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老子《道德經》:哲學與現代管理智慧~讀完受益匪淺!

老子哲學對改善現代管理具有深刻的智慧啟迪。 在無為與自然的關係中, 老子把無為視為實現自然理想的道路、方法, 把自然視為無為方式所要達到的目標或理想境界。

老子依據道德本體論形成了“無為——自然”理念, 然後又將其推演、貫徹於人類社會, 作為人類社會中效法道的典範的聖人來看, 聖人通過無為、好靜、無事、無欲等方式、方法取得了民眾自化、自正、自富、自樸的效果。

老子揭示的道的根本法則是“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其目的則是“無不為”、“民自化”。 老子無為思想作為一種管理方法論, 就是要求管理者在思想觀念上持無執態度。 這種無執態度絕非無所用心, 懶惰懈怠, 消極等待, 而是要管理者防止不顧客觀實際、單憑主觀意志想問題辦事情的虛妄態度。

在老子看來, 矛盾法則及其各種反理現象昭示, 主觀意志越是強執於某種事情越難成功,

主觀上淡然待之反易成功。 要順應人的自然本性, 保障人類自然存在、自由生活的權利, 使國家社會和諧有序。

在老子看來, 道為國之本, 失道必亡國, 持道則能久。 在《道德經》六十章要求人君“以道蒞天下”。 堅持以道治國, 能使萬物自然而然地向其歸化。 老子深信, 匡世治國必須走正道, 用正法。 他在八章要求“正善治”。 在五十七章要求“以正治國”。 所謂“正”, 就是遵循正道, 順從民意。 大公無私, 端方正直治理國家。

清靜之治, 即無為之治, 老子主張以靜處事。 在十六章中說:“歸根曰靜”。 他注意到清靜優於躁動, 這個靜不是不動, 而是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不是人為的, 自然是大道, 是萬事萬物的總根源。 就是要按照社會發展規律和自然規律來管理國家和社會各項事務。

在二十六章雲:“重為輕根, 靜為躁君……輕則失根, 躁則失君。 ”“輕”和“躁”是指事物的具體形態和世俗的常見的心態。 “重”就是大道為重, “靜”就是大道本身之性。 在四十五章認為“躁勝寒, 靜勝熱, 清靜為天下正”的觀點。 “躁”是動的意思,

“寒”是消滅的意思。 大道是清靜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

在六十一章認為“牝常以靜勝牡, 以靜為天下”。 “牝”是雌性動物為靜。 “牡”是雄性動物為動。 在他看來, 管理事務宜靜不宜躁。 大國常以靜、以柔、以下, 來處理邦交關係。

在六十章說, “治大國若烹小鮮”。 治理一個大國猶如烹飪一條小魚一樣,

務必慎之又慎, 掌握好火候, 不可輕舉妄動, 而要一心一意。 聖人無為, 使人各安其自然。 可見, 無為之治乃自然之治。

在老子看來, 自然之治是最高。 老子在五十七章引述聖人治世心得雲:“我無為而民自化, 我好靜而民自正, 我無事而民自富, 我無欲而民自樸”。 “自化”即自然順化;“自正”即自然端正;“自富”即自然富足;“自朴”即自然淳樸。

鳥不教而自在空中飛;獸不馴而自在山上跑;魚不學而自在水中游;人自然父慈子孝, 君正臣忠。 在三十七章指出:“道常無為, 而無不為。 侯王若能守, 萬物化。 ……不欲以靜, 天下將自定。 ”沒有任何思欲和情妄, 至為清靜、純粹。 它是自然的, 能調理一切紛亂。 能持守這一體性, 身自修, 天下自然太平。

在六十六章說:“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老子之所以極力倡揚無為之治,根本目的是為了民眾能夠自然而然地生活。

所以,在六十四章告誡統治者:“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人若無私無為,內充道德,外之以柔弱謙恭,必得人欽崇而尊之。

不爭之治。在傳統政治觀念中,功名利祿皆由爭鬥而得。在老子看來,這是很不明智的觀念和做法,爭鬥必然有勝有敗,老子在六十八章提出“不爭之德”。對人要虛懷若谷,謙虛處下,要有道德胸懷。這就是善於用人的力量所在,就是征服人心的特殊人格。

他在二十二章雲:“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裡的“一”就是“道”,古人雲:“得其一,萬事畢。”

守住這個道,萬事萬物、社會人事都不離道,把握了大道、自然,即可充當天下萬民之楷模。不自以為是,從道的觀點看待事物,才能看得明白。不誇耀自己,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不驕傲自滿,才會有新的突破和長進。老子無為無不為的原則,表現在處世之道上,就是無爭。

關於聖人的不爭之德,在八十一章明確提出:“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不爭是人類社會某種約束、和諧、統一、安定的要素。聖人之道,為萬物造福而不求報,為天下奉獻而不索取。在八章以水為喻,說明不爭合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夫唯不爭,故無尤。”

至高無上的善,像水一樣滋潤萬物,世間萬事萬物,都離不開水,沒有水就沒有人的生命。卑下低窪的地方,是人們最不願處之地,唯獨水性向下。水性滋潤萬物而不居功,助萬物之生長。七章說:“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在老子看來,不爭方能平靜、自然、和諧、淳樸。

柔弱之治。老子認為,柔弱是人對道的無為方式的效法、運用。在三十六章強調說:“柔弱勝剛強。”柔弱是立世之本,剛強是惹禍之胎。狂風吹不斷柳絲,齒落而舌長存。笫五十二章又雲:“見小曰明,守柔曰強。”任何事物都是由小至大,由微小而著發展而成的。只有持守柔弱的人,才真正是最剛強者。

所以老子在七十六章斷言:“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堅強處下,柔弱處上。”堅強的事物屬於死亡的一類;柔弱的事物屬於生存的一類。因此,如果用兵逞強於天下,就必然會遭到正義力量的奮勇還擊而滅亡;如果樹木強壯高大了,就遲早會被砍伐而折斷。

凡是強大的事物,總是處於下降衰弱的趨勢;凡是柔弱的事物,總是處於上升發展的趨勢。在七十八章又提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水是柔弱的,處下,隨遇而安,老子要我們以水為師,滴水石穿。

在六十七章指出:“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老子認為,“慈”為勇之途,“儉”為廣之源,“後”為先之法。

在六十六章告訴人們:“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老子經常以水喻道,水就是道,處下就是道。像水一樣甘心處下,尊重民意。江海甘心處於百穀之下,才能容納百谷之水。主動處於萬民之下,才能成為百姓的首領,才能穩固而永久。

在六十一章指出:“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所以,大國以處下的姿態對待小國,就可以取信於小國;小國以處下的姿態對待大國,就可以取容於大國。

所以,或處下以取信,或處下而取容。大國處下不過是希望取信於小國,小國處下不過是希望取容於大國。這樣,大國小國都可以各自達到自己想達到的目的,其中大國更應該處下。

老子認為,人君貴柔守弱、居後處下,就要勇於為國恥世患承擔責任,以賤為本,以下為基,棄榮守辱。

在二十八章指出:“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穀。”老子在六十八章指出:“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配天,古之極。”

這裡,善為士者、善戰者、善勝者、善用人者,都是指得道之人。得道的人不用武力征服人,不憑與敵人交鋒而得勝利。得道的人,依道行事,以無為治天下,不用武力征服天下。得道的人,不發怒,不感情用事。得道的人,順大道,得民心,有正義,愛百姓,不同敵人正面交鋒,就自然而然取得勝利,這就叫做“不與”。為道的人,主動處柔,處順,處下,以得到多數人的信仰、信任和擁戴。這叫做“善用人者為天下”。

為道的人,順于大道,對人虛懷若谷,對人謙虛處下,這就是“不與人爭”的道德胸懷。這就是善於用人的力量所在。這就是征服人心的特殊人格。這樣做,就是同于大道,就是最大、最久、最好的治國之道。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

以上這些淺論,可歸納為“虛無、自然、樸素、恬淡、平易、清靜、無為、柔弱、不爭”,內裡深蘊著中國道教博大的治世處世、成人成事的精深的哲學智慧。思之、悟之,法自然而行之,于現實事務之管理,為人處事之成就,善真大焉!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網路,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經檢索無法確定原創者,故未標明作者。我們轉載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繫小編更正。

在六十六章說:“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老子之所以極力倡揚無為之治,根本目的是為了民眾能夠自然而然地生活。

所以,在六十四章告誡統治者:“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人若無私無為,內充道德,外之以柔弱謙恭,必得人欽崇而尊之。

不爭之治。在傳統政治觀念中,功名利祿皆由爭鬥而得。在老子看來,這是很不明智的觀念和做法,爭鬥必然有勝有敗,老子在六十八章提出“不爭之德”。對人要虛懷若谷,謙虛處下,要有道德胸懷。這就是善於用人的力量所在,就是征服人心的特殊人格。

他在二十二章雲:“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裡的“一”就是“道”,古人雲:“得其一,萬事畢。”

守住這個道,萬事萬物、社會人事都不離道,把握了大道、自然,即可充當天下萬民之楷模。不自以為是,從道的觀點看待事物,才能看得明白。不誇耀自己,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不驕傲自滿,才會有新的突破和長進。老子無為無不為的原則,表現在處世之道上,就是無爭。

關於聖人的不爭之德,在八十一章明確提出:“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不爭是人類社會某種約束、和諧、統一、安定的要素。聖人之道,為萬物造福而不求報,為天下奉獻而不索取。在八章以水為喻,說明不爭合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夫唯不爭,故無尤。”

至高無上的善,像水一樣滋潤萬物,世間萬事萬物,都離不開水,沒有水就沒有人的生命。卑下低窪的地方,是人們最不願處之地,唯獨水性向下。水性滋潤萬物而不居功,助萬物之生長。七章說:“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在老子看來,不爭方能平靜、自然、和諧、淳樸。

柔弱之治。老子認為,柔弱是人對道的無為方式的效法、運用。在三十六章強調說:“柔弱勝剛強。”柔弱是立世之本,剛強是惹禍之胎。狂風吹不斷柳絲,齒落而舌長存。笫五十二章又雲:“見小曰明,守柔曰強。”任何事物都是由小至大,由微小而著發展而成的。只有持守柔弱的人,才真正是最剛強者。

所以老子在七十六章斷言:“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堅強處下,柔弱處上。”堅強的事物屬於死亡的一類;柔弱的事物屬於生存的一類。因此,如果用兵逞強於天下,就必然會遭到正義力量的奮勇還擊而滅亡;如果樹木強壯高大了,就遲早會被砍伐而折斷。

凡是強大的事物,總是處於下降衰弱的趨勢;凡是柔弱的事物,總是處於上升發展的趨勢。在七十八章又提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水是柔弱的,處下,隨遇而安,老子要我們以水為師,滴水石穿。

在六十七章指出:“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老子認為,“慈”為勇之途,“儉”為廣之源,“後”為先之法。

在六十六章告訴人們:“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老子經常以水喻道,水就是道,處下就是道。像水一樣甘心處下,尊重民意。江海甘心處於百穀之下,才能容納百谷之水。主動處於萬民之下,才能成為百姓的首領,才能穩固而永久。

在六十一章指出:“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所以,大國以處下的姿態對待小國,就可以取信於小國;小國以處下的姿態對待大國,就可以取容於大國。

所以,或處下以取信,或處下而取容。大國處下不過是希望取信於小國,小國處下不過是希望取容於大國。這樣,大國小國都可以各自達到自己想達到的目的,其中大國更應該處下。

老子認為,人君貴柔守弱、居後處下,就要勇於為國恥世患承擔責任,以賤為本,以下為基,棄榮守辱。

在二十八章指出:“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穀。”老子在六十八章指出:“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配天,古之極。”

這裡,善為士者、善戰者、善勝者、善用人者,都是指得道之人。得道的人不用武力征服人,不憑與敵人交鋒而得勝利。得道的人,依道行事,以無為治天下,不用武力征服天下。得道的人,不發怒,不感情用事。得道的人,順大道,得民心,有正義,愛百姓,不同敵人正面交鋒,就自然而然取得勝利,這就叫做“不與”。為道的人,主動處柔,處順,處下,以得到多數人的信仰、信任和擁戴。這叫做“善用人者為天下”。

為道的人,順于大道,對人虛懷若谷,對人謙虛處下,這就是“不與人爭”的道德胸懷。這就是善於用人的力量所在。這就是征服人心的特殊人格。這樣做,就是同于大道,就是最大、最久、最好的治國之道。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

以上這些淺論,可歸納為“虛無、自然、樸素、恬淡、平易、清靜、無為、柔弱、不爭”,內裡深蘊著中國道教博大的治世處世、成人成事的精深的哲學智慧。思之、悟之,法自然而行之,于現實事務之管理,為人處事之成就,善真大焉!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網路,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經檢索無法確定原創者,故未標明作者。我們轉載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繫小編更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