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揭秘紫光收購邏輯……

來源:紫光集團

一般從純粹的財務角度來看, 大家都知道收購是花錢的生意, 而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一系列“買買買”的收購, 卻做成了賺錢的生意。 他是不是在玩資本?這背後的秘訣是什麼?

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說“大家都說如果純粹從財務角度來看, 收購是花錢的生意, 而我做成了賺錢的生意。 因為我們選擇好的標底, 以及收購後對業務的整合, 從而能持續發展。 因此, 收購不僅為紫光奠定了良好的產業基礎, 並使我們在財務上更加健康了。 所以像《孫子兵法》上說的:‘因糧於敵, 以戰養戰。 ’”

揭秘紫光收購邏輯…

趙偉國說:“我們通過三次並購, 三次結盟。 在兩年時間迅速的完成了在積體電路領域的生態的佈局。 三次並購是:並購展訊、銳迪科、新華三;三次結盟是:結盟英特爾、西部資料和惠普。 ”

“收購展訊, 讓我們在晶片設計領域迅速確定了橋頭堡;收購銳迪科, 鞏固了展訊在移動晶片的位置, 穩坐全球第三, 並且為進軍物聯網做準備;而我們收購的新華三是晶片的使用者, 是做網路、存儲、雲計算的。 我們看到在展訊和新華三之間有共同的地方是存儲晶片。 2015年我們進軍存儲的時候, 我已經為下游做好了佈局——一開始的時候, 除了解決技術、研發、人才問題, 還解決了未來市場問題。 ”趙偉國談到, “我們中國的很多科研成果,

包括早期在積體電路很多人做的很多事情。 他想的是怎麼把這個東西做出來, 沒有想到怎麼用起來;一個產業、一個技術、一個產品, 如果不能在市場上取得成功, 它是沒有商業價值的。 所以我們相當於在做飯之前就先把客人準備好了。 ”

這一系列收購還潛在影響了中國的老百姓, 趙偉國說:“我們想像如果在今天的中國, 在手機領域, 如果展訊、銳迪科是外資控制或者被收購了。 今天在中國, 每個手機要貴幾百塊錢。 ”

“圈外人”也可以成功?

“我原來是IT的業內人士, 但是我不是原來中國積體電路圈子裡的人”, 通過收購紫光進入到了這個圈子, 趙偉國說, “我們看到很多中國產業的發展很有意思, 顛覆者——最後的成功者, 都不是原來的大家認為的圈子裡的人。

往往是圈外人顛覆了這個遊戲, 獲得了成功。 有一句話叫旁觀者明。 就像看一幅畫一樣, 你身處畫中看不明白;當離的遠一點, 你是畫外人, 就看清了輪廓, 甚至這幅畫在環境中的位置;你就能看到它哪裡有問題, 從哪裡可以成功。 ”

到底是不是在玩資本?

趙偉國的回答很坦誠:“什麼是玩資本的人, 買了之後, 再賣給別人。 紫光買的企業一個都沒有賣的, 不斷地加大投入, 從一匹小馬變成駿馬、千里馬。 ”

趙偉國表示:“對於企業來講, 發展是核心, 並購也許某個特定階段是一個手段。 所以一個企業家要把你的產業理想和商業現實結合起來, 這樣才能照亮企業的未來。 我肯定是借助了資本, 借助這樣一個工具,

但把它用在了我所傾心, 並為之付出終生的事業上。 ”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長葉甜春:“我一直感覺到一點, 這個產業要做起來, 尤其像今天這樣高密集高投入高風險的行業, 它需要一個概念就是‘三鏈融合’:產業鏈、創新鏈、金融鏈要融合。 資本市場那麼多資金, 不往這個產業裡來的話, 就像你種樹不澆水一樣。 ”

在回答如何面對質疑時, 趙偉國淡然一笑:“對於質疑, 一開始我還會看, 後來我就不看了, 因為有些人就是想讓你看了這些質疑, 讓你心情不好, 讓你不能集中工作。 我想, 我看了就上當了, 我就不看, 我就不心情不好。 其實, 對於我們企業來講, 只要不是致命的質疑可以不理他(致命的還是要解釋的)。 關鍵是要搶佔鞏固橋頭堡,

快速渡河前進。 你贏得的時候, 就像太陽出來, 所有的質疑都會煙消雲散。 ”

如需獲取更多資訊, 請關注全球半導體觀察官網(www.dramx.com)或搜索微信公眾帳號(全球半導體觀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