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機構:資管新規不影響市場中長期趨勢

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等部日前發佈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 政策思路的大方向涉及三點:一是防範風險, 二是脫虛向實, 三是金融創新穩中趨緩。 具體手段上涉及修正或改進的領域有剛兌、多層嵌套、資金池、淨值化等。 國壽安保基金認為, 《指導意見》在淨值型管理、打破剛性兌付、消除多層嵌套和通道、協力廠商獨立託管等方面制定了非常嚴格的規定, 再次凸顯當下“嚴監管”的趨勢, 進一步強化監管的專業性、統一性和穿透性。 考慮到今年以來金融機構自發調整已經在佈局,

各項要求上看短期影響比較平穩;但從長期來看, 整個資管行業快速無序發展的階段已經結束, 未來資管業務的規範要求更高, 風控要求更嚴, 規模增速放緩的同時, 品質會得到提升。 今年年底乃至明年年初, 金融監管節奏仍然是重要的變數, 還將持續對資本市場情緒波動產生影響, 但是市場主要核心邏輯仍是在經濟改善下的企業盈利恢復, 因此對股票市場中期走勢影響不大。

國壽安保基金認為, 債券市場方面, 上周儘管10月金融、經濟資料雙雙不及預期, 但投資者對通脹和監管的擔憂疊加了緊張情緒的發酵, 債市前半周出現暴跌。 調整過程中央行加大了公開市場投放, 全周淨投放資金7275億, 維穩態度下債市出現短期超調後的小幅反彈。 全周來看, 利率債收益率平坦化上行, 10年期國開收益率上行11bp至4.7%以上, 10年期國債上行2bp至3.92%, 國開債跌幅整體要高於國債。 利率債持續大跌過程中上周信用債出現補跌, 調整幅度明顯高於利率債,

帶動信用利差大幅走擴。 國壽安保基金認為, 從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來看, 央行認為通脹總體溫和, 但表態“滾隔夜”加杠杆行為“並不可取”, 整體來看政策態度依然是不緊不松, 並且與二季度一樣傳遞了對預期管理的關注, 預計未來貨幣政策依然會“削峰填穀”, 大幅收緊的可能性不大。 而且資管新規發佈的時點選在債市大跌過後且有反彈的週五收盤後, 給了市場充分的時間去解讀, 也反映政策層無意引發市場震盪。 短期資管新規可能仍會引發市場調整, 且後續將會有細則出臺, 並不意味著利空出盡後的利好, 市場仍存風險。 但當前利率水準已經反映了一部分監管擔憂, 疊加政策態度無意推高利率,
對債市也不宜過度悲觀, 可密切關注超調後帶來的反彈機會。

國壽安保基金認為, 股票市場方面, 上周股指明顯分化, 上證50指數漲幅較大, 而中小創跌幅較深。 兩市成交2.86萬億元, 較前值放量2600億元。 上周上證綜指跌1.45%, 深圳成指跌3.02%, 上證50漲2.67%, 滬深300漲0.22%, 中小板跌3.31%, 創業板跌3.51%。 上周行業漲幅前三分別為銀行(2.92%)、非銀金融(1.77%)和房地產(0.25%), 漲幅後三的行業分別為綜合(-7.28%)、有色金屬(-6.81%)和商業貿易(-6.14%)。 概念指數方面, 上周僅滬股通50概念上漲, 而次新股、移動轉售、鋰電池概念跌幅居前。 國壽安保基金認為, 上周後半段市場出現一些調整, 與我們前期提出的“年末受制於市場博弈因素, 可能會出現震盪”的觀點一致。 本周市場受到“資管新規”的影響, 也會出現一定的波動。

國壽安保基金認為, 市場的主邏輯仍在企業盈利改善帶來的估值修復, 宏觀經濟韌性仍相對較強, 企業盈利仍保持向好, 慢牛格局未改, 當前環境是較好的調倉時點。 行業方面, 首選金融行業和消費行業, 積極佈局年末估值切換行情。 主題方面, 建議短期參與部分熱門主題的博弈機會, 繼續關注半導體、5G、人工智慧等。

(責編:劉辛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