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工銀國際:2018年全球投資如何做到順勢而為?

中新經緯用戶端11月21日電 “登高而招, 臂非加長也, 而見者遠;順風而呼, 聲非加疾也, 而聞者彰”, 任何人做任何事, 順勢而為都將事半功倍, 逆勢強行只會事倍功半, 對於投資而言, 也是如此。 回顧2017年, 可謂豐盈之年, 資本市場的強勢表現給投資者帶來了巨大回報。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研究認為, 2017年見證的, 是“趨勢的回報”, 增長結構、發展重心、金融生態、政策偏好和需求層次的趨勢變化, 無不在金融市場留下了深刻烙印。 展望2018年, 發現趨勢並順勢而為, 依舊是投資的成功之鑰, 全球經濟復蘇換擋、多元化漲潮、新科技革命、消費升級全球化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將創造一個和而不同的全球經濟新時代, 並由此開啟一個生機勃勃的全球投資大時代。

2017, 見證趨勢的回報

第一, 新興市場股指漲幅大幅領先發達國家, 見證多元化漲潮的趨勢力量。 2010-2016年, 全球經濟經歷了一輪多元化退潮, 美國引領全球經濟復蘇, 新興市場領先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速剪刀差不斷縮小, 與此相伴, 美國股市領跑全球市場;2017年, 危機走過十年, 新興市場作為危機最後一站也逐漸完成了漸次的風險釋放, 並重新構成全球經濟復蘇的核心引擎, 多元化從退潮轉變為漲潮的長期拐點由此形成, 與此相伴, 全球資本重新青睞新興市場, 新興市場股指2017年的漲幅倍數領先發達市場。

多元化漲潮的趨勢力量

第二, 科技股指數表現牛冠全球, 見證新經濟生態的趨勢力量。 科學技術的發展, 具有“加速進化”的特徵。 2017年, 無論是基礎科學, 還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互聯網金融等應用科學, 都呈現出百花齊放的蓬勃朝氣。

科學技術的進步, 不僅悄然提振了全要素生產率, 為經濟長期發展和市場長期繁榮提供了堅實助力, 還顯著改變了經濟生態, 為人類行為模式和市場運行模式的演化奠定了基礎。 2017年, 作為第一生產力, 科學技術的時代價值也在金融市場充分顯現, 主要市場的科技股指數表現均大幅領跑其他行業, 阿裡巴巴、騰訊、蘋果等標杆企業則展現出巨大的發展動能。

新經濟生態的趨勢力量

第三, 港股領跑全球主要市場, 見證中國元素超預期的趨勢力量。 香港一直是中國經濟和全球經濟的連結點。 作為一個開放經濟體和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市場的表現與金融市場全球化和中國經濟走出去休戚與共。 2017年, 港股實現了超越主要市場的顯著上漲, 恰是其自身定位在超預期趨勢中的價值顯現。 與2016年年初截然相反, 人民幣在2017年年初強勁升值, 打破貶值心魔, 並由此實現了貫穿全年的幣值穩定;而中國經濟2017年的短週期反彈更是普遍超出預期, 展現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主要消費市場的增長韌性。

中國經濟金融的系統性穩定, 以及全球化伴隨美元走弱後的觸底回升, 形成雙重合力, 給獨特的香港市場帶來了獨有的強勢動能。

中國元素超預期的趨勢力量

第四, 消費升級主題受到全球追捧, 見證新中產崛起的趨勢力量。 2017年,資本市場一系列史詩級行情的誕生,包括茅臺、美的、閱文等話題公司的市場表現等,均展現出全球人口結構變化對經濟社會和金融市場的深層影響力。伴隨著70、80和90後逐步取代50、60後成為全球中產階級的主力,以人為本的消費升級正在成為一股強勁的潮流,而中國則由於具有最具特色的中產階級更替,已經成為這股潮流的中堅力量。

新中產崛起的趨勢力量

第五,全球股市跑贏全球債市,見證低利率時代漸次終結的趨勢力量。2017年,全球貨幣政策的長期拐點真正確立,美聯儲由鴿轉鷹,加息頻率超出市場年初預期,並正式開啟縮表計畫;歐洲央行宣佈縮減QE規模,英國首次加息,日本央行則暫停了對負利率等超寬鬆貨幣政策極限的進一步嘗試,中國貨幣市場利率也有所上行。超寬鬆貨幣政策的全球性退出雖然才將將開始,但已經對全球資產表現造成深遠影響,權益類資產表現明顯優於固定收益類資產,反映了市場對通脹和利率雙雙上行的趨勢判斷。

低利率時代漸次終結的趨勢力量

第六,全球風險偏好系統性上升,見證恐慌閾值系統性下降的趨勢力量。2017年,黑天鵝和灰犀牛遍佈的宏觀亂紀元卻並未引致金融市場的恐慌,VIX指數的中樞水準系統性下降,並數十次低於10%,而在過去三十年,類似情況極少出現。不確定性的存在和全球風險偏好的上升如影隨形,這看似矛盾的現象背後,是全球市場恐慌閾值的系統性下降。只有足夠量級的地緣事件和市場危機,才能對樂觀積極的市場氛圍帶來足夠衝擊。

恐慌閾值系統性下降的趨勢力量

第七,互聯網金融現象級事件頻發,見證金融生態內生演化的趨勢力量。2017年,互聯網金融熱度再升,比特幣價格在跌宕起伏的非議和熱議聲中不斷刷新歷史記錄,一些標誌性互聯網金融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大起大落,反映了監管政策與行業趨勢裹挾共進的複雜進程。作為一個充滿生機同時又飽含野性的領域,互聯網金融在資本市場既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又面臨著一定的成長壓力,風險與機遇交相呼應。

金融生態內生演化的趨勢力量

2018,發現趨勢的方向

2017年,市場表現見證了趨勢的回報,而這,不僅是短期現象,更將是長期現實。因此,順勢而為依舊是2018年乃至更遠未來的投資要義,而順勢而為的前提,是識別趨勢。我們認為,2018年,一些既有的長期改變還將繼續發生,另一些未有的長期趨勢也正在形成。

2018年,趨勢的方向在於:第一,全球經濟復蘇換擋。走過危機十年,全球經濟從“危機慢擋”正式換入“增長快擋”,實體經濟復蘇力度超出歷史平均水準,貨幣刺激的淡出並不會削弱強勢復蘇的勢頭。第二,低利率時代繼續漸行漸遠。全球貨幣政策的邊際收緊還將延續,美國主動收緊,歐日被動收緊,中國相機抉擇,低利率環境發生系統性變化。第三,全球都需要一場供給側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內涵豐富,對於全球各主要經濟體而言,改革重心雖有不同,但整體推進是大勢所趨。第四,多元化漲潮將將開始。多元化從退潮到漲潮的轉變是個長期過程,2018年,新興市場有望給全球經濟增長創造超過七成的增長貢獻,而未來數年,新興市場領跑全球經濟的格局還將進一步強化。第五,消費升級全球化。全球人口結構的變化是新經濟趨勢形成並固化的根本誘因,新中產階級崛起和微觀崛起將引致全球範圍內的消費升級,而中國將繼續扮演這一核心趨勢的領頭羊角色。第六,新技術革命走向奇點。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會停滯,只會加速,而資本市場的助力將加快新技術革命走向大爆發的奇點,新技術革命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全面重塑也將不斷發生。第七,系統性調整不可預知但不可避免。全球經濟風險向地緣政治風險的轉化正在進行,2018年歐洲貨幣一體化的持續倒退幾乎難以避免,民粹主義、孤島主義和新保守主義還將繼續威脅可持續復蘇,風險並未消失,風險還在積蓄,而VIX指數長期運行於極低水準也意味著一場積蓄已久的調整很難避免。

2018年全球復蘇開啟“換擋提速”

順勢而為的投資建議

2018年,趨勢的回報依舊可觀,對於全球投資如何順勢而為,我們提出七點建議:第一,從投資於貨幣幻覺轉向投資於實體經濟。2018年的全球經濟復蘇將更多由實體經濟驅動,貨幣政策邊際收緊則會檢驗真實復蘇的含金量,任何能夠經受考驗的地區、行業和公司,都值得長期投資。第二,新興市場的長期投資價值依舊具有比較優勢。多元化漲潮將將開始,全球資本加速流入新興市場的勢頭一旦形成就不會迅速逆轉,新興市場在支撐全球經濟復蘇的同時也將飽含投資機遇。第三,穩定和開放的中國市場依舊極具吸引力。宏觀亂紀元裡,中國經濟穩定性具有稀缺性,而作為新興市場領頭羊,中國經濟的超預期表現還將持續增強市場信心,人民幣匯率長期穩定則給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金融對外開放奠定了基礎,中國資本市場仍將延續相對強勢。第四,新科技革命內嵌於消費升級的強強聯合最具投資想像力。科技進步對人類生活的實際改變正在發生,可見、可感知、可理解的科技應用將帶來最具認同感的投資價值。第五,全球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來各具特色的政策紅利。中國的混改,美國的稅改,歐洲的體制變革,都將在先破後立的過程中創造可觀的投資機會。第六,對新時代的長期未來堅定信心。新時代是一個真正走出危機陰影的大時代,全球化將觸底反彈,大國崛起將凝聚區域動力,全球經濟將進入一段“雙核穩定”的快速發展期,資本市場的長期趨勢值得謹慎樂觀。第七,等待短期調整後的最佳發力時機。長週期上行的過程中,短週期波動難以避免,特別是高估市場,亟待一場系統性調整,調整之後,將迎來全面加大投資力度的最佳時間視窗。(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2017年,資本市場一系列史詩級行情的誕生,包括茅臺、美的、閱文等話題公司的市場表現等,均展現出全球人口結構變化對經濟社會和金融市場的深層影響力。伴隨著70、80和90後逐步取代50、60後成為全球中產階級的主力,以人為本的消費升級正在成為一股強勁的潮流,而中國則由於具有最具特色的中產階級更替,已經成為這股潮流的中堅力量。

新中產崛起的趨勢力量

第五,全球股市跑贏全球債市,見證低利率時代漸次終結的趨勢力量。2017年,全球貨幣政策的長期拐點真正確立,美聯儲由鴿轉鷹,加息頻率超出市場年初預期,並正式開啟縮表計畫;歐洲央行宣佈縮減QE規模,英國首次加息,日本央行則暫停了對負利率等超寬鬆貨幣政策極限的進一步嘗試,中國貨幣市場利率也有所上行。超寬鬆貨幣政策的全球性退出雖然才將將開始,但已經對全球資產表現造成深遠影響,權益類資產表現明顯優於固定收益類資產,反映了市場對通脹和利率雙雙上行的趨勢判斷。

低利率時代漸次終結的趨勢力量

第六,全球風險偏好系統性上升,見證恐慌閾值系統性下降的趨勢力量。2017年,黑天鵝和灰犀牛遍佈的宏觀亂紀元卻並未引致金融市場的恐慌,VIX指數的中樞水準系統性下降,並數十次低於10%,而在過去三十年,類似情況極少出現。不確定性的存在和全球風險偏好的上升如影隨形,這看似矛盾的現象背後,是全球市場恐慌閾值的系統性下降。只有足夠量級的地緣事件和市場危機,才能對樂觀積極的市場氛圍帶來足夠衝擊。

恐慌閾值系統性下降的趨勢力量

第七,互聯網金融現象級事件頻發,見證金融生態內生演化的趨勢力量。2017年,互聯網金融熱度再升,比特幣價格在跌宕起伏的非議和熱議聲中不斷刷新歷史記錄,一些標誌性互聯網金融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大起大落,反映了監管政策與行業趨勢裹挾共進的複雜進程。作為一個充滿生機同時又飽含野性的領域,互聯網金融在資本市場既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又面臨著一定的成長壓力,風險與機遇交相呼應。

金融生態內生演化的趨勢力量

2018,發現趨勢的方向

2017年,市場表現見證了趨勢的回報,而這,不僅是短期現象,更將是長期現實。因此,順勢而為依舊是2018年乃至更遠未來的投資要義,而順勢而為的前提,是識別趨勢。我們認為,2018年,一些既有的長期改變還將繼續發生,另一些未有的長期趨勢也正在形成。

2018年,趨勢的方向在於:第一,全球經濟復蘇換擋。走過危機十年,全球經濟從“危機慢擋”正式換入“增長快擋”,實體經濟復蘇力度超出歷史平均水準,貨幣刺激的淡出並不會削弱強勢復蘇的勢頭。第二,低利率時代繼續漸行漸遠。全球貨幣政策的邊際收緊還將延續,美國主動收緊,歐日被動收緊,中國相機抉擇,低利率環境發生系統性變化。第三,全球都需要一場供給側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內涵豐富,對於全球各主要經濟體而言,改革重心雖有不同,但整體推進是大勢所趨。第四,多元化漲潮將將開始。多元化從退潮到漲潮的轉變是個長期過程,2018年,新興市場有望給全球經濟增長創造超過七成的增長貢獻,而未來數年,新興市場領跑全球經濟的格局還將進一步強化。第五,消費升級全球化。全球人口結構的變化是新經濟趨勢形成並固化的根本誘因,新中產階級崛起和微觀崛起將引致全球範圍內的消費升級,而中國將繼續扮演這一核心趨勢的領頭羊角色。第六,新技術革命走向奇點。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會停滯,只會加速,而資本市場的助力將加快新技術革命走向大爆發的奇點,新技術革命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全面重塑也將不斷發生。第七,系統性調整不可預知但不可避免。全球經濟風險向地緣政治風險的轉化正在進行,2018年歐洲貨幣一體化的持續倒退幾乎難以避免,民粹主義、孤島主義和新保守主義還將繼續威脅可持續復蘇,風險並未消失,風險還在積蓄,而VIX指數長期運行於極低水準也意味著一場積蓄已久的調整很難避免。

2018年全球復蘇開啟“換擋提速”

順勢而為的投資建議

2018年,趨勢的回報依舊可觀,對於全球投資如何順勢而為,我們提出七點建議:第一,從投資於貨幣幻覺轉向投資於實體經濟。2018年的全球經濟復蘇將更多由實體經濟驅動,貨幣政策邊際收緊則會檢驗真實復蘇的含金量,任何能夠經受考驗的地區、行業和公司,都值得長期投資。第二,新興市場的長期投資價值依舊具有比較優勢。多元化漲潮將將開始,全球資本加速流入新興市場的勢頭一旦形成就不會迅速逆轉,新興市場在支撐全球經濟復蘇的同時也將飽含投資機遇。第三,穩定和開放的中國市場依舊極具吸引力。宏觀亂紀元裡,中國經濟穩定性具有稀缺性,而作為新興市場領頭羊,中國經濟的超預期表現還將持續增強市場信心,人民幣匯率長期穩定則給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金融對外開放奠定了基礎,中國資本市場仍將延續相對強勢。第四,新科技革命內嵌於消費升級的強強聯合最具投資想像力。科技進步對人類生活的實際改變正在發生,可見、可感知、可理解的科技應用將帶來最具認同感的投資價值。第五,全球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來各具特色的政策紅利。中國的混改,美國的稅改,歐洲的體制變革,都將在先破後立的過程中創造可觀的投資機會。第六,對新時代的長期未來堅定信心。新時代是一個真正走出危機陰影的大時代,全球化將觸底反彈,大國崛起將凝聚區域動力,全球經濟將進入一段“雙核穩定”的快速發展期,資本市場的長期趨勢值得謹慎樂觀。第七,等待短期調整後的最佳發力時機。長週期上行的過程中,短週期波動難以避免,特別是高估市場,亟待一場系統性調整,調整之後,將迎來全面加大投資力度的最佳時間視窗。(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