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毛主席心中掛帥朝鮮的不二人選最初是誰?

核心提示:8月下旬, 朝鮮人民軍向南的攻勢減弱了, 朝鮮戰場上呈現僵持局面, 戰局發生逆轉的可能性增大了。 在這種情況下, 毛澤東預見到, 中國不出兵朝鮮, 已經不可能。 他和周恩來開始物色新的東北邊防軍統帥人選。 很自然地, 想到了林彪。

毛澤東與林彪 資料圖

本文摘自:鳳凰歷史, 作者:一點資訊·非常歷史, 原題:林彪如何對待當年抗美援朝的?

中央曾一度屬意林彪

毛澤東從來就沒有放鬆對國家安全問題的警惕性。 當年, 他每天一起床, 首先要看的, 就是朝鮮戰事的檔和東北邊防軍情況的檔。 此時林彪對這方面情況也十分重視。 在中央的統一領導和精心安排下, 東北邊防軍的部隊建設、武器補充、物資籌措等準備工作一直在緊張進行, 應該調動的部隊也開赴東北, 但由於主帥沒有定下來, 東北邊防軍的領導班子一直沒有成立。 8月下旬,

朝鮮人民軍向南的攻勢減弱了, 朝鮮戰場上呈現僵持局面, 戰局發生逆轉的可能性增大了。 在這種情況下, 毛澤東預見到, 中國不出兵朝鮮, 已經不可能。 他和周恩來開始物色新的東北邊防軍統帥人選。 很自然地, 想到了林彪。

為什麼會想到林彪?因為林彪是第四野戰軍司令員, 時任中南局第一書記、中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南軍政委員會主席。 組建東北邊防軍時抽調的大多是原四野的部隊, 他本人也參與了東北邊防軍的組建工作, 由他指揮作戰比較順當。 更重要的原因是——毛澤東和周恩來都認為, 林彪在軍事上是有才幹的。 長期革命戰爭的考驗證明林彪很會打仗, 而且, 在解放戰爭中, 林彪又以善於打硬仗、大仗而聞名。

軍隊中當時就對林彪有“三大戰役有其二”(指林彪參加指揮了遼沈、平津兩大戰役), “渡江戰役有其半”(指林彪在渡江戰役中指揮了西線軍隊過江)之說。

同時, 林彪很受毛澤東的賞識, 毛對林有過這樣的評價:林彪打仗又狠又刁。 毛澤東和周恩來的另一個考慮是:出兵朝鮮肯定要與朝鮮領導人和蘇聯軍事顧問配合行動, 林彪在東北期間, 曾和朝鮮党領導人共同作戰, 朝鮮人民軍的許多高級將領曾是林彪的部下。 林彪在蘇聯治病期間, 與蘇軍的高級將領關係很好。 毛、周還有第三個考慮:抗美援朝, 必定要在冬季作戰。 林彪在東北時, 有指揮大部隊冬季作戰的經驗。 這樣反復斟酌, 林彪當屬不二人選。

毛澤東就擬派林彪赴朝指揮作戰一事,

曾與中央書記處的幾名書記談起, 大家也都贊成, 中央亦曾在一定範圍內醞釀過。 毛澤東與周恩來商議後, 有意識地讓林彪多接觸一些關於東北邊防軍出國作戰的準備情況, 以及來自朝鮮戰場的資訊。 其他中央領導, 如軍委副主席彭德懷、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國家副主席高崗、政務院財經委員會副主任薄一波等人都知道此事。 但中央沒有正式討論過這件事, 也沒有為此作出過正式決定, 自然, 也沒有與林彪正式談過這件事。

9月15日, 美軍在仁川登陸, 朝鮮人民軍陷入被動局面, 美軍趁機加速向朝鮮北方推進。 毛澤東認識到入朝的迫切性, 並指示東北邊防軍加快出兵朝鮮的步伐。 同時, 毛澤東也不能不考慮最後確定主帥人選了。

但毛顯然已考慮到林彪的身體情況, 他並沒有直接向林彪下令讓他率兵赴朝作戰, 而是先就出兵朝鮮問題, 徵求林彪的意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