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香港“新地王”頻現,風險防範警號再起!

本次香港地王再現, 顯示中資財團對於香港住宅發展興趣與日俱增。

這周香港土地市場又現“新地王”, 給香港樓市帶來不小的轟動。

香港地政總署在11月15日宣佈, 將位於新九龍內地段第6549號的住宅用地以172.88億港元批出, 這次的成交價打破了此前不久一幅位於香港鴨脷洲利南道住宅地皮以超過168億港元成交的紀錄。

本次土地拍賣的最大看點是:大型開發商和小型地產商合作, 內地與香港開發商聯手出擊。 這幅“新地王”由香港老牌地產商信和置業, 與世茂房地產、會德豐、嘉華國際和爪哇控股聯合組成的財團投得。

市場分析認為, 這反映出開發商繼續看好香港樓市的後續表現。 值得留意的是, 本次拍賣的地皮面積較大、投標所需銀碼較高, 非一家之力所能輕鬆負擔, 因此出現了多家聯手組團搶“地王”的一幕, 如此既可增加中標機會, 也可相互分擔風險。 另外, 今年以來內地樓市調控不斷加碼、成效漸顯, 而香港作為國際都市, 其樓市情況相對於內地有所不同。 於是, 雖然近期美聯儲加息呼聲越來越高, 但是停留於香港的熱錢資金仍然熱情不減, 繼續狂熱追捧港元資產, 香港的樓市即成為這些熱錢彙集的主要市場。 有香港地產業內人士指出, 本次地王再現, 顯示中資財團對於香港住宅發展興趣與日俱增, 隨著對香港優質專案持續熱捧,

預期未來以內地與香港合組財團參與競標的情況將有增加趨勢, 尤其對規模較大的發展專案來說, 這種合作一來可分散資金投資, 同時也可參與發展更多項目。

雖然香港資金“水浸”的情況有利於香港樓市繼續走高, 但是否可以成為支撐香港土地市場“新地王”頻繁出現、樓價節節高攀的理由呢?這次的“新地王”折合每方英尺的樓面地價超過17500港元, 已達到市場預期的上限, 究竟還有多少向上空間也是未知之數。

實際上, 近來香港樓市繼續火熱, 完全無視美聯儲加息週期帶來香港利率向上趨勢的影響。 香港官方近期發佈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 截至10月31日, 與供樓按揭利率相關的港元1個月銀行同業拆息(HIBOR)連漲12個交易日,

創出自從2008金融海嘯以來接近9年新高;另外, 今年9月香港私人住宅房價指數則連升18個月, 並且是連續11個月創新高。

為此, 港府高官不斷對市場喊話, 提醒加強風險管理。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更明確表示, 現階段“絕對不會考慮”放寬高比例按揭貸款的條件限制, 理由是目前香港不具備放寬樓市調控政策的條件, 市場預期美國在今年12月份再次加息將是板上釘釘, 明年還會繼續加息;同時, 美聯儲在10月啟動縮減資產負債表計畫, 因此香港利率遲早會跟上美國的步伐。 他強調, 香港政府判斷目前的房價已經處於“一個極高水準”, 而在未來的三至四年, 香港的房屋供應量約為9.8萬個單位, 在供應及落成數量方面較往年相比均屬較多,

如果現在放鬆調控, 實乃危險之舉。

另外, 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也坦言, 目前香港樓市走勢仍未明朗, 仍需要多一些時間觀察。 港府自今年5月推出第8輪逆週期措施之後, 隨後的7、8月樓市的成交量明顯下跌, 但9月則出現回升, 一二手成交量均有上升。 他認為, 目前全球資本市場持續升溫, 市場可能低估了地緣政治的風險而過於樂觀。 他同時提醒香港市民和投資者, 當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時, 將會影響全球金融環境及資金流向。 香港屬於小型經濟體, 當美國利率高於香港利率時, 會令港元匯價轉弱, 資金就會流走。

由此可見, 香港的高房價不但會影響香港市民的生活素質, 同時也可能危及香港的金融秩序和安全。

本次香港再現“新地王”所表現出的市場特點, 值得監管方高度關注, 宜未雨綢繆, 早做防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