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但斌:如果我有錢,A股有5家公司流通股全買光!附價值投資名單

但斌與一群高淨值投資客聊了半天, 概括起來就一句:“如果我有錢, A股有五家公司流通股買光!”(名單附後)

從500元、到600元, 再到700元, 貴州茅臺(600519)短短2個月, 輕鬆完成三級跳, 最新市值已到8670億元;中國平安(601318)也不遜色, 股價站上了75元的歷史新高, 市值達到1.37萬億;騰訊控股(00700)完全不受東家減持帶來負面的影響, 上周更是突破了400大關, 3.83萬億市值。

以茅臺、騰訊、中國平安等代表的強勢藍籌股, 貴不貴?有沒有泡沫?

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但斌覺得很便宜, 他還要“幹一票”。 11月19日, 但斌現身西子湖畔, 參加钜派投資集團在杭州舉行的運河財富小鎮高峰論壇。

高淨值投資人, 自然不願錯過這次機會, 近千平方米的會場座無虛席。 與此同時, e公司還在現場發現, 從中午現身酒店, 到會議結束後的晚宴, 但斌頗受投資者擁簇, 部分高端客戶甚至要求進一步私聊。

如果有錢買光五股流通盤

從2007年初300元的茅臺, 到上周創下719.96元歷史新高。 不到一年, 茅臺輕鬆越過了400元、500元、600元、700元四個整數關口。 若問茅臺是否有泡沫, 段子手會調侃, “茅臺屬於醬香型白酒, 沒有泡沫, 有泡沫的那叫啤酒。 ”

說到茅臺, 可能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但斌:不光看好茅臺的股票, 還喜歡茅臺的酒。

在這次高峰論壇上, 但斌面對近千名高淨值投資人, 回憶起一段自己的親身經歷:2017年初, 但斌與平安投資的幾位高管吃飯, 他對其中一位掌握巨量資金的經理說, 如果我是你的話, 我要買一千億元的茅臺。 當時我還說了, 如果當時那個價位買了, 5年大概能賺50%, 多的話有一倍以上。 5年50%不算多, 但大錢賺大錢, 尋找的是確定性投資機會。

“前幾天, 他們幾個人又請我吃飯, 開口就說, 但斌你看得太對了、太准了。 我又說, 如果我是你的話, 現在還可以買。 假如我是你的話, 我會把茅臺的流通股買光, 把五糧液的流通股買光, 美的、格力、伊利的流通股, 全部買光。 ”

眾所周知, 貴州茅臺、五糧液、美的集團、格力電器及伊利股份,

均為大盤藍籌, 且基金重倉。 今年以來, 不斷大盤如何折騰、調整, 五家公司走勢如虹, 並均於近期均創下歷史新高。 其中, 貴州茅臺在11月16日創下了719.96元歷史新高後, 公司自發公告, 主動提示風險。

與此同時, 媒體也對瘋狂的茅臺發出警示。 11月16日, 新華社甚至刊發《理性看待茅臺的股價》文章, 向投資者提示風險。 對此, 但斌稱, “反正從400元到700元, 茅臺被黑從來沒有停過, 以後到1000元, 還是會有人黑。 ”

但斌稱, 如果論漲幅, 茅臺每一天都不是最優的選擇, 因為每天都有比茅臺漲得多股票;每個階段, 茅臺也不是最優的選擇。 資本市場追逐熱點, 雄安, 5G……但是, 拉長來看, 茅臺的表現是最優的。 很多東西拉長了看, 是不一樣, 但對於投資者來說, 是非常難的選擇。

系統闡述看好茅臺原因

從2004年首次買入貴州茅臺至今, 但斌對茅臺的情節早已成了市場公開的秘密。 為何對茅臺如此執著?為何700元高位還堅決看好?在這次論壇上, 但斌闡述了自己當下的投資邏輯。

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 個人覺得,未來的十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會是中華民族最好的時間,全社會有一個突破性的進展。這讓我想起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大腳印,中國正邁著巨大的腳步,一步步往前走。中華民族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離真正崛起這麼近。我們的股市大背景也一樣,未來十年,一定會有非常好的表現。

投資茅臺這麼多年,我一直認為茅臺是以中產階級消費。在公款消費為零的情況下,茅臺現在一瓶難求。茅臺之所以供不應求,實際上是中產階級效果,真正崛起的真理,是中國富裕了,中國老百姓更有錢了!

今年,實際上還有很多股票比茅臺好。比方說涪陵榨菜(002507),現在大家一兩塊的榨菜不會買,反而是5塊的涪陵脆皮榨菜賣得好;還有海天醬油,如今大家買醬油認品牌,寧願多花幾塊錢,買最好的。伊利也是如此,大家都知道優酪乳好喝。

具體到企業,為什麼看好茅臺?

1、文化很難改變,只要中國白酒文化沒有變,茅臺就像液體黃金一樣。水和糧食釀造,毛利率90%-92%,淨利率50%。大家都知道這個很賺錢,很難仿造。如果仿造還要冒牢獄之災。

茅臺就是一家液體金山,金山還有被挖空的一天,但茅臺只要赤水河流淌,當地糯米高粱還在生長,白酒文化沒有變化,它就會持續一千年。茅臺在歷史上只有兩次市值比庫存價值低的,一次是2003、04年的時候,庫存酒的價值200億,市值112億;另一次2012年、2013年的白酒危機的時候。

2、一個好的企業,需要好的領導,需要不斷挖掘。今年以來,茅臺的生肖酒太成功了。年初的時候,我跟他們領導說你們的酒能不能出個“春”“夏”“秋”“冬”,他們領導說我們要出茅臺“百家姓”酒。酒沒變,但價格要比普通的飛天茅臺賣得高。其實只是換了一個包裝,淨利馬上提升了。

但斌稱,茅臺從長遠來看,是一個非常值錢的公司。從短期來看,茅臺今年銷量大概賣2.68萬噸,如果它未來的產能提高到8萬噸/年,還有大概2倍空間。現在出廠價是819元/瓶,假如到1650元/瓶,還有1倍;今年前三季度,茅臺淨利潤是199.83億元,如果今年茅臺淨利潤為250億,按照假設,擴產和提價後的淨利潤就是1500億元。現在茅臺市值是8000多億;這樣一算,也就幾倍的市盈率,是不是太便宜了!

前幾天還大手筆買入騰訊

如果你跟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長關係好,除了內幕交易,還能不能夠賺到錢?但斌的回答是不一定,騰訊就給大家上了一堂金融課。

為什麼?但斌用了多則實例來論證:

(1)馬化騰的爸爸跟馬化騰關係,夠親了吧!據說騰訊上市之後,馬化騰的爸爸就把騰訊賣掉了;

(2)我還有一個朋友,原來他買了很多騰訊,他老婆和馬化騰的老婆是閨蜜,馬化騰老婆一見到她就說騰訊怎麼不好,所以他8000萬股很早就賣掉了;

(3)2006年的4月份左右,我在一個朋友帳戶裡面12元左右買了70%的騰訊,買完了騰訊之後,我朋友去找當時騰訊的COO問他騰訊怎麼樣,COO說沒大戲,當時我們買的時候,他們COO正在拋售;

(4)2008年6月至今,馬化騰也多次出售自家股票。

如今回顧,有些減持、拋售,或許短期來說做對了,但拉長了來看,每一次都錯了。11月騰訊控股已經站上了400元,公司市值達到3.83萬億,可謂富可敵國。但斌說,“我們投資比的是什麼?比誰看的遠,看的准,你一定要站的比馬化騰看得還遠。”

但斌說,“前幾天,我的一個客戶給了一筆n萬美金的資金,我一點都沒有猶豫,就買進去了騰訊。騰訊在2014年一拆五,相當於說,我從12港幣/股開始,一直買到2000港幣/股。”

談到騰訊,但斌還扯出自己的一段憾事:實際上,我在2001年的時候,就大概率認為互聯網行業未來會成為一個主流的行業,所以我動員朋友拿了100萬美金去買三個公司,搜狐、網易、新浪,只要賭對一家公司,我們就贏了。我們的錢打到了美林證券,美林證券的客戶經理告誡我的朋友千萬別買這三個公司,這三個公司會破產。我那個客戶一聽,害怕就沒買那三個公司。但是,段永平先生買了200萬美金,賺了200倍,4億美金。這很多了吧?但他也很遺憾,如果不賣,現在就變成52億美金了。

在但斌眼裡,400港幣/股的騰訊依舊便宜。他說,“我們團隊有一個經理來自騰訊,從他的分析來看,騰訊每一個細分領域,拆分來看都是非常優秀的。像茅臺一樣,是一家非常便宜的公司。”

他舉例稱,去年的支付寶流水,據說是8.8萬億元。過去,吃飯刷信用卡,現在刷微信。這其中,百分之一給銀聯。但是現在,都在刷微信。沒刷一次微信支付,是千分之六手續費,其中千分之一是商家、千分之五是騰訊的。你想想,如果經過微信刷單的流水是10萬億元,就意味著500億是騰訊的,如果是30萬億,那就是1500億元。現在,騰訊只是為了推廣等因素沒有體現出來,如果不推廣,就是1500億元利潤,給20倍市盈率,微信支付就值3萬億元。這還不包括廣告、遊戲等其他細分領域。所以騰訊以後會大得像一個國家一樣。

看好消費互聯網等行業

雖說但斌看好資本市場,並堅信會有一個非常光明的未來。但是在當下,他也提示投資者要注意供給量增加。

上述所言的供給量增加,即A股發行速度的增加。WIND統計顯示,截至目前,今年A股IPO企業數量為405家,募集資金2060億元;而2016年為227家,募集資金為1496億元。排隊方面,截至11月19日,總計500家,主機板228家,中小板67家,創業板205家。

在但斌看來,隨著股市供求結構的變化,A股港股化的現象越來越明顯,譬如,成交量兩級分化,很多中小股票也將陷入流動性匱乏的窘境,這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公司會被忽略。與此同時,隨著發行數量的增加,市場估值也在整體下移。

當然,上述A股的特徵,也是綜合因素影響所致。譬如2014年啟動的滬港通,以及後來深港通也來了,及MSCI,這些重要事項,都對當前的A股帶來了影響。

但斌認為,2018年的A股,依舊是估值修復的一年。2018年6月,中國真正納入MSCI指數,這就意味著A股加入全球化以後,真正與國際慣例接軌。從臺灣、韓國兩地先例來看,它們的市場進入全球化以後,一般藍籌股行情有3-5年。目前,A股市值全球第二,它持續的時間會更長,10年甚至更長。

“如果現在看A股估值,從供給量來看,大多數股票估值,還有一個下移過程”。但斌稱,不過好處是,一些藍籌股還很便宜,比方說茅臺、中國平安、騰訊等,還非常的便宜。當明年6月中國正式納入MSCI指數以後,中國藍籌股還會有很好的表現。

現在,A股猶如大象跳舞,部分大盤藍籌迭創新高,但不得不提的是,A股市場也熱衷風格切換,從藍籌到小盤,再到次新股,各領風騷三兩月。然而這一次,但斌認為風格切換的概率很小。他說,“創業板市盈率估計會跌倒20倍以下,茅臺能跌倒8.8,憑什麼創業板不可以跌倒20倍以下?”

但斌稱,2017-2018年,大藍籌還會有一個修復估值的過程。看好消費、互聯網、高端製造、雲計算、人工智慧、大資料、無人駕駛。以雲計算為例,從這個角度去考慮,在美國的話,我會買亞馬遜,會買微軟,會買穀歌,我在中國的話會買騰訊、阿裡巴巴。

(文章轉自:證券時報)

個人覺得,未來的十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會是中華民族最好的時間,全社會有一個突破性的進展。這讓我想起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大腳印,中國正邁著巨大的腳步,一步步往前走。中華民族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離真正崛起這麼近。我們的股市大背景也一樣,未來十年,一定會有非常好的表現。

投資茅臺這麼多年,我一直認為茅臺是以中產階級消費。在公款消費為零的情況下,茅臺現在一瓶難求。茅臺之所以供不應求,實際上是中產階級效果,真正崛起的真理,是中國富裕了,中國老百姓更有錢了!

今年,實際上還有很多股票比茅臺好。比方說涪陵榨菜(002507),現在大家一兩塊的榨菜不會買,反而是5塊的涪陵脆皮榨菜賣得好;還有海天醬油,如今大家買醬油認品牌,寧願多花幾塊錢,買最好的。伊利也是如此,大家都知道優酪乳好喝。

具體到企業,為什麼看好茅臺?

1、文化很難改變,只要中國白酒文化沒有變,茅臺就像液體黃金一樣。水和糧食釀造,毛利率90%-92%,淨利率50%。大家都知道這個很賺錢,很難仿造。如果仿造還要冒牢獄之災。

茅臺就是一家液體金山,金山還有被挖空的一天,但茅臺只要赤水河流淌,當地糯米高粱還在生長,白酒文化沒有變化,它就會持續一千年。茅臺在歷史上只有兩次市值比庫存價值低的,一次是2003、04年的時候,庫存酒的價值200億,市值112億;另一次2012年、2013年的白酒危機的時候。

2、一個好的企業,需要好的領導,需要不斷挖掘。今年以來,茅臺的生肖酒太成功了。年初的時候,我跟他們領導說你們的酒能不能出個“春”“夏”“秋”“冬”,他們領導說我們要出茅臺“百家姓”酒。酒沒變,但價格要比普通的飛天茅臺賣得高。其實只是換了一個包裝,淨利馬上提升了。

但斌稱,茅臺從長遠來看,是一個非常值錢的公司。從短期來看,茅臺今年銷量大概賣2.68萬噸,如果它未來的產能提高到8萬噸/年,還有大概2倍空間。現在出廠價是819元/瓶,假如到1650元/瓶,還有1倍;今年前三季度,茅臺淨利潤是199.83億元,如果今年茅臺淨利潤為250億,按照假設,擴產和提價後的淨利潤就是1500億元。現在茅臺市值是8000多億;這樣一算,也就幾倍的市盈率,是不是太便宜了!

前幾天還大手筆買入騰訊

如果你跟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長關係好,除了內幕交易,還能不能夠賺到錢?但斌的回答是不一定,騰訊就給大家上了一堂金融課。

為什麼?但斌用了多則實例來論證:

(1)馬化騰的爸爸跟馬化騰關係,夠親了吧!據說騰訊上市之後,馬化騰的爸爸就把騰訊賣掉了;

(2)我還有一個朋友,原來他買了很多騰訊,他老婆和馬化騰的老婆是閨蜜,馬化騰老婆一見到她就說騰訊怎麼不好,所以他8000萬股很早就賣掉了;

(3)2006年的4月份左右,我在一個朋友帳戶裡面12元左右買了70%的騰訊,買完了騰訊之後,我朋友去找當時騰訊的COO問他騰訊怎麼樣,COO說沒大戲,當時我們買的時候,他們COO正在拋售;

(4)2008年6月至今,馬化騰也多次出售自家股票。

如今回顧,有些減持、拋售,或許短期來說做對了,但拉長了來看,每一次都錯了。11月騰訊控股已經站上了400元,公司市值達到3.83萬億,可謂富可敵國。但斌說,“我們投資比的是什麼?比誰看的遠,看的准,你一定要站的比馬化騰看得還遠。”

但斌說,“前幾天,我的一個客戶給了一筆n萬美金的資金,我一點都沒有猶豫,就買進去了騰訊。騰訊在2014年一拆五,相當於說,我從12港幣/股開始,一直買到2000港幣/股。”

談到騰訊,但斌還扯出自己的一段憾事:實際上,我在2001年的時候,就大概率認為互聯網行業未來會成為一個主流的行業,所以我動員朋友拿了100萬美金去買三個公司,搜狐、網易、新浪,只要賭對一家公司,我們就贏了。我們的錢打到了美林證券,美林證券的客戶經理告誡我的朋友千萬別買這三個公司,這三個公司會破產。我那個客戶一聽,害怕就沒買那三個公司。但是,段永平先生買了200萬美金,賺了200倍,4億美金。這很多了吧?但他也很遺憾,如果不賣,現在就變成52億美金了。

在但斌眼裡,400港幣/股的騰訊依舊便宜。他說,“我們團隊有一個經理來自騰訊,從他的分析來看,騰訊每一個細分領域,拆分來看都是非常優秀的。像茅臺一樣,是一家非常便宜的公司。”

他舉例稱,去年的支付寶流水,據說是8.8萬億元。過去,吃飯刷信用卡,現在刷微信。這其中,百分之一給銀聯。但是現在,都在刷微信。沒刷一次微信支付,是千分之六手續費,其中千分之一是商家、千分之五是騰訊的。你想想,如果經過微信刷單的流水是10萬億元,就意味著500億是騰訊的,如果是30萬億,那就是1500億元。現在,騰訊只是為了推廣等因素沒有體現出來,如果不推廣,就是1500億元利潤,給20倍市盈率,微信支付就值3萬億元。這還不包括廣告、遊戲等其他細分領域。所以騰訊以後會大得像一個國家一樣。

看好消費互聯網等行業

雖說但斌看好資本市場,並堅信會有一個非常光明的未來。但是在當下,他也提示投資者要注意供給量增加。

上述所言的供給量增加,即A股發行速度的增加。WIND統計顯示,截至目前,今年A股IPO企業數量為405家,募集資金2060億元;而2016年為227家,募集資金為1496億元。排隊方面,截至11月19日,總計500家,主機板228家,中小板67家,創業板205家。

在但斌看來,隨著股市供求結構的變化,A股港股化的現象越來越明顯,譬如,成交量兩級分化,很多中小股票也將陷入流動性匱乏的窘境,這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公司會被忽略。與此同時,隨著發行數量的增加,市場估值也在整體下移。

當然,上述A股的特徵,也是綜合因素影響所致。譬如2014年啟動的滬港通,以及後來深港通也來了,及MSCI,這些重要事項,都對當前的A股帶來了影響。

但斌認為,2018年的A股,依舊是估值修復的一年。2018年6月,中國真正納入MSCI指數,這就意味著A股加入全球化以後,真正與國際慣例接軌。從臺灣、韓國兩地先例來看,它們的市場進入全球化以後,一般藍籌股行情有3-5年。目前,A股市值全球第二,它持續的時間會更長,10年甚至更長。

“如果現在看A股估值,從供給量來看,大多數股票估值,還有一個下移過程”。但斌稱,不過好處是,一些藍籌股還很便宜,比方說茅臺、中國平安、騰訊等,還非常的便宜。當明年6月中國正式納入MSCI指數以後,中國藍籌股還會有很好的表現。

現在,A股猶如大象跳舞,部分大盤藍籌迭創新高,但不得不提的是,A股市場也熱衷風格切換,從藍籌到小盤,再到次新股,各領風騷三兩月。然而這一次,但斌認為風格切換的概率很小。他說,“創業板市盈率估計會跌倒20倍以下,茅臺能跌倒8.8,憑什麼創業板不可以跌倒20倍以下?”

但斌稱,2017-2018年,大藍籌還會有一個修復估值的過程。看好消費、互聯網、高端製造、雲計算、人工智慧、大資料、無人駕駛。以雲計算為例,從這個角度去考慮,在美國的話,我會買亞馬遜,會買微軟,會買穀歌,我在中國的話會買騰訊、阿裡巴巴。

(文章轉自:證券時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