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老子》被誤傳了幾千年,竟然事關健康性命!

說起老子五千言, 大家都知道是《道德經》, 這樣叫了兩千多年了。 其實在秦漢以前老子五千言的篇章次序, 並不是現在《道德經》這樣,

道篇在前, 德篇在後, 次序正好是相反的, 這個恐怕知道的人就很少了。

所以, 老子五千言叫《德道經》更合適, 為什麼這麼說呢?先從1973年的馬王堆漢墓的考古發現說起。

40年前, 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帛書《老子》, 帛書《老子》有甲、乙兩種版本, 皆是《德篇》在前, 《道篇》在後。 尤其乙本在兩篇後分別有“德”“道”二字, 明確分出篇名。 帛書《老子》是漢文帝十二年(西元前168年)以前的寫本。 漢文帝叫劉恒, 治國採取老子無為而治的方略, 休養生息, 開創了“文景之治”的漢朝盛世。

帛書《老子》道篇第一章“道可道也, 非恒道也;名可名也, 非恒名也”, 與現在通行本中“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不同。 古代著書行文要避皇帝的諱, 皇帝的名字常人不能用, 所以到了文帝劉恒這兒,

“非恒道”就變成“非常道”了。 這也說明, 帛書《老子》成書至少是在漢文帝之前。

另為佐證的是, 在敦煌藏經洞中發現的《老子德道經》寫本, 多以《德經》為上卷, 《道經》為下卷, 不分章, 與今天流傳的《道德經》上下二卷(《道經》在前, 《德經》在後)次序不同。 上世紀70年代出土的銀雀山竹簡, 比敦煌本早八九百年, 也是《德經》上, 《道經》下。 不僅如此, 先秦韓非子《解老》《喻老》亦言德在前。

紫氣東來

目光穿越歷史向上追溯, 漢武帝繼位的第八年, 即西元前134年, 開始實行“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 當時的儒生根據統治者的封建統治和獨尊儒術的需要, 偏離了孔子““志於道, 據於德, 依于仁, 游於藝”的儒學原意, 出現了為封建帝王服務, 愚忠皇權, 禁錮百姓思想的犬儒文化, 並開始大量改寫古代經典, 其中老子五千言德篇與道篇的次序也顛倒了, 導致後人只知《道德經》而不識《德道經》。

就是在漢代時期這個順序就被顛倒了。 順序顛倒, 實際上就把老子的本意弄顛倒了。

《老子》五千言, 在書寫過程當中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的。

“道”, 如果沒有淳德為基, 則難以感格、體悟和進入其中。 只有通過修養這個“德”, 具備“五德”, 也就是老子第一章中所闡釋的“仁義禮智信”都齊備, 五歸化於一, 才能夠有資格達成這個“德”。 “德”豐滿不缺以後, 才能夠品嘗“道”的滋味, 知道“道”是怎麼運行的。 因為“道”不可言, 言語道斷。 這個境界已經沒辦法用語言來描述了, 那麼就要用“德”來去體會。 讓人們首先培養心靈的道德品格, 獲得道德能量, 然後再來認識自然大道, 認識天地的自然規律, 這樣就能夠很輕鬆地把《易經》讀通、讀懂。

從大量經驗來看, 誦讀通行本《道德經》五千言和誦讀帛書本《德道經》五千言, 效果是有區別的。 所以在篇序上, 我花了很長時間校勘《德道經》,

也把我的學生調動起來, 進行了大量的史料考證以後, 重新校訂了一個版本, 可能對大家會有點參考意義。

我們根據老子《德道經》的原意, 進行版本恢復。 當然, 在恢復當中對很多關鍵內容也進行了校勘。 比如說, “治水”章, 在帛書《老子》的原著當中是“上善治水”, 但是漢代以後就被篡改成了“上善若水”, 自此人們基本上就讀不懂《老子》了。

一個“若”、一個“治”, 兩者的含義是絕對不同的。 “若”, 著重於理性的朦朧, 強調要“仿效”水的品格和精神。 而自然界的水有清有濁, 具有雙重屬性, 既可以造福人類, 也可以為災為患, 濁惡之水和災患之水並不具備“上善”屬性。 老子說的是“治水”, 那就是非常典型地表明, 要用至美和至善的東西來“治”自己的生命之水。

實際上,我們中國人在展開八股文教育以後,就缺乏了直覺和靈感,無法從祖先們最簡單、最原始、最接近自然真理的符號當中,去解讀其中深刻的科學道理。所以,我們現在如果能夠真正把我們整個民族和孩子們的直覺和靈感都培養好,就應該採用早期最原始、最真實、最接近《老子》五千言原著本意的《德道經》來進行誦讀。

我們在研究歷史過程當中,運用兩部著作,一部《黃帝四經》、一部《老子》五千言的帛書版本,基本上就可以把這個歷史概貌清楚理順,是我們知道道德根文化。為什麼在十六世紀以前,無論是綜合國力、還是科學發明創造,我們國家和民族一直都走在西方的前面?然而在十六世紀以後的明朝,出身不好的朱姓皇帝為了給自己的臉上增光,希望效法唐朝認老子為宗親的方法,開始使用朱姓宗親朱熹的理學作為科舉制度,從而開始了“八股出而經說亡”的國民學習模式,我們不僅從漢代丟失了《黃帝四經》,丟失了真正的老子《德道經》,還把萬經之首的《易經》誦讀也丟棄了。只採用儒家的《四書》來進行國民教育以後,我們民族的創造力就明顯地萎縮了,就落到了西方各國的後面。這裡面的原因就是,我們沒有注重培養國民和民族精神當中的直覺和靈感,而只是片面的注重通過後天的智識,單純學習前人所積累下來的經驗,而缺乏發明創造的能力。因為發明創造都是要建立在對前人知識掌握的基礎上,然後通過自己的直覺和靈感,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產生發明創造。

熊春錦老師在“之乎者也”中的奧秘——為什麼提倡誦《德道經》而不是《道德經》一文中說:

道德根文化基因應用的三階段:“古文階段”、“文言文階段”與“白話文階段”。

在研究道德根文化大系統中,一般將古文階段定義為秦代以前較為合理。然後,可以將五四運動之前的歷史時期,定義為文言文階段。而將五四運動以後定義為白話文階段。古文的功用,主要是供人們誦讀吟詠,特別是內觀配合誦讀吟詠。中國的文和字,其中許多文字,都是對體內某一性慧現象的全息性定形和定名,依據黃帝的形名學說,在誦讀和吟詠時,配合內觀,也就是在與這些慧性組織、結構、性體進行呼喚和交流,極為有益於啟動和啟動人體內的性慧系統。

而且,古代形成和制定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行文特徵,全都與修身的內求法直接相關,四言是要求人們在念誦吟詠時主動從上到下對應於人體的三腔一體,要求同步內觀文或者字的出現。也就是內觀顱腦腔、胸腔、腹腔的正中央,也稱之為上、中、下三個丹田,再加上人體內的地,這個地就是陰蹻(前列腺)區。這種誦讀方法,在方法歸類中屬於“歸一法”,“中和法”。

而五言、六言、七言則是分別增加語音對胃腑、喉區、頭頂百會的同步振盪。而人體內中脈上的這七個點,恰巧又全部都是啟動人體性慧基因,產生和形成天人合一的關鍵路徑和通道。只是在這七個點上,又以三腔一體最為關鍵。因此,四言律就成為古文中最為多見的一種行文定律。

《黃帝四經》、老子《德道經》全都保存並且運用著這種行文律,而且在關鍵處的應用,常常令人歎為觀止。我們只要誦讀一下道篇第一章,就會有這種感受。這種確保文化與修身緊密結合,兼顧性慧基因啟用的定制,也就構成了中國古文全都以誦讀、吟詠為學習主要方法的機制。

在現代人的眼中,古文之中,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在古代那種書寫材料貴重,在龜甲和竹簡上書寫極為困難的情況下,我們的先人卻不畏困難地、高頻率地使用一些看起並無實際價值的虛詞。“之乎者也”幾個字,就是其中的代表。

這幾個字在秦前的古文之中比較多見,在秦漢以後才逐步減少下來。其中也是古文的終結,文言文的興起作為一個轉換。實質上則是“道德根文化”向“儒學文化”的全面轉換。由於前人並未回答古文中為什麼要頻繁使用“之乎者也”,而且自漢儒時代起,這幾個字的應用開始脫離了道德根文化時期使用的方式。因此,在白話文時期,人們就將之乎者也全都冠以文言虛詞,而且用來形容咬文嚼字與迂腐的書呆子氣。

其實,人們僅僅站在漢字基因和文言文的角度上,是無法正確解讀“之乎者也”現象的。而且如果沒有修身內證的基礎以及內求慧觀的能力,以及長期堅持認真誦讀的實踐經驗配合,那麼也就難解“之乎者也”之謎,只能盲從于智識者的解析之中。

前面我們已經剖析了文理基因誕生,源自于內取諸身,外取諸物。是一個內觀與外觀的整體應用過程。之乎者也幾個字,其實全都是源自於性慧的內觀,誕生于性慧基因的基礎之上。而且,這幾個字全部都對修身,對啟動人體內的性慧基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正如《黃帝四經》中所說:“見知之道,唯虛無有;虛無有,秋毫成之,必有形名;形名立,則黑白之分已。”內觀中的這些特殊點和區域,以及變動過程,在慧觀下被發現以後,運用文理記錄下來,並且賦予讀音,這就是形名立。形名一旦這樣被確立以後,那麼,只要呼喚、誦讀、吟詠它,不論它是在太極黑境還是太極白境,都會回應。我們在研究時一定要高度注意,道德根文化中的古文,特別是經典,幾乎無一例外地,全都是供給人們誦讀吟詠學習記憶的,書寫記錄保存的功能反而處在次要的位置上。而且,這種誦讀吟詠還應當結合修身的內觀,發揮啟動啟動人體內性慧基因的功效。因此文理的象形性和“名”的讀音性就是其中的靈魂。同時抓住形名而誦讀,並且運用內觀配合,就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經典誦讀開慧益智的功效。下面我們將這四個字分別作一下分析。也就更容易理解其中的原理。

一、“也”字與人體的對應關係

“也”字,在古文中使用的頻率極高,例如《德道經》五千言中出現了179次。在《黃帝四經》中則出現了86次。“也”字一般全都應用於句子的尾部,作為最後一個字結束,很容易被人誤解成句末語氣詞。其實之所以用在句末。那是因為它在人體內特定的位置所決定的。也字在人體內所觀察到的位置:男性是在前列腺區域,女性則在子宮後穹隆下方。《說文解字》也指出了:“女陰也。象形。”但是概念比較模糊,甲骨文和金文中可以看到它是蛇的形狀,本義是蛇,但是卻並不是指外界的蛇,而是像伏羲與女媧圖一樣,是指的身體內的靈蛇,先天腎氣中的腎火。

關於人體內的靈蛇,我們已經專題講過在此不再重複。只需牢記,“也”的文理形態,就是體內的靈蛇,而“也”的讀音,就是呼喚體內的內蛇。如果在經典誦讀中再加上主動內觀陰蹻配合形名,也就是掌握了其中的真諦。

《大悲咒》是一部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著名佛經。而且她是專門供人們進行誦讀的經典,沒有進行中文之義的翻譯。屬於讀音直譯的經典。如果我們將這部只供誦讀的經典,與老子《德道經》中的“之乎者也”幾個字相比較,就不難發現一個共性的秘密。佛經同樣極其高度地重視“也”字的調用。佛經中的“也”,只是取音而不取字,凡是“也”字音的地方,全部都用夜,耶、曳進行替代。這種取字音不取字形的方法,一方面可能是為了區別佛學與道學和儒學的區別性。另一方面是經文誦讀時聲調頓挫的需要。統計了一下,《大悲咒》全文417個字。類似“也”音的字多達33個。“之”音, 1個,“乎”字音的6個。“者”字音的3個。同樣可見也字音字使用頻率之高。為什麼這部佛學經典使用也字音如此高的頻率呢?因為古印度的文化,對體內的靈蛇同樣瞭解非常詳細。並有專門的方法進行習練,從而調動自己的先天腎氣能量,實現天人合一。

下面我們再分析一下漢代儒學對老子五千言中這個“也”字的編修情況。我們僅抽出德篇第一章和道篇第一章進行比較分析:

帛書本道篇第一章,共64個字,也字就共有八個。之字四個,一個者字。通行本道篇第一章:也字在漢代全部被刪除,四個之,一個者。

帛書本德篇第一章,共121字。也字共有八個,之字九個,二個者字。通行本德篇第一章,也字被刪除六個,剩下二個。之字十個。二個者。

而且,在帛書的道篇第一章中,開始是四言連續四句,然後緊接著二句七言,再一句五言,接著在二句四言之後接著一句五言,再又回到四言句四句。全章共十四句,也字卻使了八句八次,佔據全章的一半以上。也說明啟動先天腎氣的重要性。這一現象如果沒有修身的實踐,是很難正確理解這種高度重視啟動和啟動體內先天腎氣的應用,在經典中是比較少見的現象,同時的。漢代之所以出現將這非常重要的八個“也”字全部刪除的奇怪現象,只能說是一種丟失內求法以後的愚智行為。不知誦讀時同步進行體內精氣神調動的價值和意義,已經失傳於古文誦讀的靈魂。

我們可以現場試一試:我們運用在上中下三丹田和這個前列腺,昔肌群,來由上往下誦,《德道經》中的道篇第一章:

道可道也,(一開始誦你自己的會陰一定會自動收縮,但是要有一定的基礎,自己就會跳動,就會像噴泉一樣有能量,整個人就成了一,一體。)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每一個字都落實到特定的位置。)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第五句第六句,只不過是用了七,就在七個位置上把它逐一地觀想出來。熟練以後是很容易的。)

故恆無欲也,

以觀其眇;恆有欲也,

以觀其所噭。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有玄,眾眇之門。

我們同步運用一下這種“歸一法”,體驗以後必有所感。所以這種經典誦讀配合內觀合一,就是古文的特點。古文還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沒有標點符號,其中的為什麼,大家可以自己解答了。

二、“之”字與人體的對應關係

“”字,在古文中出現的頻率同樣極高,它在《德道經》中出現了271次。在黃帝四經中出現了205次。為什麼要高頻率使這個字?同樣是因為古文需要內觀修身,配合誦讀吟詠而啟動體內的精氣神,開慧益智。而且,之字本身就是原生於人體之內,而不是體外。《說文解字》將之字分析為地上新長的草。而有些學者依據甲骨文、金文和小篆將之字分析成上面是一隻腳丫子,下面是地。這些定義都有理,但是並不準確,背離了道德根文化是修身文化這一靈魂,忽略了文理基因是“外取諸物,內取諸身”的原則。

“之”字下面的一橫,的確是代表象形于地,但是它是象喻身國內天地中的地。它象形於體內小腹區域內的這個“地”,而上面的結構,則是其小無內地象形於細胞的結構形態,象形于以陰蹻為地向上傳輸靈蛇腎氣能量的管道。人體中脈就是一體三支。這一人體內的組織結構現象,修身有素者都會具有切體會。只是我們的祖先早就將這種內觀所得,象形化地予以文理基因化,並且在古文中大量使用,讓人們內視它,呼喚它,使它早日發揮向上傳輸自已體內的先天腎氣,並且儘快連接身外的大天,獲得更多的能量,實現天人合一。這些運用的方法,都充分表明了我們古代聖人們細緻入微的關懷、關心著我們後代子孫,保證中華子孫們的智慧開啟。

老子《德道經》中使用之字最為典型的是第十四章《尊貴》,全章76個字,之字就使用了16次之多。全章如果分成20句,就只有四句沒有用之字。這種高頻率地在體內依據黃帝的形名學說,通過誦讀吟詠而呼喚體內細胞組織結構或者體內“地氣”即腎氣,向上傳輸的現象,離開“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原則,是不可能出現的。而且老子在本章中使用之字16次的現象,也與人類胚胎發育中,卵細胞分裂的二、四、六、八、十六之數高度巧合,十六構成分裂基礎,也並非偶然。

“之”字在古文中的應用,由於它在體內的象形,是小腹腔內的內觀組織結構形態,這也就基本決定著它在古文語句中使用的位置,大多數必定會在句尾,但是由於能量的向上傳輸性,它也可使用在語句的中部和接近語句的最前部,但一般不會使用於語句的最前端。現代人用“之乎者也”構成一句,將之字用在句端,其實也就明顯地犯下本質性的錯誤,說明我們現在的愚智的確是純粹只用大腦,所以這個“之”也跑到大腦裡邊來了,只是沒有根,下邊的都不通,只是一個腦瓜子,向著天而已,形像而質不像。是愚智的一種必然結果。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

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祭也。

道生之、畜之;長之、遂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生而弗有也,為而弗寺也,長而弗宰也。此之謂玄德

——《德道經》第十四章 尊貴

(其餘內容省略~)

中華道德根傳統文化的法則就是修身治世,要求我們“尊道貴德,敬天愛地,順天應己,治己事天。”這四句話高度概括老子五千言對我們的要求——通過內聖外王達成內成外就,再來無私的奉獻服務於蒼生!

延伸閱讀

《黃帝內經》中被忽視的生命真相!

免責聲明: 本號發佈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源自網路的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

實際上,我們中國人在展開八股文教育以後,就缺乏了直覺和靈感,無法從祖先們最簡單、最原始、最接近自然真理的符號當中,去解讀其中深刻的科學道理。所以,我們現在如果能夠真正把我們整個民族和孩子們的直覺和靈感都培養好,就應該採用早期最原始、最真實、最接近《老子》五千言原著本意的《德道經》來進行誦讀。

我們在研究歷史過程當中,運用兩部著作,一部《黃帝四經》、一部《老子》五千言的帛書版本,基本上就可以把這個歷史概貌清楚理順,是我們知道道德根文化。為什麼在十六世紀以前,無論是綜合國力、還是科學發明創造,我們國家和民族一直都走在西方的前面?然而在十六世紀以後的明朝,出身不好的朱姓皇帝為了給自己的臉上增光,希望效法唐朝認老子為宗親的方法,開始使用朱姓宗親朱熹的理學作為科舉制度,從而開始了“八股出而經說亡”的國民學習模式,我們不僅從漢代丟失了《黃帝四經》,丟失了真正的老子《德道經》,還把萬經之首的《易經》誦讀也丟棄了。只採用儒家的《四書》來進行國民教育以後,我們民族的創造力就明顯地萎縮了,就落到了西方各國的後面。這裡面的原因就是,我們沒有注重培養國民和民族精神當中的直覺和靈感,而只是片面的注重通過後天的智識,單純學習前人所積累下來的經驗,而缺乏發明創造的能力。因為發明創造都是要建立在對前人知識掌握的基礎上,然後通過自己的直覺和靈感,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產生發明創造。

熊春錦老師在“之乎者也”中的奧秘——為什麼提倡誦《德道經》而不是《道德經》一文中說:

道德根文化基因應用的三階段:“古文階段”、“文言文階段”與“白話文階段”。

在研究道德根文化大系統中,一般將古文階段定義為秦代以前較為合理。然後,可以將五四運動之前的歷史時期,定義為文言文階段。而將五四運動以後定義為白話文階段。古文的功用,主要是供人們誦讀吟詠,特別是內觀配合誦讀吟詠。中國的文和字,其中許多文字,都是對體內某一性慧現象的全息性定形和定名,依據黃帝的形名學說,在誦讀和吟詠時,配合內觀,也就是在與這些慧性組織、結構、性體進行呼喚和交流,極為有益於啟動和啟動人體內的性慧系統。

而且,古代形成和制定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行文特徵,全都與修身的內求法直接相關,四言是要求人們在念誦吟詠時主動從上到下對應於人體的三腔一體,要求同步內觀文或者字的出現。也就是內觀顱腦腔、胸腔、腹腔的正中央,也稱之為上、中、下三個丹田,再加上人體內的地,這個地就是陰蹻(前列腺)區。這種誦讀方法,在方法歸類中屬於“歸一法”,“中和法”。

而五言、六言、七言則是分別增加語音對胃腑、喉區、頭頂百會的同步振盪。而人體內中脈上的這七個點,恰巧又全部都是啟動人體性慧基因,產生和形成天人合一的關鍵路徑和通道。只是在這七個點上,又以三腔一體最為關鍵。因此,四言律就成為古文中最為多見的一種行文定律。

《黃帝四經》、老子《德道經》全都保存並且運用著這種行文律,而且在關鍵處的應用,常常令人歎為觀止。我們只要誦讀一下道篇第一章,就會有這種感受。這種確保文化與修身緊密結合,兼顧性慧基因啟用的定制,也就構成了中國古文全都以誦讀、吟詠為學習主要方法的機制。

在現代人的眼中,古文之中,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在古代那種書寫材料貴重,在龜甲和竹簡上書寫極為困難的情況下,我們的先人卻不畏困難地、高頻率地使用一些看起並無實際價值的虛詞。“之乎者也”幾個字,就是其中的代表。

這幾個字在秦前的古文之中比較多見,在秦漢以後才逐步減少下來。其中也是古文的終結,文言文的興起作為一個轉換。實質上則是“道德根文化”向“儒學文化”的全面轉換。由於前人並未回答古文中為什麼要頻繁使用“之乎者也”,而且自漢儒時代起,這幾個字的應用開始脫離了道德根文化時期使用的方式。因此,在白話文時期,人們就將之乎者也全都冠以文言虛詞,而且用來形容咬文嚼字與迂腐的書呆子氣。

其實,人們僅僅站在漢字基因和文言文的角度上,是無法正確解讀“之乎者也”現象的。而且如果沒有修身內證的基礎以及內求慧觀的能力,以及長期堅持認真誦讀的實踐經驗配合,那麼也就難解“之乎者也”之謎,只能盲從于智識者的解析之中。

前面我們已經剖析了文理基因誕生,源自于內取諸身,外取諸物。是一個內觀與外觀的整體應用過程。之乎者也幾個字,其實全都是源自於性慧的內觀,誕生于性慧基因的基礎之上。而且,這幾個字全部都對修身,對啟動人體內的性慧基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正如《黃帝四經》中所說:“見知之道,唯虛無有;虛無有,秋毫成之,必有形名;形名立,則黑白之分已。”內觀中的這些特殊點和區域,以及變動過程,在慧觀下被發現以後,運用文理記錄下來,並且賦予讀音,這就是形名立。形名一旦這樣被確立以後,那麼,只要呼喚、誦讀、吟詠它,不論它是在太極黑境還是太極白境,都會回應。我們在研究時一定要高度注意,道德根文化中的古文,特別是經典,幾乎無一例外地,全都是供給人們誦讀吟詠學習記憶的,書寫記錄保存的功能反而處在次要的位置上。而且,這種誦讀吟詠還應當結合修身的內觀,發揮啟動啟動人體內性慧基因的功效。因此文理的象形性和“名”的讀音性就是其中的靈魂。同時抓住形名而誦讀,並且運用內觀配合,就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經典誦讀開慧益智的功效。下面我們將這四個字分別作一下分析。也就更容易理解其中的原理。

一、“也”字與人體的對應關係

“也”字,在古文中使用的頻率極高,例如《德道經》五千言中出現了179次。在《黃帝四經》中則出現了86次。“也”字一般全都應用於句子的尾部,作為最後一個字結束,很容易被人誤解成句末語氣詞。其實之所以用在句末。那是因為它在人體內特定的位置所決定的。也字在人體內所觀察到的位置:男性是在前列腺區域,女性則在子宮後穹隆下方。《說文解字》也指出了:“女陰也。象形。”但是概念比較模糊,甲骨文和金文中可以看到它是蛇的形狀,本義是蛇,但是卻並不是指外界的蛇,而是像伏羲與女媧圖一樣,是指的身體內的靈蛇,先天腎氣中的腎火。

關於人體內的靈蛇,我們已經專題講過在此不再重複。只需牢記,“也”的文理形態,就是體內的靈蛇,而“也”的讀音,就是呼喚體內的內蛇。如果在經典誦讀中再加上主動內觀陰蹻配合形名,也就是掌握了其中的真諦。

《大悲咒》是一部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著名佛經。而且她是專門供人們進行誦讀的經典,沒有進行中文之義的翻譯。屬於讀音直譯的經典。如果我們將這部只供誦讀的經典,與老子《德道經》中的“之乎者也”幾個字相比較,就不難發現一個共性的秘密。佛經同樣極其高度地重視“也”字的調用。佛經中的“也”,只是取音而不取字,凡是“也”字音的地方,全部都用夜,耶、曳進行替代。這種取字音不取字形的方法,一方面可能是為了區別佛學與道學和儒學的區別性。另一方面是經文誦讀時聲調頓挫的需要。統計了一下,《大悲咒》全文417個字。類似“也”音的字多達33個。“之”音, 1個,“乎”字音的6個。“者”字音的3個。同樣可見也字音字使用頻率之高。為什麼這部佛學經典使用也字音如此高的頻率呢?因為古印度的文化,對體內的靈蛇同樣瞭解非常詳細。並有專門的方法進行習練,從而調動自己的先天腎氣能量,實現天人合一。

下面我們再分析一下漢代儒學對老子五千言中這個“也”字的編修情況。我們僅抽出德篇第一章和道篇第一章進行比較分析:

帛書本道篇第一章,共64個字,也字就共有八個。之字四個,一個者字。通行本道篇第一章:也字在漢代全部被刪除,四個之,一個者。

帛書本德篇第一章,共121字。也字共有八個,之字九個,二個者字。通行本德篇第一章,也字被刪除六個,剩下二個。之字十個。二個者。

而且,在帛書的道篇第一章中,開始是四言連續四句,然後緊接著二句七言,再一句五言,接著在二句四言之後接著一句五言,再又回到四言句四句。全章共十四句,也字卻使了八句八次,佔據全章的一半以上。也說明啟動先天腎氣的重要性。這一現象如果沒有修身的實踐,是很難正確理解這種高度重視啟動和啟動體內先天腎氣的應用,在經典中是比較少見的現象,同時的。漢代之所以出現將這非常重要的八個“也”字全部刪除的奇怪現象,只能說是一種丟失內求法以後的愚智行為。不知誦讀時同步進行體內精氣神調動的價值和意義,已經失傳於古文誦讀的靈魂。

我們可以現場試一試:我們運用在上中下三丹田和這個前列腺,昔肌群,來由上往下誦,《德道經》中的道篇第一章:

道可道也,(一開始誦你自己的會陰一定會自動收縮,但是要有一定的基礎,自己就會跳動,就會像噴泉一樣有能量,整個人就成了一,一體。)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每一個字都落實到特定的位置。)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第五句第六句,只不過是用了七,就在七個位置上把它逐一地觀想出來。熟練以後是很容易的。)

故恆無欲也,

以觀其眇;恆有欲也,

以觀其所噭。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有玄,眾眇之門。

我們同步運用一下這種“歸一法”,體驗以後必有所感。所以這種經典誦讀配合內觀合一,就是古文的特點。古文還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沒有標點符號,其中的為什麼,大家可以自己解答了。

二、“之”字與人體的對應關係

“”字,在古文中出現的頻率同樣極高,它在《德道經》中出現了271次。在黃帝四經中出現了205次。為什麼要高頻率使這個字?同樣是因為古文需要內觀修身,配合誦讀吟詠而啟動體內的精氣神,開慧益智。而且,之字本身就是原生於人體之內,而不是體外。《說文解字》將之字分析為地上新長的草。而有些學者依據甲骨文、金文和小篆將之字分析成上面是一隻腳丫子,下面是地。這些定義都有理,但是並不準確,背離了道德根文化是修身文化這一靈魂,忽略了文理基因是“外取諸物,內取諸身”的原則。

“之”字下面的一橫,的確是代表象形于地,但是它是象喻身國內天地中的地。它象形於體內小腹區域內的這個“地”,而上面的結構,則是其小無內地象形於細胞的結構形態,象形于以陰蹻為地向上傳輸靈蛇腎氣能量的管道。人體中脈就是一體三支。這一人體內的組織結構現象,修身有素者都會具有切體會。只是我們的祖先早就將這種內觀所得,象形化地予以文理基因化,並且在古文中大量使用,讓人們內視它,呼喚它,使它早日發揮向上傳輸自已體內的先天腎氣,並且儘快連接身外的大天,獲得更多的能量,實現天人合一。這些運用的方法,都充分表明了我們古代聖人們細緻入微的關懷、關心著我們後代子孫,保證中華子孫們的智慧開啟。

老子《德道經》中使用之字最為典型的是第十四章《尊貴》,全章76個字,之字就使用了16次之多。全章如果分成20句,就只有四句沒有用之字。這種高頻率地在體內依據黃帝的形名學說,通過誦讀吟詠而呼喚體內細胞組織結構或者體內“地氣”即腎氣,向上傳輸的現象,離開“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原則,是不可能出現的。而且老子在本章中使用之字16次的現象,也與人類胚胎發育中,卵細胞分裂的二、四、六、八、十六之數高度巧合,十六構成分裂基礎,也並非偶然。

“之”字在古文中的應用,由於它在體內的象形,是小腹腔內的內觀組織結構形態,這也就基本決定著它在古文語句中使用的位置,大多數必定會在句尾,但是由於能量的向上傳輸性,它也可使用在語句的中部和接近語句的最前部,但一般不會使用於語句的最前端。現代人用“之乎者也”構成一句,將之字用在句端,其實也就明顯地犯下本質性的錯誤,說明我們現在的愚智的確是純粹只用大腦,所以這個“之”也跑到大腦裡邊來了,只是沒有根,下邊的都不通,只是一個腦瓜子,向著天而已,形像而質不像。是愚智的一種必然結果。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

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祭也。

道生之、畜之;長之、遂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生而弗有也,為而弗寺也,長而弗宰也。此之謂玄德

——《德道經》第十四章 尊貴

(其餘內容省略~)

中華道德根傳統文化的法則就是修身治世,要求我們“尊道貴德,敬天愛地,順天應己,治己事天。”這四句話高度概括老子五千言對我們的要求——通過內聖外王達成內成外就,再來無私的奉獻服務於蒼生!

延伸閱讀

《黃帝內經》中被忽視的生命真相!

免責聲明: 本號發佈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源自網路的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