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聊聊最近的順豐:股權激勵計畫&前10個月財報&順豐與嘉民合作

作者 | 小周伯通

來源 | 物流沙龍

最近, 順豐有幾件事情比較值得關注, 第一是限制性股票激勵計畫的出臺, 第二是發佈了2017年前三季度+10月的財報, 第三件事情就是順豐繼與萬科、普洛斯這些物流地產巨頭合作後, 近期又與嘉民共同開發建設倉儲設施的戰略合作。

先來看看限制性股票激勵計畫出臺

10月27日, 順豐發佈限制性股票激勵方案, 向808名激勵對象授予274萬股限制性股票, 授予價格為29.32元/股, 業績考核目標為, 以2016為基數, 2017年扣非淨利潤增長大於15%, 2018年扣非淨利潤增長大於40%。

另外, 針對外籍核心人才(共20名),

順豐出臺股票增值權激勵計畫, 股票增值權行權價格與考核方案與限制性股票激勵方案中的價格相同。

非外籍序號1-20人員名單:

外籍人員激勵計畫名單(共20人):

順豐此次激勵計畫總結起來有幾個點:

第一, 涉及物件覆蓋面比較廣, 是快遞上市公司最多人數的股權激勵計畫。 此前圓通面向核心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也出臺過類似的限制性股票激勵計畫, 但涉及的人數只有192人。 另外韻達在今年3月也曾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勵計畫, 合計人數是154人。

第二, 各大快遞企業的競爭目前已經不停留在產品上了, 人才上的競爭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面, 各家為了留住人才也是拼了。

第三, 份額分配比較合理(274萬股/808人+5.94萬股/20人), 可以看出順豐對核心人才是比較重視的。 一方面可以借此計畫來激勵中高層管理的幹部的積極性, 也可在內部形成有效激勵文化,

從而帶動各個部門員工的積極性, 以優化相關產業佈局並形成具有核心優勢的產品服務體系, 提升自身盈利水準, 確保未來業績高速增長。

第四, 業績考核實現難度不大。 這點我們可以看看順豐2017年前三季業績,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已經達到26.52億元, 同比增長39.47%, 已完成2017年業績承諾的94%(2017年承諾扣非淨利潤為28.15億元)。 預計全年扣非後的淨利潤增長率不會低於20%。

順豐2017年前三季度+10月的財報分析

10月26日晚間, 順豐控股發佈2017年第三季度財報, 2017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6.65億元, 同比增長23%, 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62億元, 同比增長14.59%。

順豐前三季度(2017年1-9月)實現月營業收入498.26億元, 同比增長 23.18%。

財報數據還顯示, 報告期(2017年1-9月)內,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6.45億, 同比增長10.8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26.52億元, 同比增長39.47%, 已完成2017年業績承諾的94%(2017年承諾扣非淨利潤為28.15億元)。

而在10月順豐實現快遞業務收入60.29億元, 同比增長25.03%;快遞業務量2.55億票, 同比增長12.33%;單票收入23.64元, 同比增長11.30%。

在與“三通一達”的對比, 順豐在營業收入、淨利潤、申訴率方面都有較大優勢。即使“三通一達”統計上加入加盟商的資料,也不是與順豐一個等量級別。

在各家第三季度財報中,業務量方面都沒有公佈具體資料,但參考各家公佈的2017年上半年財報來看第一是中通15.4%,第二是圓通13%,第二名與第一名的差距還較大,預測2017年前三季度中通市場佔有率依然是第一。

申訴率方面,從前九個月的平均申訴率來看,順豐依舊是投訴率最低的,只有1.58,緊跟其後的則是韻達(1.86),最高的是申通10.25;其次,各家1-9月的平均數據都比1-6月的有所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中通,達到22%。

注:順豐是全直營模式,財報中的營收是指全網的收入;三通一達是直營+加盟模式,財報中的營收是指總部的收入,並不包括加盟商的收入。另一方面,在三通一達中,營收的統計口徑也有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是圓通和申通都是將派費計入到營收統計,而中通和韻達則沒有。所以我們也能看到一個現象是中通雖然業務量排名全國第一,但在營收上卻比圓通還要低得多。

成本方面,順豐對三大費用進行了把控優化,其中前三季度銷售費用9.85億元,管理費用52.39億元,上漲幅度均遠低於營收增長幅度;而財務費用前三季度僅為1.87億,同比下降38.55%,順豐解釋主要為財務公司存放同業機構存款利息收入增加所致。

2017年前三季度,順豐營業毛利率為20.51%。資料顯示,順豐2016年毛利率為19.69%,2017年上半年毛利率為21.19%。可以看出,從2017年上半年開始,順豐的毛利率已開始逐漸回升。順豐方面的解釋為,去年為了保證時效,公司進行了前瞻性的營運資源投入,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營業毛利率。

順豐收入來源方面,主要還是速運業務,但順豐控股也在通過加碼國際業務、同城業務、重貨、冷運等新業務來推進增長。據2017年半年報資訊顯示,順豐控股新業務同城配、重貨、冷運和國際業務分別同比增長180倍、99.7%、85.6%和39.5%。

此外,在順豐控股近期募集的80億配套資金中,順豐也曾變更募集資金的用途以加大對資訊服務平臺建設及下一代物流資訊化技術研發專案的投入。用於資訊化建設的資金從原先的11.19億變更到34.5億左右。

公司稱,這筆資金於2016-2018年逐漸應用于資訊化建設中,而資訊化建設主要集中在人工智慧與大資料以及無人機等領域,卡位未來市場。

從順豐2017年中報查詢到,上半年順豐的資訊化研發投入共計3.4億元,主要集中在物流無人機、智慧硬體、智慧服務、智慧包裝、智慧雲倉等方面。

順豐與嘉民達成戰略合作,共同合作開發建設倉儲設施

11月13日,順豐速運與嘉民在香港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雙方擬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共同合作開發建設倉儲設施。通過知識共用,雙方將開展在物流倉儲設施方面的合作以確保順豐速運在全球擁有最優質的物流和倉儲設施。

此次合作是基於雙方堅實的合作夥伴關係及對物流需求的深度理解專業。順豐將與嘉民聯合,共同完成開發建設倉儲設施事宜。

順豐速運首席運營官孫小明表示:“隨著全球電商銷量節節攀升,消費者和商家對可靠、全面及快速的物流服務需求同步增加。我們也需要改善業務已應對顯著增長的需求,滿足他們的預期。嘉民已充分證明其有能力為我們在全國各地提供優質的現代化物流設施,而他們的全球網路將成為協助我們拓展國際業務的最佳夥伴。”

其實,這也不是順豐第一次與物流地產商合作了。

早在9月6日,順豐與萬科物流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將在物流倉儲、冷鏈探索、智慧化園區及商業配套等方面尋求戰略合作。

到了9月11日,順豐速運與普洛斯簽訂《戰略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加深物流中轉場、供應鏈倉儲、冷鏈領域及物流設備金融等方面的合作。

但無論與萬科物流合作也好,還是與普洛斯、嘉民合作也好,其實順豐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發展國內外的高標準倉儲,一方面是高標倉儲在整個物流鏈體系中作用明顯,是快遞行業長遠發展的核心資源,另一方面是順豐打造綜合性物流服務商的佈局。

具體來看,現代高標倉儲得益于自身先進和完善的硬體設施,再加上電腦技術、自動識別等新技術的引入,使它能夠在供應鏈管理中充分發揮調配分撥的作用,實現了對整個供應鏈的資訊和資源的整合,為物流規模化提供了可能性,進而大幅提高了物流效益。比如,高標倉儲網路化的佈局有利於縮短運輸半徑,對運輸成本起到明顯降低作用。

京東倉配一體化的模式,通過建設越來越多的倉庫,使貨物離消費者越來越近,導致貨物移動的距離越來越短,所以速度越來越快,成本也越來越低。因此這種模式是一個正向迴圈,規模越大,物流優勢越明顯。

對於順豐來說,道理也是差不多,通過建設高標準倉庫,然後讓商家入駐,完成從本地倉儲到消費者家裡的配送。

第二點是目前國內倉儲基礎設施普遍滯後,高標準倉儲供給仍不足,市場大而且前景不錯。

近年來,電商、大型協力廠商物流公司以及新零售對更高效率的需求,驅動著物流地產中高標倉儲的發展。而我國高標倉儲面積在倉儲總面積中占比僅3%左右,物流設施僅為美國的八分之一。可以預測到,在高標倉儲上,國內還有廣闊的潛在發展空間,未來5年至少保持20%的需求增速。

協力廠商面來看是物流地產作為硬資產是可以是可以增加在資本市場上的估值的。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 END —

順豐在營業收入、淨利潤、申訴率方面都有較大優勢。即使“三通一達”統計上加入加盟商的資料,也不是與順豐一個等量級別。

在各家第三季度財報中,業務量方面都沒有公佈具體資料,但參考各家公佈的2017年上半年財報來看第一是中通15.4%,第二是圓通13%,第二名與第一名的差距還較大,預測2017年前三季度中通市場佔有率依然是第一。

申訴率方面,從前九個月的平均申訴率來看,順豐依舊是投訴率最低的,只有1.58,緊跟其後的則是韻達(1.86),最高的是申通10.25;其次,各家1-9月的平均數據都比1-6月的有所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中通,達到22%。

注:順豐是全直營模式,財報中的營收是指全網的收入;三通一達是直營+加盟模式,財報中的營收是指總部的收入,並不包括加盟商的收入。另一方面,在三通一達中,營收的統計口徑也有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是圓通和申通都是將派費計入到營收統計,而中通和韻達則沒有。所以我們也能看到一個現象是中通雖然業務量排名全國第一,但在營收上卻比圓通還要低得多。

成本方面,順豐對三大費用進行了把控優化,其中前三季度銷售費用9.85億元,管理費用52.39億元,上漲幅度均遠低於營收增長幅度;而財務費用前三季度僅為1.87億,同比下降38.55%,順豐解釋主要為財務公司存放同業機構存款利息收入增加所致。

2017年前三季度,順豐營業毛利率為20.51%。資料顯示,順豐2016年毛利率為19.69%,2017年上半年毛利率為21.19%。可以看出,從2017年上半年開始,順豐的毛利率已開始逐漸回升。順豐方面的解釋為,去年為了保證時效,公司進行了前瞻性的營運資源投入,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營業毛利率。

順豐收入來源方面,主要還是速運業務,但順豐控股也在通過加碼國際業務、同城業務、重貨、冷運等新業務來推進增長。據2017年半年報資訊顯示,順豐控股新業務同城配、重貨、冷運和國際業務分別同比增長180倍、99.7%、85.6%和39.5%。

此外,在順豐控股近期募集的80億配套資金中,順豐也曾變更募集資金的用途以加大對資訊服務平臺建設及下一代物流資訊化技術研發專案的投入。用於資訊化建設的資金從原先的11.19億變更到34.5億左右。

公司稱,這筆資金於2016-2018年逐漸應用于資訊化建設中,而資訊化建設主要集中在人工智慧與大資料以及無人機等領域,卡位未來市場。

從順豐2017年中報查詢到,上半年順豐的資訊化研發投入共計3.4億元,主要集中在物流無人機、智慧硬體、智慧服務、智慧包裝、智慧雲倉等方面。

順豐與嘉民達成戰略合作,共同合作開發建設倉儲設施

11月13日,順豐速運與嘉民在香港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雙方擬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共同合作開發建設倉儲設施。通過知識共用,雙方將開展在物流倉儲設施方面的合作以確保順豐速運在全球擁有最優質的物流和倉儲設施。

此次合作是基於雙方堅實的合作夥伴關係及對物流需求的深度理解專業。順豐將與嘉民聯合,共同完成開發建設倉儲設施事宜。

順豐速運首席運營官孫小明表示:“隨著全球電商銷量節節攀升,消費者和商家對可靠、全面及快速的物流服務需求同步增加。我們也需要改善業務已應對顯著增長的需求,滿足他們的預期。嘉民已充分證明其有能力為我們在全國各地提供優質的現代化物流設施,而他們的全球網路將成為協助我們拓展國際業務的最佳夥伴。”

其實,這也不是順豐第一次與物流地產商合作了。

早在9月6日,順豐與萬科物流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將在物流倉儲、冷鏈探索、智慧化園區及商業配套等方面尋求戰略合作。

到了9月11日,順豐速運與普洛斯簽訂《戰略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加深物流中轉場、供應鏈倉儲、冷鏈領域及物流設備金融等方面的合作。

但無論與萬科物流合作也好,還是與普洛斯、嘉民合作也好,其實順豐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發展國內外的高標準倉儲,一方面是高標倉儲在整個物流鏈體系中作用明顯,是快遞行業長遠發展的核心資源,另一方面是順豐打造綜合性物流服務商的佈局。

具體來看,現代高標倉儲得益于自身先進和完善的硬體設施,再加上電腦技術、自動識別等新技術的引入,使它能夠在供應鏈管理中充分發揮調配分撥的作用,實現了對整個供應鏈的資訊和資源的整合,為物流規模化提供了可能性,進而大幅提高了物流效益。比如,高標倉儲網路化的佈局有利於縮短運輸半徑,對運輸成本起到明顯降低作用。

京東倉配一體化的模式,通過建設越來越多的倉庫,使貨物離消費者越來越近,導致貨物移動的距離越來越短,所以速度越來越快,成本也越來越低。因此這種模式是一個正向迴圈,規模越大,物流優勢越明顯。

對於順豐來說,道理也是差不多,通過建設高標準倉庫,然後讓商家入駐,完成從本地倉儲到消費者家裡的配送。

第二點是目前國內倉儲基礎設施普遍滯後,高標準倉儲供給仍不足,市場大而且前景不錯。

近年來,電商、大型協力廠商物流公司以及新零售對更高效率的需求,驅動著物流地產中高標倉儲的發展。而我國高標倉儲面積在倉儲總面積中占比僅3%左右,物流設施僅為美國的八分之一。可以預測到,在高標倉儲上,國內還有廣闊的潛在發展空間,未來5年至少保持20%的需求增速。

協力廠商面來看是物流地產作為硬資產是可以是可以增加在資本市場上的估值的。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 END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