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為在“朋友圈”推銷成都金融城CBD的開發商點10086個贊

中國華商金融中心投了條朋友圈廣告, 將全球著名的CBD與成都金融城CBD放在一起, 大意是說, 中國華商金融中心很榮幸, 能夠在城市最金貴的地段有那麼一席之地, 所以一定要呈現出對得起地段、對得起成都的CBD的產品和頂級圈層。

銳理君想問的是, 從什麼時候開始, 中國華商金融中心變得這麼“謙遜”了?一個在全球華人圈子和世界各地上流圈層中賣力“推銷”成都的CBD——國際城南金融城的開發商, 得到的掌聲其實太少了。

12年金融城規劃和建設 如今留給開發商的機會只有在三期裡

限購之前, 精明的買房人看到關於成都金融城的資訊,

會問“那裡還有房子賣嗎?”

限購之後, 眼光獨到、嗅覺靈敏的開發商總是在打聽關於金融城的消息, “那一片今年還有地出來嗎?”

金融城板塊於2005年開始規劃, 二期1.03平方公里的範圍內, 在2013年時, 二期可出讓建設用地幾乎就已經被消化殆盡。

2016年8月份, 高新區規劃建設局公佈金融城板塊三期“擬修改用地佈局規劃圖”, 這個修改方案帶給業界的興奮點——

除了位於高新區範圍內、天府大道東側的幾塊待出讓二類住宅用地, 還有伴隨著天府新區興隆湖科學城、秦皇寺中央商務區規劃的落地而大量南移的行政辦公用地為金融城板塊“騰退”出了更多的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

這表明, 在一、二期金融城開發建設的影響之下, 板塊價值得到顯著提升, 對金融業、高端商務服務業的吸引顯著增強, 規劃調整旨在為金融城三期繼續引進金融及相關聯的高端產業業態留出更充分的空間。

△2016年8月份, 高新區規劃建設局公佈的金融城板塊擬調整規劃方案

△調整之前的金融城板塊規劃方案

今年3月中旬, 銳理觀察員在金融城9號樓金融城置業公司(金融城置業為金融城板塊的三個功能區管理單位之一, 參與金融城板塊的規劃及負責功能區的土地一級整理)瞭解到:

在去年公佈的“擬修改用地佈局規劃圖”基礎上, 其實已經形成了整個金融城板塊的規劃最終定版, 只是考慮到當前處於政策敏感期的房地產市場狀況, 暫未確定向社會公佈的時間而已。 但可以確定的是, 除非金融城三期的土地供應開閘, 一、二期內不會再有建設用地供應。

所以,

現在仍然有房子、寫字樓賣的中國華商金融中心, 當然有足夠的理由“炫耀”一番。 奇怪的是, 這次的朋友圈廣告裡, 幾乎看不到半點炫耀成分, 而只是表達了“有幸居中”的使命感:不敢平庸。

一塊規劃圖中找不到的“綠地”, 關乎軸線延伸

“居中”二字, 本身已經頗值得玩味。

在中國華商金融中心發佈的朋友圈廣告畫面中, 處於交子大道這條東西向的金融城板塊中心軸線上的中國華商金融中心, 以無敵視野直面450畝的交子公園, 這個已於去年動工修建的公園, 早就被人拿來與紐約中央公園做對標。 但在規劃圖上, 中國華商金融中心與中央公園之間, 明明隔著整個金融城一期用地啊?

這塊尺幅達到0.29平方公里金融城一期的行政辦公用地, 也就是今天我們所熟知的“花瓣”,除了兩棟正在修建的“天府金融中心雙塔”外,其它建築早已交付使用。“50余萬平方米”的建築體量與“0.29平方公里”的用地面積,對應出的是不到1.8的容積率。

較低的容積率,加上花瓣的屋頂立體綠化,整個金融城一期,從旁邊看過去,著實更像是一塊精心設計打理的“綠地”。正是這樣一塊“綠地”,使得沿交子大道兩側的中軸綠帶,與交子公園在整體視覺上形成一條連貫的綠色軸線。“居中”二字用得太過含蓄,即便表述為“於交子公園中軸線上盡攬450畝城市綠肺景觀”,也不為過,只要樓層高過“花瓣”4號樓,視野便再無遮擋。

有人早已“收割”完金融城 有人仍在不遺餘力“推銷”她

朋友圈廣告裡的中國華商金融中心說“不敢平庸”,因為其締造者“不甘平庸”。

與其說這條拉來全球著名的CBD與成都金融城CBD對標的朋友圈廣告意在宣告項目即將整層起售其寫字樓產品,倒不如說開發商華商地產正在憑藉其特殊身份,不遺餘力地向全球1000余萬華商推銷“成都金融城”——成都最具有成長性和投資價值的城市CBD。

在巨大的高端產業支撐和CBD聚集效應之下,中國華商金融中心大可以像板塊內的其它開發企業一樣,盡情收割金融城發展“紅利”。

但是“不敢平庸”的中國華商金融中心,自己設置了極高標準,“2000平米整層起售,可使用面積高達81%”,“多重智慧化系統覆蓋商務辦公每個細節”,“將定制檔櫃納入交付標準”……

以嚴苛的標準篩選海內外優秀企業入駐,並不斷以其在全球華商中的影響力來為自發而迅速形成 “塔尖”圈層,創造更多機遇,分享財富,打造“聚資聚智”頂尖平臺,踐行中國華商金融中心“好人與好人,好企業與好企業聚集在一起”的核心理念。

在絕大多數開發商看來極具難度的頂級金融、商務人士及外國首腦、政要交流活動,中國華商金融中心將其做成了常態。若以銷售動作的“費效”比來評判,中國華商金融中心一定拿不到“高分”,但從品牌行銷的角度看,卻是既精准,又足夠份量。

以一己之力,向全世界推銷成都金融城CBD,中國華商金融中心理當被“點贊”。銳理君還覺得,每一個寄望在金融城繼續拿地的開發商,都應該先給金融城的“超級推銷員”鼓掌。

△中國華商金融中心實景圖

也就是今天我們所熟知的“花瓣”,除了兩棟正在修建的“天府金融中心雙塔”外,其它建築早已交付使用。“50余萬平方米”的建築體量與“0.29平方公里”的用地面積,對應出的是不到1.8的容積率。

較低的容積率,加上花瓣的屋頂立體綠化,整個金融城一期,從旁邊看過去,著實更像是一塊精心設計打理的“綠地”。正是這樣一塊“綠地”,使得沿交子大道兩側的中軸綠帶,與交子公園在整體視覺上形成一條連貫的綠色軸線。“居中”二字用得太過含蓄,即便表述為“於交子公園中軸線上盡攬450畝城市綠肺景觀”,也不為過,只要樓層高過“花瓣”4號樓,視野便再無遮擋。

有人早已“收割”完金融城 有人仍在不遺餘力“推銷”她

朋友圈廣告裡的中國華商金融中心說“不敢平庸”,因為其締造者“不甘平庸”。

與其說這條拉來全球著名的CBD與成都金融城CBD對標的朋友圈廣告意在宣告項目即將整層起售其寫字樓產品,倒不如說開發商華商地產正在憑藉其特殊身份,不遺餘力地向全球1000余萬華商推銷“成都金融城”——成都最具有成長性和投資價值的城市CBD。

在巨大的高端產業支撐和CBD聚集效應之下,中國華商金融中心大可以像板塊內的其它開發企業一樣,盡情收割金融城發展“紅利”。

但是“不敢平庸”的中國華商金融中心,自己設置了極高標準,“2000平米整層起售,可使用面積高達81%”,“多重智慧化系統覆蓋商務辦公每個細節”,“將定制檔櫃納入交付標準”……

以嚴苛的標準篩選海內外優秀企業入駐,並不斷以其在全球華商中的影響力來為自發而迅速形成 “塔尖”圈層,創造更多機遇,分享財富,打造“聚資聚智”頂尖平臺,踐行中國華商金融中心“好人與好人,好企業與好企業聚集在一起”的核心理念。

在絕大多數開發商看來極具難度的頂級金融、商務人士及外國首腦、政要交流活動,中國華商金融中心將其做成了常態。若以銷售動作的“費效”比來評判,中國華商金融中心一定拿不到“高分”,但從品牌行銷的角度看,卻是既精准,又足夠份量。

以一己之力,向全世界推銷成都金融城CBD,中國華商金融中心理當被“點贊”。銳理君還覺得,每一個寄望在金融城繼續拿地的開發商,都應該先給金融城的“超級推銷員”鼓掌。

△中國華商金融中心實景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