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聊城人請舉手,都有誰現在看這個電視劇

《人民的名義》自播出後, 廣受歡迎。 之所以圈粉無數, 根本還在於, 它的寫實, 戳疼了這個社會的痛點。

人民的名義》電視劇的火爆,

當然與人們對反腐的關注是分不開的。 在很多人眼裡, 反腐本身就像看電視劇, 隨著“劇情”展開, 更高級別的官員會出場, 更高一級的人落馬, 其中各路貪官的表演、抗拒、決心、智慧, 恐怕比電視劇更精彩。 而隨著現實中反腐的深入, 單純的資訊已經不能滿足觀眾需要, 電視劇的優勢在這裡就體現明顯, 它的故事性和全方位展現, 能給人以一種現實感與縱深感。

就網上的反應來看, 這部劇的火爆程度很有可能已經超過了《琅琊榜》。 很多人留言, 這是10年甚至20年內第一次認真追的國產電視劇。

毫無疑問, 這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正劇”。 最近幾年, 為了爭奪年輕觀眾, 各家衛視除了推出各種真人秀外, 各種偶像劇和鮮肉劇霸佔螢屏, 像《人民的名義》這樣的正劇很少見到。 這並不意味著這種形態過時了, 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其製作的成本時間和人力成本更高, 讓一般影視公司都望而卻步。 《人民的名義》的火爆, 是正劇的新爆發。 從觀眾的反應來看, 至少在三個形態上, 它的“正”具備了時尚要素。

━━━━━

戳痛你的其實是現實

“達康唯飯”、“育良唯飯”、“陳海猴子CP”……面對年輕人的“劇評”, 有些人是不是感覺看不懂了?眼下, 很少有嚴肅的政治類題材、主旋律電視劇, 能像《人民的名義》這樣, 被小年輕們喜歡。

對這些新時代成長起來的90後、00後來說, 他們更多接觸的是經濟環境、文化環境,

而非政治環境。 當政治題材的影視劇開始生活化, 甚至可以被“娛樂化”後, 他們自然欣喜。 以至於, 有人從這部劇中看出了現代政治語境下的“宮鬥劇”成分, 開始研究腹黑的育良書記、鑽營的祁廳長、傲慢的達康書記;也有網友則把它當成了偶像劇, 讚美侯亮平的顏值、祁同偉的睫毛、沙瑞金的男人味兒。

當然, 一幫老戲骨精湛的演技, 更是圈了一票“演技派”粉眾。 這種演技爆發, 也令很多觀眾從“小鮮肉霸屏”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但這些, 都不是主流粉。 《人民的名義》之所以圈粉無數, 根本還在於, 它的寫實, 戳疼了這個社會的痛點。 小夥伴們, 我說的對不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