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研報頻頻錯得離譜 興業證券何時走出泥潭?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欣泰電氣退市的風波尚未完全過去, 興業證券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曾被興業連發研報表示看好的富臨運業近期因收購的兆益科技原股東被捕, 而損失了千萬元的業績補償, 給投資者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興業證券還曾先後“看走眼”過百潤股份、安碩資訊等公司。 在生存能力遭受質疑的當下, 公司創始人蘭榮的離職更為興業證券的未來增加了一份不確定。

興業證券, 這家地域色彩明顯的上市券商, 可能正在遭遇新一輪的危機。

近日, 富臨運業(002357)發佈了一則讓股民揪心的公告稱,

此前收購的兆益科技因其原股東涉嫌合同詐騙罪被逮捕, 收購時兆益科技提出的“業績不達標將予以補償”的承諾也因此落空。 事實上, 2016年的兆益科技就出現了嚴重虧損的情況, 但興業證券在當年12月卻連發兩篇研報表示看好富臨運業, 並且未給出風險提示。

對於券商這樣的定價能力是核心競爭力的金融機構來說, 對股票估值的不專業、大幅離譜, 有時候比造假更加讓人懷疑其基本生存能力。

“盲目”推薦

富臨運業於2015年收購了一家名為兆益科技的公司, 出資9431.04萬元, 獲得51.2%的股權。 這家以GPS與北斗系統應用產品研發與銷售為主營業務的公司在收購時對未來三年的業績做出了承諾, 並表示若業績不達標, 則將對富臨運業進行業績補償。

本來業績表現不錯的兆益科技在收購之後便迅速出現了的虧損。 2015年第一季度, 兆益科技尚實現盈利近4百萬。 但2015年的後三個季度兆益科技呈現虧損狀態, 導致全年淨利潤不到300萬。 此後連續虧損, 2016年, 兆益科技的淨利潤已經變成了-783.5萬元。

然而在兆益科技虧損如此嚴重的2016年, 興業證券卻於12月份連續發佈了兩篇看好富臨運業的研報, 給出了“增持”的評級, 卻未曾提及富臨運業將發生商譽減值的風險。

今年8月本應兌現承諾, 支付富臨運業逾3000萬元保證金的兆益科技原股東卻在曝出因涉嫌合同詐騙被逮捕的消息, 業績補償很有可能落於空談。

事實上, 這並不是興業證券第一次“盲目”薦股了。

2014年, 當時大熱的百潤股份收購巴克斯酒業獲得了RIO雞尾酒,

股價飆升, 興業證券於2015年4月發佈了題為《白馬加冕 直指千億》的研報, 甚至將茅臺作為對標企業;此後, RIO銷量暴減, 百潤股價也應聲暴跌。

另一家被興業證券給出“增持”評級的安碩資訊, 因為此前在與投資者進行業務交流時, 披露的關於公司前景的資訊缺乏事實基礎, 實現可能性極小而存在較大誤導性, 最終遭遇證監會處罰。

當然, 2016年興業證券遭遇最大的“看走眼”事件便是作為欣泰電氣的保薦人和主承銷商, 因欣泰電氣涉嫌欺詐, 最終從深交所摘牌, 成為“創業板退市第一股”。 興業證券也因此成立了“欣泰電氣欺詐發行先行賠付專項基金”, 並墊付了上億資金。 目前興業證券將欣泰電氣等26名被告訴至法院。

此次事件造成的後果就是興業證券投行業務被證監會叫停一個半月。

雖然只有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 但事關被保薦項目的造假, 造成興業證券此後的投行業務元氣大傷。

一個明顯的證據就是, 目前在證監會排隊的507家擬上市公司中, 興業證券保薦的只有9家。 這個數量遠低於券商平均數量。

蘭榮離職

或許是由於興業證券投行業務、研究所等頻頻事故, 10月26日晚間, 興業證券發佈的公告中表示, 興業證券董事長、元老級人物蘭榮即將卸任, 而今年58歲的蘭榮並未達到退休年齡。

蘭榮從興業證券1994年創立之初就任總裁, 時至今日已經23年;興業證券曾經在蘭榮的帶領下取得過輝煌的業績, 2002年全國證券公司大動盪, 但興業證券排名全國前三分之一。 2010年10月, 興業證券成為全國第五家IPO上市證券公司。

細看興業證券的股東可以發現, 前十大股東中, 有5席, 都是福建的機構, 雖然興業證券很久就已經脫離興業銀行了, 但是從文化上, 卻沒有擺脫福建人及福建文化的控制。

“券商和銀行還不一樣。銀行可以只做福建人的生意,但券商必須做全國的生意。這就造成了,很多人才無法適應福建文化,特別是投行部。走了很多人。”興業證券內部人士稱。

上市之後,興業證券的發展卻乏善可陳,投行業務保代流失率高,大好的形勢,卻未能躋身券商第一梯隊; 2016年,興業證券只完成了一單IPO主承銷項目,承銷及保薦費為2035萬元。

而蘭榮曾為興業證券制定了五年發展戰略規劃、十年發展戰略規劃,提出在2015年綜合實力進入行業前15位,在2020年前綜合實力進入行業前十強的戰略目標,卻命運多舛,興業證券遭遇降級。在今年8月份證監會公佈的2017年證券公司分類評價結果中,興業證券連同中信證券等6家券商由AA級被降為BBB,蘭榮的戰略規劃多半將落空。

估值過高

對一家券商來說,自營、投行、經紀業務是三大核心業務,而興業證券在投行和經紀業務方面受到處罰,且公信力大幅降低;同時作為主營業務之一的自營業務,興業證券向來就乏善可陳。

據《每日經濟新聞》統計,今年前三季度,28家上市券商自營業務收入達551.14億元,同比增長20.05%。其中,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和廣發證券均超過60億元,穩居第一梯隊。而興業證券目前的自營業務收入僅超過20億元,與第一梯隊券商差距明顯,在上市券商中位於第三梯隊。

據最近三年的三季報顯示,興業證券2016年的營收為58.76億元,較2015年三季度大幅下降;今年三季報營收有所回升至62.06億元,但淨利潤卻從去年的20.45億元,下降至19.83億元。

截止2107年11月15日,興業證券市值仍高達522.34億元,同比500億市值以下的券商如國金證券、西部證券、東興證券、中原證券等,興業顯然高估嚴重。

“券商和銀行還不一樣。銀行可以只做福建人的生意,但券商必須做全國的生意。這就造成了,很多人才無法適應福建文化,特別是投行部。走了很多人。”興業證券內部人士稱。

上市之後,興業證券的發展卻乏善可陳,投行業務保代流失率高,大好的形勢,卻未能躋身券商第一梯隊; 2016年,興業證券只完成了一單IPO主承銷項目,承銷及保薦費為2035萬元。

而蘭榮曾為興業證券制定了五年發展戰略規劃、十年發展戰略規劃,提出在2015年綜合實力進入行業前15位,在2020年前綜合實力進入行業前十強的戰略目標,卻命運多舛,興業證券遭遇降級。在今年8月份證監會公佈的2017年證券公司分類評價結果中,興業證券連同中信證券等6家券商由AA級被降為BBB,蘭榮的戰略規劃多半將落空。

估值過高

對一家券商來說,自營、投行、經紀業務是三大核心業務,而興業證券在投行和經紀業務方面受到處罰,且公信力大幅降低;同時作為主營業務之一的自營業務,興業證券向來就乏善可陳。

據《每日經濟新聞》統計,今年前三季度,28家上市券商自營業務收入達551.14億元,同比增長20.05%。其中,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和廣發證券均超過60億元,穩居第一梯隊。而興業證券目前的自營業務收入僅超過20億元,與第一梯隊券商差距明顯,在上市券商中位於第三梯隊。

據最近三年的三季報顯示,興業證券2016年的營收為58.76億元,較2015年三季度大幅下降;今年三季報營收有所回升至62.06億元,但淨利潤卻從去年的20.45億元,下降至19.83億元。

截止2107年11月15日,興業證券市值仍高達522.34億元,同比500億市值以下的券商如國金證券、西部證券、東興證券、中原證券等,興業顯然高估嚴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