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梧州模式”推動者孔建光:單店日均共用200張處方量只是開始……|財智訪談

文:劉雨曦

區域型連鎖想要衝破本地競爭者和外來攻城者的雙面圍剿, 必須鍛造出自身獨特競爭力。

——廣西梧州百姓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 孔建光

孔建光廣西梧州百姓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

鍛造品牌力, 穩坐頭把交椅

由於梧州市未受開店距離限制的政策約束, 隔牆開店現象隨處可見。 據不完全資料統計, 梧州市中心城區目前分佈著約150家藥店, 包括周圍縣市、鄉鎮區域藥店數達300多家。

目前, 本土隊伍中廣西梧州百姓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梧州百姓”)、嘉進、眾康、傑迅擁有較強競爭優勢, 外來梯隊如大參林、老百姓紮根梧州十多年, 已實現當地語系化經營。

截止到2017年11月, 梧州百姓總門店數已達116家(其中15家加盟店), 基本覆蓋梧州市區及周邊鄉鎮, 不光門店數, 其銷售規模也遙遙領先于競爭對手。 歷經17年發展, 梧州百姓已成為梧州市乃至整個桂東地區藥品零售行業領軍企業。

自2000年建立首家藥房, 到2004年成立連鎖公司, 梧州百姓憑藉其統一化管理和規範化經營, 在曾經單體店橫行、粗放式競爭的年代, 快速刮起一陣連鎖風。 在孔建光看來, 起步的四年可謂順風順水, 但隨著2005年老百姓、大參林平價藥房攻入, 猶如在梧州市場的“平靜湖面”上砸入巨石。

“在國家大力引導下, 近幾年梧州市連鎖集中程度不斷提升, 使得單體和小型連鎖逐步被整合至區域龍頭麾下。 加之幾大上市連鎖跨區域發展, 掀起‘腥風血雨’。 本土連鎖若要突破重圍,

必須修煉內功, 打造獨特競爭優勢。 ”孔建光表示, 市場變化之快由不得他不謹慎對待, 順時順勢調整經營管理思路。

回看梧州百姓的品牌力鍛造之路, 有2個特點:敢為人先、逐步滲透。 不管是曾經與當地連鎖統聯合做促銷活動, 大膽改閉櫃為開架銷售, 嘗試多元化品類經營, 亦或如今專注打造專業化藥房, 與醫院共建處方資訊共用平臺, 梧州百姓都走在前列。 觀其成效, 多年維持20%以上增速便是佐證。

獨創“梧州模式”, 掘金處方藥市場

2017年5月23日, 梧州百姓同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啟動了處方資訊共用平臺, 成為首批分羹醫院處方的藥品零售企業。 這意味著以“醫藥分開、處方外流”為名之種終於發芽。 其實, 上海、西安、海口、西寧、柳州等地已先於梧州試點處方外流,

而就目前多地模式開展進程及效果而言, “梧州模式”真正實現了醫院、社保個人帳戶、藥店三方資訊的互聯互通、即時共用, 今後有望成為樣板在全國推廣。

據孔建光介紹, 此共用平臺可直接連接院內HIS系統, 紅十字會醫院醫生根據患者需求開具處方並提交至醫院藥師審核, 審核通過後可直接上傳至“處方資訊共用平臺”, 平臺將處方資訊以短信形式立即推送給患者, 患者便可以憑取藥碼短信或紙制處方, 自主選擇在醫院藥房或共用藥店取藥繳費(藥費和診查費), 而且到達患者手中的取藥單上會清晰標注出配備了其所購藥品的門店, 若某家門店缺貨, 則不會顯示在取藥單上。

目前,梧州百姓文瀾店、嘉進藥房百福堂店、信立康新興店都可憑處方取藥,三家藥房已開放700餘種醫院處方藥品,其品種、規格及藥價與醫院藥品完全一致。毫無疑問,其中藥品配備更齊全者更具競爭優勢。

第一藥店財智走訪梧州百姓文瀾店觀察到,共用平臺藥房雖然設在店內,但是管理和貨物由兩個隊伍分別負責,共用平臺藥房與醫院藥房並無差異,是相對獨立且封閉的空間。梧州百姓共用處方平臺負責人黃柱禎表示:“文瀾店內配備了兩套處方共用平臺系統,平均每天能處理200多張處方,門店輸入患者手機號便可在平臺上查詢到其處方,明確是否要收取診療費後輸入驗證碼即可幫患者完成取藥,從進門到離店整個過程花費不到2分鐘,基本上實現了‘零排隊’。”

從處方資訊共用平臺的運營情況及相關統計資料來看,目前紅十字會醫院已開出2萬余張共用處方,處方取藥率超過90%,占醫院門診處方的11%。未來全市20餘家二級及二級以上醫院與百餘家認證後藥店都會逐漸納入此共用平臺,以形成完整的醫藥資訊共用平臺。“目前我們也在積極與政府、醫院聯動推進,未來若能打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等醫療機構資訊共用共建,一併加入到處方平臺,這塊蛋糕將會更大。”孔建光表示。

專業力升級,滲透慢病藍海

據瞭解,基於門店現擁有會員近30萬,占整個梧州近3/4人口的優勢,梧州百姓決定通過慢病切入提升會員顧客粘性,明年將有“大動作”。

“門店現在針對會員顧客提供了日常體質、血糖、血氧、血壓、心電等檢測,雖然我們的後臺系統儲存了豐富的會員資料,但單獨依靠連鎖自身進行資料分析和挖掘,並對會員顧客實現慢病的針對性服務與跟蹤管理,仍有一定的難度。”孔建光直言。

“從過去‘治病’升級到‘治未病’,是對連鎖藥店專業化提出的更高要求。”孔建光表示,為更好滲透慢病市場,在提升企業員工專業力同時,結合工業廠商資源,供零合力、資源整合才有望改變目前零售終端慢病管理的發展瓶頸。慢病管理不僅限於點上做健康檢測專案,而是針對患病人群、亞健康人群等提供個性化用藥指導和健康方案。

另外,在孔建光看來,不管是當下重點打造的處方共用藥房模式,抑或逐漸滲透的慢病市場,員工專業化都是關鍵所在。因此,梧州百姓定制了獨特的“136”工程,即要求10%的員工達到臨床服務的專業的水準,30%的員工具備專業的醫藥知識,60%的員工具備基礎的藥品產品知識,並按照這個理念,按梯次進行人才的選拔與培訓,逐步完善員工的專業化能力。

◆ ◆ ◆ ◆ ◆

廣告

diyicaizhi@qq.com

目前,梧州百姓文瀾店、嘉進藥房百福堂店、信立康新興店都可憑處方取藥,三家藥房已開放700餘種醫院處方藥品,其品種、規格及藥價與醫院藥品完全一致。毫無疑問,其中藥品配備更齊全者更具競爭優勢。

第一藥店財智走訪梧州百姓文瀾店觀察到,共用平臺藥房雖然設在店內,但是管理和貨物由兩個隊伍分別負責,共用平臺藥房與醫院藥房並無差異,是相對獨立且封閉的空間。梧州百姓共用處方平臺負責人黃柱禎表示:“文瀾店內配備了兩套處方共用平臺系統,平均每天能處理200多張處方,門店輸入患者手機號便可在平臺上查詢到其處方,明確是否要收取診療費後輸入驗證碼即可幫患者完成取藥,從進門到離店整個過程花費不到2分鐘,基本上實現了‘零排隊’。”

從處方資訊共用平臺的運營情況及相關統計資料來看,目前紅十字會醫院已開出2萬余張共用處方,處方取藥率超過90%,占醫院門診處方的11%。未來全市20餘家二級及二級以上醫院與百餘家認證後藥店都會逐漸納入此共用平臺,以形成完整的醫藥資訊共用平臺。“目前我們也在積極與政府、醫院聯動推進,未來若能打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等醫療機構資訊共用共建,一併加入到處方平臺,這塊蛋糕將會更大。”孔建光表示。

專業力升級,滲透慢病藍海

據瞭解,基於門店現擁有會員近30萬,占整個梧州近3/4人口的優勢,梧州百姓決定通過慢病切入提升會員顧客粘性,明年將有“大動作”。

“門店現在針對會員顧客提供了日常體質、血糖、血氧、血壓、心電等檢測,雖然我們的後臺系統儲存了豐富的會員資料,但單獨依靠連鎖自身進行資料分析和挖掘,並對會員顧客實現慢病的針對性服務與跟蹤管理,仍有一定的難度。”孔建光直言。

“從過去‘治病’升級到‘治未病’,是對連鎖藥店專業化提出的更高要求。”孔建光表示,為更好滲透慢病市場,在提升企業員工專業力同時,結合工業廠商資源,供零合力、資源整合才有望改變目前零售終端慢病管理的發展瓶頸。慢病管理不僅限於點上做健康檢測專案,而是針對患病人群、亞健康人群等提供個性化用藥指導和健康方案。

另外,在孔建光看來,不管是當下重點打造的處方共用藥房模式,抑或逐漸滲透的慢病市場,員工專業化都是關鍵所在。因此,梧州百姓定制了獨特的“136”工程,即要求10%的員工達到臨床服務的專業的水準,30%的員工具備專業的醫藥知識,60%的員工具備基礎的藥品產品知識,並按照這個理念,按梯次進行人才的選拔與培訓,逐步完善員工的專業化能力。

◆ ◆ ◆ ◆ ◆

廣告

diyicaizhi@qq.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