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解決網購包裹“過度包裝” 得這麼幹才行!

隨著今年“雙11”期間網購額和包裹量沖上歷史性新高, 人們對網購包裹“過度包裝”的問題也再度聚焦。

解決這個問題, 需從電商平臺及商家、外賣買家、快遞公司等各個環節入手, 而源頭治理更顯迫切。 尤其是作為每次“網購狂歡”主要發起者、包裹輸出者和最大受益者, 各大電商平臺及商家應在包裝綠色化、減量化方面承擔起更大責任。

“隆重”“豪華”的快遞包裝

國家郵政局監測資料顯示, 11月11日, 主要電商企業全天共產生8.5億個快遞物流訂單, 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3.31億件包裹。 而另據國家郵政局發佈的《2017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 2016年全國快遞業務量達312.8億件, 共消耗約32億條編織袋、約68億個塑膠袋、37億個包裝箱以及3.3億卷膠帶。 光是一年消耗的快遞包裝盒所需的瓦楞紙箱原紙就多達4600萬噸, 相當於消耗了7200萬棵樹, 與新發展理念明顯相違。

撕掉纏了好幾圈的膠帶, 打開厚厚的紙盒, 去掉一張大大的氣泡膜, 一番折騰之後, 終於拿到了那個幾釐米長的口紅……

隨著“雙11”包裹派送到位, 部分消費者曬出一些“隆重”“豪華”的包裝樣式, 顯露出網購“過度包裝”的冰山一角。

快遞物流負擔的增重

天量包裹帶來的天量包裝廢棄物, 對生態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可想而知。 過度的包裝, 在最終影響生態環境的同時, 實際上還增加了快遞物流的負擔。

這個問題已經引起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 《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關於協同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政策已經出臺, 規範包裝使用、引導行業綠色發展。 近期, 國家發改委發言人還表示, 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在電商、快遞、外賣等領域推行綠色物流、綠色包裝的實施方案, 要求電商平臺、外賣平臺和物流企業提供綠色消費的選擇。 可以想像, 隨著新發展理念的全面落實, 天量的網購包裝也必將戴上“緊箍咒”。

推進網購包裹包裝的綠色化、減量化,

需要電商平臺、消費者、物流企業、資源回收者以及政府部門等整個鏈條上的各方主體形成合力。 快遞企業已廣泛使用電子面單替代傳統的紙質面單, 一些企業電子面單比重已超過80%;在中轉場用可重複使用的帆布袋代替普通編織袋;通過收費優惠, 鼓勵用戶發件時使用二次利用的包裝盒等。

終需源頭治理

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就離不開源頭治理。 網購包裹來自電商平臺及商家, 包裝的源頭也在後者。 目前, 百分之八九十的網購包裹都是由電商商家先行包裝好, 然後交給快遞公司攬收、轉運、派送。 電商平臺及商家是網購狂歡的主要發起者、最大受益者, 在包裹包裝問題上有更大的主導權, 理應更加關注公共利益,

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

一些電商平臺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並積極採取措施。 阿裡旗下的菜鳥網路, 在今年“雙11”期間聯合相關機構實施“回箱計畫”, 在10個城市全面開展廢舊紙箱回收, 並預計在甘肅敦煌周邊種植10萬棵樹, 可謂帶了一個好頭。 另外, 政府部門也應該研究出臺政策措施, 對網購包裹的“綠色包裝”進行約束或激勵。

期待通過各方努力, 讓我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快遞市場, 全面貫徹綠色發展理念, 早日貼上“綠色”標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