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房價開始鬆動,搶房潮仍在蔓延!2018年樓市,這18句話不得不看!

全球有很多國家都能用一句話震懾全世界!

俄羅斯:我要炸敘利亞!

朝鮮:我要發原子彈打韓國!

英國:我要退出歐元區!

美國:我要加息了!

中國南京:我要開盤了!

一邊是調控高壓之下, 房價開始有所鬆動, 部分熱門城市進入高位盤整, 甚至開始下降:

另一邊, 搶房潮仍在繼續, 而且變本加厲。 幾天前, 南京幾千個“百萬富翁”帶著小板凳在街頭排隊搶房!

一邊是海水, 一邊是火焰,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怪異的一幕?

01搶房背後:限價製造的套利遊戲

這一輪搶房潮與今年年初完全不同。

今年年初蔓延到一二線城市的搶房潮, 是恐慌與焦慮情緒疊加的結果。 而這一輪搶房潮, 則是政策製造的套利遊戲。

這裡的政策就是“限價”與“搖號”。

去年年底以來, 一二線城市熱門城市紛紛出臺了“限價”政策, 要求樓盤銷售價格不得高於政府指導價, 否則不給予網簽。 正是通過這種數位遊戲,

這些城市的新房價格立刻得到“控制”。

一手房價格被人為控制, 然而二手房價格卻由市場調節, 這就形成一二手房之間明顯的倒掛。

解決這種倒掛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部分城市玩弄的雙合同遊戲, 一份限價合同結合一份裝修合同, 限價合同能滿足政府的調控要求, 裝修合同則滿足企業對於市場價格的修復。 問題在於, 一般裝修合同首付比例更高, 而且貸款期限更短, 結果實際房價負擔不僅沒降, 而且有所上升。

另一種方式就是南京、成都等地出臺的搖號購房。 搖號看起來更公平, 但實際上沒有雙合同這一價格修復機制, 在一二手房嚴重倒掛的情況下, 就給了購房者以直接套利的機會。

比如此次南京的搶房區域,

新盤價格被限制到3.5萬元以內, 而周邊的二手房價格已攀升到4.5萬元, 這就是每平1萬元的套利機會。 一套100平的新房, 只要買到, 就相當於賺到了100萬元, 如此無本萬利, 萬人搶房豈不在意料之中?

同時, 搖號看起來貌似很公允地將套利機會分配給所有人, 但實際上, 動輒八成乃至全款的限制, 直接將大量普通的剛需一族排除在外, 搖號成了拿著巨額存單的富人們的投機遊戲。

比如此次南京搶房的樓盤, 基本都要求首付八成, 驗資200萬以上。 這也就是說, 一套350萬到500萬的房子, 如何不能一次性拿出300萬左右的現金, 根本就沒有資格參與搖號, 也就無從享受限價奉送的套利遊戲。

換句話說, 這次在南京街頭參與搶房的,

基本都是帶著200萬以上存單、手握三五百萬資金的“富翁”。

這意味著什麼, 可想而知。

02剛需族:被拋棄的一群

顯然, 樓市限價與搖號購房的組合, 讓樓市變成富人們的套利遊戲。

至於剛需一族, 有資金能力的, 卻因為不到10%的低中簽率, 被屢屢拒之門外。 至於大多數好不容易掏空父母積蓄, 湊到三成首付的購房者, 只能對著兩三百萬的一次性付款, 望房興歎。

剛需一族被拋棄, 其實從樓市調控開始, 就是註定的結果。

先是房貸利率不斷上調, 多套房利率上浮, 首套房利率同樣上浮, 目前一二線城市首套房利率普遍上浮5%-10%。 這固然是市場錢緊之下的正常反應, 但是剛需族購房的門檻卻進一步提升, 顯然不符合保護剛需的基本調控基調。

接著是認房又認貸的政策, 讓改善性需求基本歇菜。 所謂改善性需求, 基本都屬於“賣一買一”的換房需求, 這是正常需求, 與投機完全不同, 然而, 在認房又認貸的政策下, 只要有過貸款記錄, 無論是否還清, 首付一律提到5成以上, 而貸款利率同時上浮10%, 這顯然讓很多剛需一族的換房需求成為奢望。

再就是如今正在蔓延的搖號購房。 正如前面所說, 搖號讓買房成了概率遊戲, 限價又讓搖號成了套利遊戲。 至於剛需, 要麼乞求於概率, 要麼付出更高的首付成本。 這種結果, 並不比先前好多少。

所以, 這種局面很詭異。

本來利率上調、認房又認貸、搖號購房是為了遏制樓市投機, 從而滿足剛需一族的購房需求, 但結果卻南轅北轍, 剛需一族購房負擔更重,購房的門檻更高,反而比調控之前更加難以買到房。

同時,通過反向刺激,搖號購房不僅未能遏制樓市狂熱,反而進一步加劇供求緊張關係,進一步刺激了房價上行,這顯然是政策始料未及的。

03避不開的問題:誰從調控中受益了?

這一輪樓市調控的決心不可謂不大,手段不可謂不嚴厲,但我們仍要問,究竟誰從調控中受益了?

剛需族恐怕沒有。

一方面,調控越嚴厲,說明市場情緒越高漲。調控初期,政策會有反面刺激的作用,給了市場以房價緊俏的認識,比如限購出臺之前的離婚搶房,以及此番聲勢浩大的南京萬人搶房,都屬此類。

另一方面,正如上文所說的,這一系列的組合拳,其制約物件是不分剛需與投機客的。限制投機的,同樣也限制住了剛需。可以說,誤傷剛需,本來就是政策的附帶效果。

富人群體,有利有弊。

弊的一點是,在限購兩套房之下,有多少錢也沒有用。

利的一點是,房貸利率的上調,首付比例的上調,幫助富人群體減少了一批缺乏足夠資金的競爭者。

如果遇到南京搖號購房這樣的套利機會,對於他們來說更是送上門的套利機會。

炒房客,有一定效果。炒房客玩的都是短線遊戲,拿到房轉手賺差價。但在2-5年不等的限售面前,加上1-2年的交房時間差,炒房資金可能要沉澱3-5年不等,資金成本加大,炒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然而,之所以說只有“一定效果”,是因為資金成本不是一切,是否有上漲預期才是關鍵。只要房價仍在持續上漲的可能,炒房客就沒有退出市場的可能。在一個資金荒和資產荒的時代,到哪裡找像中國房子如此保值增值的安全投資品?

最後說說普通市民,調控的結果並沒有實現它們的預期。很多人以為,樓市調控可以降房價,但其實,所有的樓市調控,都是為穩定市場而來的,降房價從來都不是政策的選項,也不是政府部門的希望。

調控無疑還將持續,房價也有可能進一步鬆動,但如果政策不做改進,南京萬人搶房這樣怪異的場景無疑還會發生。

關於2018年中國房地產市場,

買房+賣房,這18句話不得不看!

1:資金價格的真相是什麼?

很多新聞看到,銀行的貸款利率從上半年的85折現在已經上浮10%了,那麼房價為什麼還能漲?

買房短期看貸款,貸款的確收緊了,這是共識,但如果看現在的基準利率和2014年的對比,其實現在依然屬於絕對的低利率時代!

當下4.9的5年期以上基準貸款利率是歷史最低值!2017年時基準利率就相當於現在的基準利率上浮40%!

2:房價是沒法預測的:

在之前偉哥的一篇文章中寫過:動不動預測中國房地產未來一年漲跌如何的都是騙子,因為中國房地產並非完全市場經濟,走勢非市場化。而且從全國看,實際分化非常明顯。一個字漲或者跌,也不代表全國。既無法確定地產的宏觀調控政策(這是政府的事),也無法控制市場的資產價格趨勢(這是市場本身的規律),兩不靠譜,預測有何意義?

但可以預期的是,房價短期看金融資金價格,中期看土地供需,長期看人口變化。

3:儘量別吃免費的包子。

比如保障房之類的,其實現在看,這麼多年,等待保障房的人基本都虧了,其實算算即使10年前買了經濟適用房,5年前買了自住房,從投資角度看,並沒有比商品房賺的更多。

當然前提是有一定的首付能力。

4:房地產是市場經濟也是計劃經濟,但是歸根到底他是信心經濟。

房價不會一直漲,但趨勢看,對於普通人來說,能抵禦通貨膨脹的其實也只有買房。

能跑贏通貨膨脹的現在看,只有茅臺和房產,簡稱茅房時代。

5:買房就是買教育資源,從孟母三遷到新時代全球都通用。

不知道買什麼房子的時候就找能上區域內最好學校的房產。包括選擇城市,儘量選擇你想買的城市教育資源最集中的區域。

6:資金越來越緊張,這種情況下,一些突然變大的房企的項目千萬謹慎。

房地產企業生命線是融資,對於這些企業來說,現在只有編造自己銷售資料,才能獲得金融機構資金。特別是資金鏈緊張的企業,2017年銷售比2016年突然排名10名20名,大幅度上漲的企業,儘量不要買他們的房子。

7:在別人瘋狂的時候你要謹慎,在別人謹慎的時候你可以瘋狂點:

8:房地產歸根結底已經是金融屬性,所以普通人買房就別看政策了,看看銀行發行的理財的收益率變化比你看政策有用的多。(1-2個月週期)

9:買房別紮堆,普通人買房一定要考慮逃生指數,看著漲的多,賣不掉有什麼用?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買房首選是有學區有地鐵的住宅,然後是城區住宅、公寓,最次才是郊區。

10:未來城市級別這個概念失效了,一二線和三四線的劃分意義不大,反而是城市圈、城市群會成為房地產投資的熱點。買房就看北京、上海、深圳三個城市圈

11:別因為單價10萬就嫌貴,別因為單價1萬就瘋買。即使總價一樣好,城區的小房子遠比郊區的大房子保值。

12:房地產稅是多項稅種,大部分人關心的是其中的房產稅,持有稅制的改革不是一年兩年可以出的。

13:珍惜自己的第一次,首套房首套房信貸資格,不要隨隨便便用掉,未來這可能是普通人最大的本錢。

14:中國房地產還遠遠沒有到崩潰的時候,因為城鎮化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兩者之間存在著16.2個百分點的差距。這其中,除部分城市落戶難外,大部分都是買不起房的打工族,需求基礎依然存在。

15:買房就是賭博,雖然都想賺錢,但抄到底部的概率太低,2015年初,2009年除。2012年初、2014年底,這四次底部,找對了,還要賣對。太難,在未來高房價下波動節奏也會加快。

16:對於房企來說,過去2年搶了地王的,肯定是要付出站崗幾年的代價的,歷史上,2011年後的地王,爽快的不多。所以2016年搶了地王較多企業的項目最好別買。難免偷工減料。

17:什麼時候鏈家自如,世聯高管也選擇租房了,你再選擇租房。鼓勵租房的人自己一直在買房的時候,你千萬別上當。

18:需求在不斷擴大,你不買房子,房住不炒,自然會有買了房子的人把房子租給你。

剛需一族購房負擔更重,購房的門檻更高,反而比調控之前更加難以買到房。

同時,通過反向刺激,搖號購房不僅未能遏制樓市狂熱,反而進一步加劇供求緊張關係,進一步刺激了房價上行,這顯然是政策始料未及的。

03避不開的問題:誰從調控中受益了?

這一輪樓市調控的決心不可謂不大,手段不可謂不嚴厲,但我們仍要問,究竟誰從調控中受益了?

剛需族恐怕沒有。

一方面,調控越嚴厲,說明市場情緒越高漲。調控初期,政策會有反面刺激的作用,給了市場以房價緊俏的認識,比如限購出臺之前的離婚搶房,以及此番聲勢浩大的南京萬人搶房,都屬此類。

另一方面,正如上文所說的,這一系列的組合拳,其制約物件是不分剛需與投機客的。限制投機的,同樣也限制住了剛需。可以說,誤傷剛需,本來就是政策的附帶效果。

富人群體,有利有弊。

弊的一點是,在限購兩套房之下,有多少錢也沒有用。

利的一點是,房貸利率的上調,首付比例的上調,幫助富人群體減少了一批缺乏足夠資金的競爭者。

如果遇到南京搖號購房這樣的套利機會,對於他們來說更是送上門的套利機會。

炒房客,有一定效果。炒房客玩的都是短線遊戲,拿到房轉手賺差價。但在2-5年不等的限售面前,加上1-2年的交房時間差,炒房資金可能要沉澱3-5年不等,資金成本加大,炒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然而,之所以說只有“一定效果”,是因為資金成本不是一切,是否有上漲預期才是關鍵。只要房價仍在持續上漲的可能,炒房客就沒有退出市場的可能。在一個資金荒和資產荒的時代,到哪裡找像中國房子如此保值增值的安全投資品?

最後說說普通市民,調控的結果並沒有實現它們的預期。很多人以為,樓市調控可以降房價,但其實,所有的樓市調控,都是為穩定市場而來的,降房價從來都不是政策的選項,也不是政府部門的希望。

調控無疑還將持續,房價也有可能進一步鬆動,但如果政策不做改進,南京萬人搶房這樣怪異的場景無疑還會發生。

關於2018年中國房地產市場,

買房+賣房,這18句話不得不看!

1:資金價格的真相是什麼?

很多新聞看到,銀行的貸款利率從上半年的85折現在已經上浮10%了,那麼房價為什麼還能漲?

買房短期看貸款,貸款的確收緊了,這是共識,但如果看現在的基準利率和2014年的對比,其實現在依然屬於絕對的低利率時代!

當下4.9的5年期以上基準貸款利率是歷史最低值!2017年時基準利率就相當於現在的基準利率上浮40%!

2:房價是沒法預測的:

在之前偉哥的一篇文章中寫過:動不動預測中國房地產未來一年漲跌如何的都是騙子,因為中國房地產並非完全市場經濟,走勢非市場化。而且從全國看,實際分化非常明顯。一個字漲或者跌,也不代表全國。既無法確定地產的宏觀調控政策(這是政府的事),也無法控制市場的資產價格趨勢(這是市場本身的規律),兩不靠譜,預測有何意義?

但可以預期的是,房價短期看金融資金價格,中期看土地供需,長期看人口變化。

3:儘量別吃免費的包子。

比如保障房之類的,其實現在看,這麼多年,等待保障房的人基本都虧了,其實算算即使10年前買了經濟適用房,5年前買了自住房,從投資角度看,並沒有比商品房賺的更多。

當然前提是有一定的首付能力。

4:房地產是市場經濟也是計劃經濟,但是歸根到底他是信心經濟。

房價不會一直漲,但趨勢看,對於普通人來說,能抵禦通貨膨脹的其實也只有買房。

能跑贏通貨膨脹的現在看,只有茅臺和房產,簡稱茅房時代。

5:買房就是買教育資源,從孟母三遷到新時代全球都通用。

不知道買什麼房子的時候就找能上區域內最好學校的房產。包括選擇城市,儘量選擇你想買的城市教育資源最集中的區域。

6:資金越來越緊張,這種情況下,一些突然變大的房企的項目千萬謹慎。

房地產企業生命線是融資,對於這些企業來說,現在只有編造自己銷售資料,才能獲得金融機構資金。特別是資金鏈緊張的企業,2017年銷售比2016年突然排名10名20名,大幅度上漲的企業,儘量不要買他們的房子。

7:在別人瘋狂的時候你要謹慎,在別人謹慎的時候你可以瘋狂點:

8:房地產歸根結底已經是金融屬性,所以普通人買房就別看政策了,看看銀行發行的理財的收益率變化比你看政策有用的多。(1-2個月週期)

9:買房別紮堆,普通人買房一定要考慮逃生指數,看著漲的多,賣不掉有什麼用?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買房首選是有學區有地鐵的住宅,然後是城區住宅、公寓,最次才是郊區。

10:未來城市級別這個概念失效了,一二線和三四線的劃分意義不大,反而是城市圈、城市群會成為房地產投資的熱點。買房就看北京、上海、深圳三個城市圈

11:別因為單價10萬就嫌貴,別因為單價1萬就瘋買。即使總價一樣好,城區的小房子遠比郊區的大房子保值。

12:房地產稅是多項稅種,大部分人關心的是其中的房產稅,持有稅制的改革不是一年兩年可以出的。

13:珍惜自己的第一次,首套房首套房信貸資格,不要隨隨便便用掉,未來這可能是普通人最大的本錢。

14:中國房地產還遠遠沒有到崩潰的時候,因為城鎮化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兩者之間存在著16.2個百分點的差距。這其中,除部分城市落戶難外,大部分都是買不起房的打工族,需求基礎依然存在。

15:買房就是賭博,雖然都想賺錢,但抄到底部的概率太低,2015年初,2009年除。2012年初、2014年底,這四次底部,找對了,還要賣對。太難,在未來高房價下波動節奏也會加快。

16:對於房企來說,過去2年搶了地王的,肯定是要付出站崗幾年的代價的,歷史上,2011年後的地王,爽快的不多。所以2016年搶了地王較多企業的項目最好別買。難免偷工減料。

17:什麼時候鏈家自如,世聯高管也選擇租房了,你再選擇租房。鼓勵租房的人自己一直在買房的時候,你千萬別上當。

18:需求在不斷擴大,你不買房子,房住不炒,自然會有買了房子的人把房子租給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