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全球投資談 11.22,委內瑞拉違約風波中這檔基金賺了6000萬美元?

全球行業板塊標準發生重大變化, 批量ETF將受到影響;科技股強勢倒閉傳統行業並購不斷, AT&T並購時代華納受阻是何信號?委內瑞拉違約危機下, 一隻對沖基金火中取栗大賺一筆, 它是如何做到的?

此前, 我曾經提及過 , 標普道鐘斯和MSCI等機構正在商討更新全球行業分類體系, 也就是:Global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Standard(GICS)。 每隔一段時間, 這些行業組織就會做一次更新, 目的是反映真實世界, 以及證券市場的最新情況, 當然, 每一次更新也會影響被動掛鉤行業指數的指數基金和ETF。 上一次重大的更新, 就是把房產板塊從金融板塊中分割出來。

而在本月, 最新的一次重大更新已經敲定, 將在明年執行, 本次調整正如此前介紹的一樣, 重點在電信板塊, 以及科技板塊的一些調整。 結果是, 形成了新的板塊:通訊服務板塊(communications services sector), 以及在其之下的兩個子版塊:電信服務板塊(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傳媒及娛樂板塊(media and entertainment industry group)。

通訊服務板塊實際上就是原來的電信服務板塊(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sector)的擴展,

隨著電信板塊在市場占比的不斷下降, 曾經有方案準備將電信服務板塊直接剔除, 現在看來是將其擴展, 並將原來的電信板塊降級, 過去這個板塊主要是典型設備和運營商, 如今, 整個“通訊服務板塊”實際上包括了電信、互聯網服務、線上廣告、網路遊戲、搜索等整體的通訊服務體系。

從此前披露的方案看, 通訊服務板塊下, 曾經計畫有三個子版塊, 目前來看, 主要以前面兩個進行劃分, 所謂的互聯網和數位服務實際上也被歸於傳媒及娛樂板塊下。

總結來看, 這次調整, 有點像中國移動, 當初搞移動電信業務, 後來互聯網發展起來, 也搞互聯網通訊業務。 所以, 這次調整, 也是權衡了電信和互聯網在業務上的相似性, 歸於一個大類, 但是又充分體現其不同之處, 分為兩個子類。

這樣的調整意味著什麼?對板塊ETF來說, 影響不小, 比如我們熟悉的Facebook、亞馬遜、奈飛、穀歌, 過去被分在科技板塊中, 如今起碼可以同時被納入到這個通訊服務板塊。

即, FANG這樣的資訊科技公司, 與英特爾, 甚至蘋果、微軟在板塊歸屬上都出現了分叉。

而就傳統的電信服務板塊來說, 也有變化, 那就是新的分類下, 納入了電信服務和內容運營商, 也就是說如康卡斯特、CBS, 甚至迪士尼都可能被納入到傳統的電信ETF中。 如VOX、IXP、FCOM、XTL這些因為傳統電信行業萎靡而增長乏力的ETF, 都將注入新的活力, 當然, 這個活力可能也有限, 因為如傳統有線電視運營行業的發展也陷入困頓。

而隨著傳媒及娛樂板塊的確立, 非必需消費品板塊的ETF可能受損, 如亞馬遜、奈飛這些目前歸於該分類下的公司都可能被劃走。 而基於互聯網的傳媒、娛樂, 目前也可以說是資訊科技領域最具活力和成長性的板塊, 預計基於這個新的二級板塊的ETF也將問世,

並有望得到投資者的追捧。

對於目前投資電信、科技、非必需消費品相關ETF的投資者, 需要注意的就是留意明年相關ETF的調倉變化, 觀察最新倉位元, 考察其特徵是否已經與你的投資訴求發生偏差, 並進行個人的倉位調整。

提到通訊行業, 那就要提最近AT&T對時代華納的並購案了, 是的, 最近這起並購將接受司法部門的反壟斷調查, 有可能要黃。

從規模上來看,這起標價854億美元規模的案子算是美國傳媒領域史上第二大並購案,僅次於2000年那起當時驚人,後來一地雞毛的美國線上和時代華納943億美元的並購。政府對這起並購的法律說法是,可能危害消費者利益和損害競爭,AT&T在並購後將具有壟斷性的提升價格的能力。同時,AT&T此前收購DirecTV的案子也被翻出來,指責它通過該並購驅逐一些危害其付費頻道的流媒體服務。意思就是,你AT&T是有前科的啊,還想搞這麼大個案子,沒門。

對此,AT&T當然要不願輕易放棄,其CEO表示將繼續抗爭。像這類並購,對於參與者和投資者都是耗費心力的情況,對於投資者來說,通常,按照兩家公司認同的並購價格,投資被收購方的股價最高收益相當於被“鎖定”,但是一旦並購生變,馬上價格可能暴跌。而收購方面對諸多不確定因素,股價往往走向飄忽,被長期“按住”。所以,在並購投資上,建議大家無論你是運氣好,正持有股票的公司被出價,還是聽得什麼風聲(這裡說的是媒體報導啥的,可不是內幕消息啊)埋伏的股票確實被並購,一般建議快打快走,股價一漲馬上鎖定收益走人。筆者就曾經撞過大運,當時買的一隻半導體領域的股票,遇上被中國公司收購,一天漲了24%,馬上美滋滋的賣了。

提到並購,《華爾街日報》近期一篇文章分析,科技公司的強勢,是近期並購的一股推動力量。美國投行今年經常會收到被亞馬遜打的眼淚汪汪的傳統零售公司並購方面的需求,有想並別人的,有想賣的。最近,這些投行發現,這種效應正在擴散,從傳媒到醫療,更多領域中此類事件正在發生。

僅僅在11月,已經有2000億規模的並購案子走上前臺,是1995年有資料記錄以來最繁忙的月份。今年,類似案例很多,亞馬遜開始進軍線上藥品零售不久,CVS便發起了並購Aetna的案子,而面對Netflix的壓力,迪士尼收購21世紀福克斯部分資產的談判也正在進行,包括AT&T並購時代華納,據AT&T的CEO表示,也是為了應對廣告行業領域Facebook和Google的強勢崛起。

這樣的結果,將是進一步的行業整合,科技公司本身越來越大,傳統行業公司加速並購也會誕生更多大公司,進一步推動美國的又一輪大公司時代。但是,也正是這個背景下,AT&T對時代華納並購的反壟斷案才更加受人關注,各方都希望從中看出美國政府的態度,這是一個個案,還是美國制衡機制對大公司們反擊的開始。

再看看國際債市,委內瑞拉違約風波下,該國從主權債到公司債大都面臨拋售。但是,據報導,一家美國對沖基金公司卻火中取粟,三個月賺了6000萬美元。

這家紐約的對沖基金公司為Greylock Capital。在委內瑞拉債券違約逼近的時候,大部分此類風險資產都面臨拋售,包括委內瑞拉的國有石油公司PDVSA。Greylock判斷此時拋售有些反應過度,並向PDVSA的短期債下注,即11月到期的債券,結果,這批債券確實按期支付,而這個過程的價差套利中,Greylock在三個月內獲利35%。

當然,Greylock敢這麼玩一場高風險的賭注,也是因為這家規模11億美元的公司,本身就是新興市場債券方面的專家。此前,在希臘、阿根廷這樣的債務危機事件中,這家基金都曾經玩過類似的投資,可謂此中好手。另外,他們押的也是近期到期的債券,所以相關資訊估計也搜集的比較齊全,而且從心理上,我們知道欠錢都有個“拆東牆補西牆”的過程,所以短期債在這場違約危機中就顯得如寧靜的風暴眼一般。總之,這是一次專業而高風險的操作,我們當個樂子看看就成了,真不好學啊。

從規模上來看,這起標價854億美元規模的案子算是美國傳媒領域史上第二大並購案,僅次於2000年那起當時驚人,後來一地雞毛的美國線上和時代華納943億美元的並購。政府對這起並購的法律說法是,可能危害消費者利益和損害競爭,AT&T在並購後將具有壟斷性的提升價格的能力。同時,AT&T此前收購DirecTV的案子也被翻出來,指責它通過該並購驅逐一些危害其付費頻道的流媒體服務。意思就是,你AT&T是有前科的啊,還想搞這麼大個案子,沒門。

對此,AT&T當然要不願輕易放棄,其CEO表示將繼續抗爭。像這類並購,對於參與者和投資者都是耗費心力的情況,對於投資者來說,通常,按照兩家公司認同的並購價格,投資被收購方的股價最高收益相當於被“鎖定”,但是一旦並購生變,馬上價格可能暴跌。而收購方面對諸多不確定因素,股價往往走向飄忽,被長期“按住”。所以,在並購投資上,建議大家無論你是運氣好,正持有股票的公司被出價,還是聽得什麼風聲(這裡說的是媒體報導啥的,可不是內幕消息啊)埋伏的股票確實被並購,一般建議快打快走,股價一漲馬上鎖定收益走人。筆者就曾經撞過大運,當時買的一隻半導體領域的股票,遇上被中國公司收購,一天漲了24%,馬上美滋滋的賣了。

提到並購,《華爾街日報》近期一篇文章分析,科技公司的強勢,是近期並購的一股推動力量。美國投行今年經常會收到被亞馬遜打的眼淚汪汪的傳統零售公司並購方面的需求,有想並別人的,有想賣的。最近,這些投行發現,這種效應正在擴散,從傳媒到醫療,更多領域中此類事件正在發生。

僅僅在11月,已經有2000億規模的並購案子走上前臺,是1995年有資料記錄以來最繁忙的月份。今年,類似案例很多,亞馬遜開始進軍線上藥品零售不久,CVS便發起了並購Aetna的案子,而面對Netflix的壓力,迪士尼收購21世紀福克斯部分資產的談判也正在進行,包括AT&T並購時代華納,據AT&T的CEO表示,也是為了應對廣告行業領域Facebook和Google的強勢崛起。

這樣的結果,將是進一步的行業整合,科技公司本身越來越大,傳統行業公司加速並購也會誕生更多大公司,進一步推動美國的又一輪大公司時代。但是,也正是這個背景下,AT&T對時代華納並購的反壟斷案才更加受人關注,各方都希望從中看出美國政府的態度,這是一個個案,還是美國制衡機制對大公司們反擊的開始。

再看看國際債市,委內瑞拉違約風波下,該國從主權債到公司債大都面臨拋售。但是,據報導,一家美國對沖基金公司卻火中取粟,三個月賺了6000萬美元。

這家紐約的對沖基金公司為Greylock Capital。在委內瑞拉債券違約逼近的時候,大部分此類風險資產都面臨拋售,包括委內瑞拉的國有石油公司PDVSA。Greylock判斷此時拋售有些反應過度,並向PDVSA的短期債下注,即11月到期的債券,結果,這批債券確實按期支付,而這個過程的價差套利中,Greylock在三個月內獲利35%。

當然,Greylock敢這麼玩一場高風險的賭注,也是因為這家規模11億美元的公司,本身就是新興市場債券方面的專家。此前,在希臘、阿根廷這樣的債務危機事件中,這家基金都曾經玩過類似的投資,可謂此中好手。另外,他們押的也是近期到期的債券,所以相關資訊估計也搜集的比較齊全,而且從心理上,我們知道欠錢都有個“拆東牆補西牆”的過程,所以短期債在這場違約危機中就顯得如寧靜的風暴眼一般。總之,這是一次專業而高風險的操作,我們當個樂子看看就成了,真不好學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