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四創電子:內生外延共促業績增長

11月10日公司發佈公告,中國電科同意以中國電科八所、十六所、三十八所、四十三所為基礎新設註冊組建中電博微電子有限公司,將三十八所下屬控股上市公司四創電子的全部國有股份劃轉至中電博微,將四創電子作為中電博微未來資本運作平臺。

四所劃歸中電博微。 以業務及地域為劃分標準,中電科以八所(合肥、淮南)、十六所(合肥)、三十八所(合肥)、四十三所(合肥)為基礎組建起中電博微子集團,三十八所下屬控股上市公司四創電子的全部國有股份無償劃轉至中電博微持有。

集團層面專業化整合持續推進。

近年來,中電科相繼組建多個子集團進行專業化整合:2017年8月,由7所、34所、39所、50所、54所等五個研究所組成的中電通信正式成立;同期成立籌畫工作組,擬在18所及力神股份基礎上成立電能源子集團;成立中電博微是中電科集團層面專業化整合推進過程的又一階段成果。 經過整合,中電科各子集團間業務分工更加明確、集團內院所協同效應得以發揮,科研投入更加集中、更加高效,利於集團長遠發展。

在劃歸中電博微的四個院所中,三十八所體量最大,擁有職工8000多人,是目前中國雷達電子領域技術最先進、人才最充沛的研究所之一,具備研製生產艦載、車載、機載等諸多平臺多種類型雷達的能力,根據公開信息,2014、2015年三十八所營收分別達71.12億、103億,是同期上市公司營收的數倍。

四十三所致力於混合積體電路及相關產品的研製與生產,為電子資訊系統提供小型化解決方案,擁有職工近1500人,主要產品有包括功率電路、轉換器電路、精密電路、信號處理電路、放大器電路、專用混合積體電路和多晶片組件等,廣泛應用於天、航空、船舶、電子、兵器、通訊等高可靠電子設備及工業領域。

八所(安徽光纖光纜傳輸技術研究所)主要產品方向是光纖光纜、光器件、光傳輸系統、光纜製造設備、安防與資訊系統等,現有職工600余人。 十六所主要從事低溫與製冷、超導電子與低溫電子、微波與毫米波技術的應用研究與產品開發,主要產品有低溫製冷產品、超導電子產品、微波與毫米波產品以及汽車空調器等民品,產品廣泛應用在紅外裝備、重大科技工程中,現有職工近千人。

公告明確指出:將四創電子作為中電博微未來經營發展資本運作的版塊上市平臺。 成立中電博微後,四創電子預計資產注入範圍在原本三十八所基礎上又增加八所、十六所、四十三所,後續科研院所改制及資產證券化過程更加值得關注。

公司業務進展順利,安全電子及新能源業務有望打造新增長點。 氣象雷達和空管雷達領域:公司是中國氣象局天氣雷達的供應商單位之一,佔有較高市場份額;空管雷達已順利進入海軍、民航應用領域;相繼中標中科院、中國氣象局等單位多波長新體制雷達系統建設專案,為公司業績增長提供保證。

安全電子領域:公司產品在公安人防、交通等領域佔據一定優勢。 2017年上半年,先後中標懷寧天網二期等平安城市建設項目;無線合肥二期專案建設已開始積極佈局,主城區五大類公共場所WIFI覆蓋已經實現。 新能源領域:公司主要產品為軍工配套供電系統和模組電源、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設備、工業控制電源和高壓大功率醫療環保電源。 在國內新能源發展如火如荼的大形勢下,公司相關產品有望為公司貢獻更多業績。

三季報公司業績穩步增長。 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22.58億,同比增長7.28%;實現歸母淨利潤7069萬,同比增長55.55%。 產品毛利率提升明顯,同時財務費用大幅減少。

公司立足于雷達電子與安全電子業務持續拓展,雷達業務逐步向系統供應商轉變,安全電子業務逐步向運營服務商轉變,全年業績有望穩健增長。

隨著軍工科研院所改制的深入推進,子集團內優質資產注入值得期待。 不考慮資產注入,預計公司2017年至2019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51億元、2.93億元、3.40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94.57%、16.73%、16.04%,相應17年至19年EPS分別為1.58、1.84、2.14元,對應當前股價PE分別為45倍、39倍、33倍,給予買入評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