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資管業務新規,對你有何影響(經濟聚焦)

尹志燁繪管理要求的基礎上, 要求金融機構加強產品久期管理, 規定封閉式資管產品最短期限不得低於90天, 根據產品期限設定管理費率,

產品期限越長, 年化管理費率越低, 以此糾正資管產品過於短期化傾向, 切實減少和消除資金來源端和資產端的期限錯配和流動性風險。

楊玲認為, 《指導意見》對資金池的表述更加明晰, 規定封閉式資產管理產品最短期限不得低於90天, 投資非標資產終止日不得晚於封閉式資產管理產品的到期日或開放式資產管理產品的最近一次開放日, 這意味著銀行不能再通過滾動發行超短期的理財產品投資到長期的資產當中獲取期限利差, 也不能通過開放式理財產品間接實現“短募長投”, 3個月以下的封閉式理財產品或從此消失。

程實認為, 規範此類短期理財產品, 將在兩個層面發揮關鍵作用。 在風險端,

大幅紓解資管行業的期限錯配風險和流動性壓力, 增強中國金融體系的穩定性。 在收益端, 與打破剛性兌付相配合, 進一步限制了短期投機性、冒險性的資管產品, 為基於長期價值成長的優質產品提供發展空間。 同時, 有利於改善金融機構和老百姓的投資習慣, 引導市場更加注重長期性、真實性的投資機會, 減弱短期的盲目投機和資產泡沫。

“隨著非保本理財明確表外化、淨值化, 未來將轉變為純粹的資管產品, 考慮到轉型調整需要一定時間, 短期內理財發行規模可能會出現一定收縮。 但從中長期看, 隨著國民財富存量的持續提高, 對多元化投資管道的需求, 仍會為資產管理行業提供極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銀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剛認為,

從此次資管新規的設計上看, 不論是集中度的安排, 還是淨值化管理, 甚至是風險提示、資訊披露, 未來整個行業對投資管理人能力的要求會進一步提高, 行業分化會進一步加劇。

統一監管, 資管業務未來怎麼走

近年來, 我國資產管理業務快速發展, 截至2016年末, 銀行表內、表外理財產品資金餘額分別為5.9萬億元、23.1萬億元;信託公司受託管理的資金信託餘額為17.5萬億元;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證券公司資管計畫、基金及其子公司資管計畫的規模分別為9.2萬億元、10.2萬億元、17.6萬億元、16.9萬億元;保險資管計畫餘額為1.7萬億元。 資管業務在滿足居民和企業的投融資需求、改善社會融資結構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也存在部分業務發展不規範、多層嵌套、剛性兌付、規避金融監管和宏觀調控等問題。

此次發佈的《指導意見》將按照資管產品的類型制定統一的監管標準, 對同類資管業務做出一致性規定, 實行公平的市場准入和監管, 最大程度地消除監管套利空間, 為資管業務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

程實認為, 《指導意見》緊扣近年湧現的新問題, 在資管行業這一新興領域及時補充了金融安全的微觀機制基礎。 由一行三會和外匯局共同發出, 邁出了以監管協同和宏觀審慎監管預防風險的新步伐, 避免單獨依靠貨幣政策托底, 也反映出我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方向不會動搖。

去通道、限杠杆、打破剛性兌付、規範資金池……

“《指導意見》是一個覆蓋全面的綱領性原則性檔, 具體還有待各領域的實施細則。 總體上看, 對於理財、非標、委外、智慧投顧等均有涉及, 對這些業務都是認可並規範的態度, 有限制也有鼓勵, 並且還給予了充足的過渡期。 ”曾剛說, 短期來看, 對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的衝擊可能更多集中在預期層面。 該意見也明確, 未來各金融監管部門還要依照本意見會同人民銀行制定出臺各自監管領域的實施細則。 因此, 在理財、非標、委外、流動性管理、杠杆管理上, 中長期的影響如何還要看各監管部門具體的實施細則, 預計只會在資管新規的大框架內進一步從嚴、細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