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管子茶館19:蘇格拉底的詰問

學術是枯葉, 思想如塵土, 哲學是風, 詩是雨, 釀成茶, 慢慢品, 才能品出天地人間的味道。

《管子》就是一座中國古老的茶館, 裡面坐著一位老者, 是從2700年前穿越而來, 現在他正在邀請人類歷史上那些最偉大的思想者來喝茶聊天, 聽君一席話, 勝讀十年書。

蘇格拉底終於來了

黑格爾哲學史演講錄中, 蘇格拉底是“絕對精神”發展中的重要人物, 他用“美德即知識”來論述這位沒有講過任何知識的哲學家的美德。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關於蘇格拉底的篇幅很少, 但“古代哲學卷”三章中, 第一篇“前蘇格拉底哲學家”,

第二篇“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 古希臘哲學, 就是蘇格拉底的。 以人物為結構的哲學史雅斯貝爾斯的《大哲學家》一共寫了15個人, 第一個人物就是蘇格拉底, 是思想范式的創造者。

管子到西方之後一直在研究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的詰問

真實的蘇格拉底是一個什麼樣子?

蘇格拉底(西元前470年—前399年)一生沒有留下隻言片語, 更不用說有什麼著作傳世。 他的言論和事蹟記載在他的兩個弟子色諾芬和柏拉圖的著作裡。 羅素說:“兩人所敘述的卻大為不同。 而且即令兩人的說法一致時, 伯奈特已經提示過, 那也是色諾芬抄襲柏拉圖的。 對兩人的說法不一致處, 有人相信色諾芬, 有人相信柏拉圖。 還有人兩種說法都不相信”。 (羅素《西方哲學史》第一卷第二篇第十一章“蘇格拉底”)他的弟子寫書,

為什麼他不把自己的智慧寫成書?蘇格拉底失真了。 除了他醜陋外表:扁平的鼻子, 肥厚的嘴唇, 凸出的眼睛, 笨拙而矮小的身體, 其他都可能是虛構和爭議的。 這就是思想家為什麼一定要有著作, 有著作, 他才真實, 否則就可能是別人的思想。

蘇格拉底是哲學家嗎?他的哲學觀點是什麼?

後人研究, 在蘇格拉底以前, 希臘的哲學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麼, 世界是由什麼構成的等問題, 後人稱之為“自然哲學”。 蘇格拉底認為再研究這些問題對拯救國家沒有什麼現實意義。 出於對國家和人民命運的關心, 他轉而研究人類本身, 即研究人類的倫理問題, 如什麼是正義,

什麼是非正義;什麼是勇敢, 什麼是怯懦;什麼是誠實, 什麼是虛偽;什麼是智慧, 知識是怎樣得來的;什麼是國家, 具有什麼品質的人才能治理好國家, 治國人才應該如何培養, 等等。 後人稱蘇格拉底的哲學為“倫理哲學”。 他說:“認識你自己”。 他使哲學“從天上回到了人間”。

什麼是正義、非正義、勇敢、怯懦、誠實、虛偽、智慧?蘇格拉底卻沒講過。 雅斯貝爾斯在《大哲學家》中說:“他沒有建立什麼派別, 也不為自己的學說做宣傳或者辯護, 沒有設立學校以作為他的機構。 他沒有為國家的改革做什麼計畫, 也沒有創立知識的體系。 他不在大眾面前、不在人們聚會的場所作演講。 ”他又沒有寫過只言篇語。 “假如哲學是一種‘學說’的話, 那蘇格拉底就不算是哲學家。

如若把希臘哲學歷史作為理論論斷的歷史來看的話, 那其中也沒有蘇格拉底的一席之地”。

提問, 是蘇格拉底探求真理的道路?

雅斯貝爾斯在《大哲學家》中說:“蘇格拉底是以承認無知之知為基礎, 繼而登上他思想旅程的。 他清楚地知道, 用實證的方法進行不下去的時候, 正是它的界限, 不過在這個界限之外, 他用了提問的方法使得他用自己所經歷過的本質能夠更加清晰地表現出來”。 “蘇格拉底不直接告訴人們什麼是知識, 而是讓他們自己去發現”。 後人研究了蘇格拉底提問的方法:蘇格拉底認為一切知識, 均從疑難中產生, 愈求進步疑難愈多, 疑難愈多進步愈大。 蘇格拉底承認他自己本來沒有知識,

而他又要教授別人知識。 這個矛盾, 他是這樣解決的:這些知識並不是由他灌輸給人的, 而是人們原來已經具有的;人們已在心上懷了“胎”, 不過自己還不知道, 蘇格拉底像一個“助產婆”, 幫助別人產生知識。 蘇格拉底的助產術, 集中表現在他經常採用的“詰問式”的形式中, 以提問的方式揭露對方提出的各種命題、學說中的矛盾, 以動搖對方論證的基礎, 指明對方的無知;在詰問中, 蘇格拉底自己並不給予正面的、積極的回答, 因為他承認自己無知。 這種方式一般被稱為“蘇格拉底的諷刺”。 蘇格拉底的這種方法是由愛利亞學派的邏輯推論和愛利亞的芝諾的反證法發展而來的。 在蘇格拉底的諷刺的消極形式中存在著揭露矛盾的辯證思維的積極成果。 蘇氏自比產婆,從談話中用剝繭抽絲的方法,使對方逐漸瞭解自己的無知,而發現自己的錯誤,建立正確的知識觀念。這種談話也有幾個特點:第一、談話是藉助於問答,以弄清對方的思路,使其自己發現真理。唯在談話進行中,蘇氏則偏重於問,他不輕易回答對方的問題。他只要求對方回答他所提出的問題,他以謙和的態度發問,由對方回答中而導引出其他問題的資料,直至最後由於不斷的詰詢,使青年承認他的無知。在發問的過程中,蘇氏給予學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蘇格拉底反詰法。蘇格拉底的這種方法,在西方哲學史上,是最早的辯證法的形式。

在柏拉圖的《申辯》中,蘇格拉底說:“我總是只跟每個個人談話”。他談了什麼,找到了什麼真理,別人是怎麼知道呢?除非有人為了寫書,跟蹤做了採訪或者記錄。當然政府間諜跟蹤記下了他的一些談話。審判他時,三十僭主的領袖克利提斯說對他說:“不用再講你那套鞋匠、木匠和銅匠了。”這是他反對政府的罪證。蘇格拉底在街頭會問年青人:“如果我想修鞋,我要去找誰呢?”年青人會說:“去找鞋匠”。蘇格拉底又會提到木匠和銅匠等等,最後會問到:“誰該來修理國家這只船呢?”

雅斯貝爾斯在《大哲學家》中說:“蘇格拉底的提問、破壞、驗證是建立在信念之上的,亦即在思考之中誠實可靠的東西保留下來,在神的幫助下,借助於自我認識使真理顯現在眼前。這並不是沒有意義的在文字上的徒勞的思考,而是源于根本的、內容豐富的思辯。因此是令人信服的。”

但是,這並不能說服管子。

原創不易,分享和點贊就是最好的支持

蘇氏自比產婆,從談話中用剝繭抽絲的方法,使對方逐漸瞭解自己的無知,而發現自己的錯誤,建立正確的知識觀念。這種談話也有幾個特點:第一、談話是藉助於問答,以弄清對方的思路,使其自己發現真理。唯在談話進行中,蘇氏則偏重於問,他不輕易回答對方的問題。他只要求對方回答他所提出的問題,他以謙和的態度發問,由對方回答中而導引出其他問題的資料,直至最後由於不斷的詰詢,使青年承認他的無知。在發問的過程中,蘇氏給予學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蘇格拉底反詰法。蘇格拉底的這種方法,在西方哲學史上,是最早的辯證法的形式。

在柏拉圖的《申辯》中,蘇格拉底說:“我總是只跟每個個人談話”。他談了什麼,找到了什麼真理,別人是怎麼知道呢?除非有人為了寫書,跟蹤做了採訪或者記錄。當然政府間諜跟蹤記下了他的一些談話。審判他時,三十僭主的領袖克利提斯說對他說:“不用再講你那套鞋匠、木匠和銅匠了。”這是他反對政府的罪證。蘇格拉底在街頭會問年青人:“如果我想修鞋,我要去找誰呢?”年青人會說:“去找鞋匠”。蘇格拉底又會提到木匠和銅匠等等,最後會問到:“誰該來修理國家這只船呢?”

雅斯貝爾斯在《大哲學家》中說:“蘇格拉底的提問、破壞、驗證是建立在信念之上的,亦即在思考之中誠實可靠的東西保留下來,在神的幫助下,借助於自我認識使真理顯現在眼前。這並不是沒有意義的在文字上的徒勞的思考,而是源于根本的、內容豐富的思辯。因此是令人信服的。”

但是,這並不能說服管子。

原創不易,分享和點贊就是最好的支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