊臨著鐵路, 雖說住了20多年已經有了很深的感情, 但是不通暖、不通氣, 周圍一片狼藉的環境還是讓我每日都想著趕緊搬出去。 ”楊愛玲說, “市里的大棚改政策讓我在晚年搬進了中意的房子, 我感到特別的欣慰。 你看我們這個社區, 雖然離市中心很遠, 但是社區周圍啥都有, 學校、醫院、超市、公園, 能在這樣的環境安度晚年, 我還是比較滿意的。 ”

梁園區副區長牛仁海說:“在加快安置房建設的同時, 我們做好了道路、學校、醫院、公園水系、文化藝術中心、體育館、康養中心等基礎配套設施, 全力打造功能完善、設施齊全、環境優美的宜居新城。

我們再把目光轉移到商丘古城東側。 在這裡, 古城安置房3號地塊上的20棟安置房即將完工, 1629戶居民將很快住進新房子。 古城保護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的現場負責人牛廣振告訴記者, 這些房子的周邊配套設施都很齊全, 社區的北門外是所小學, 東邊是市第四人民醫院, 西邊還有一所高中, “這樣的好環境, 再配上高標準、高品質的房子, 以後入住居民的生活會非常舒適和方便。 ”

城市面貌的改善是最直接的體現

我市自1997年撤地設市以來, 建成區面積已達125平方公里, 人口126萬, 但建成區內城中村及棚戶區卻多達563個, 這些城中村不僅占壓著規劃的城市道路、水系綠地、汙水處理廠、輸變電站、醫院、學校等市政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用地,

同時因缺少必要的基礎設施, 城中村污水橫流、垃圾遍地、消防隱患嚴重、散煤燃燒現象普遍, 群眾要求棚戶區改造的呼聲很高。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為了響應群眾呼聲, 改善城市面貌, 我市以大棚戶區改造為載體, 對城市環境進行了全面升級。

在南京路蔡河橋邊有一處廣闊的空地, 空地前的施工鳥瞰圖顯示這裡即將成為睢陽區的一處兒童遊樂場所。

古城護城湖的清淤擴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古城東關外的湖面擴容已初現規模, 為古城未來的開發保護與展示賦予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高鐵北廣場外的勝利路已經很難讓人再想起它過去的樣子, 寬敞通暢的街面不次於中心城區的主幹道。 而北廣場附近的老光復街區域,如今已經沒有了棚戶區,一個集商業、娛樂、休閒等經濟形態於一體的“綠軸”商業圈正在緊張規劃建設中,道北過去給人的印象,將會被這條“綠軸”徹底改變。

例子就不多舉了,如今我們隨處可見的城市環境面貌的提升,都有著大棚改的影子,是大棚改將我市的土地資源進行了集中集約使用,使市政和公共基礎設施能夠不斷地深化覆蓋,使我市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有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資金和品質是大棚改的保障

在中州南路與華商大道交叉口有一片拔地而起的建築區。在這片工地裡,記者看到了整潔的施工現場和美觀的建築、科學的施工組織,而這3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的27棟樓2500多戶房屋,就是商務中心區5號安置區。

示範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何振嶺信心十足地說:“我們選擇了最好的地段來安置群眾,選擇了最好的公司來建設安置房,建成的標準房和樣板房都令群眾非常滿意。”

高標準、高品質建設安置房,是對安置群眾的負責,是對城市發展的負責。為加強工程品質的安全監管,我市在建築行業創新性地引入了協力廠商工程品質檢測機制,堅決把所有棚改專案工程打造成政府放心、群眾滿意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充足強大的資金支持是推進大棚戶區改造工作的巨大動力和重要保障。作為市政府直屬的我市最大政府投融資平臺,市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積極發揮政府投融資平臺的關鍵性重要主導作用,積極與國開行、農發行、郵儲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原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交通銀行、鄭州銀行以及多家大型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進行對接洽談,充分利用各種融資工具,持續擴大提升與各大銀行及金融機構的合作成效。特別是進一步深化擴大與國家開發銀行河南省分行的金融合作深度和廣度,積極利用好政策性開發資金。

而北廣場附近的老光復街區域,如今已經沒有了棚戶區,一個集商業、娛樂、休閒等經濟形態於一體的“綠軸”商業圈正在緊張規劃建設中,道北過去給人的印象,將會被這條“綠軸”徹底改變。

例子就不多舉了,如今我們隨處可見的城市環境面貌的提升,都有著大棚改的影子,是大棚改將我市的土地資源進行了集中集約使用,使市政和公共基礎設施能夠不斷地深化覆蓋,使我市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有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資金和品質是大棚改的保障

在中州南路與華商大道交叉口有一片拔地而起的建築區。在這片工地裡,記者看到了整潔的施工現場和美觀的建築、科學的施工組織,而這3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的27棟樓2500多戶房屋,就是商務中心區5號安置區。

示範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何振嶺信心十足地說:“我們選擇了最好的地段來安置群眾,選擇了最好的公司來建設安置房,建成的標準房和樣板房都令群眾非常滿意。”

高標準、高品質建設安置房,是對安置群眾的負責,是對城市發展的負責。為加強工程品質的安全監管,我市在建築行業創新性地引入了協力廠商工程品質檢測機制,堅決把所有棚改專案工程打造成政府放心、群眾滿意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充足強大的資金支持是推進大棚戶區改造工作的巨大動力和重要保障。作為市政府直屬的我市最大政府投融資平臺,市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積極發揮政府投融資平臺的關鍵性重要主導作用,積極與國開行、農發行、郵儲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原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交通銀行、鄭州銀行以及多家大型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進行對接洽談,充分利用各種融資工具,持續擴大提升與各大銀行及金融機構的合作成效。特別是進一步深化擴大與國家開發銀行河南省分行的金融合作深度和廣度,積極利用好政策性開發資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