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LGD關停中小液晶面板廠,不代表OLED新生

判斷OLED電視的市場引爆時代, 到底什麼時候能到來, 有一個重要的信號, 那就是這一面板產業主導者LGD, 何時會關停大尺寸的液晶面板工廠,

並將大尺寸OLED面板的產能從百萬級向千萬級突破。

甯言||撰稿

作為目前全球唯一實現大尺寸OLED顯示面板規模化量產的企業, LGD的一舉一動都備受全球彩電產業的關注。 日前, LGD突然宣佈在關閉液晶面板3.5代線工廠後, 還將再次關閉5代線工廠, 同時4代線工廠也將年底歇業, 從而更好地發展OLED面板業務。

LGD這一舉動, 被外界普遍認為是LG電子加大籌碼佈局OLED電視面板的一個重要信號, 甚至讓不少人誤以為, OLED電視市場化普及的大幕已經拉開, 同時液晶顯示面板已經進入 退出倒計時。

對此, 筆者以為, LGD關閉一些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工廠, 這只是企業經營策略和重心的調整, 並不能說明OLED電視的商業化普及大門已經打開, 更不能因此印證液晶顯示面板的商業生命力進入倒計時。

事實上, 隨著蘋果iPhoneX新品的上市, 並出現市場出貨遠超行業預期, 這也帶動上游中小尺寸OLED面板產業的興奮。 而目前三星電子一家牢牢佔據著全球中小尺寸OLED面板的絕對供應量, 這也讓過去幾年一直押寶大屏OLED面板的LGD痛失產業的第一桶金。 從去年底開始, 在蘋果的幫助下, LGD開始掉轉重心從大尺寸向中小尺寸OLED面板進軍。

可以說, 關閉一些利潤薄、競爭激烈, 且產業鏈重心已經轉向中國企業的中小液晶面板工廠, 從而加碼對中小尺寸OLED面板工廠的佈局, 這符合LGD的經營戰略選擇, 並不能由此推導出OLED電視商業化的引爆風口已經到來。 畢竟, LGD也是商業企業, 在押寶的同時還需要生存和盈利。

目前, 圍繞OLED電視的商業化引爆, 最大的問題並不在於下游的彩電企業是否會全面參與其中, 真正面向消費者掀起一輪OLED電視的新浪潮。 而是上游的OLED面板能否成熟化、批量化供應, 並形成多家供應商良性競爭的局面。

畢竟, 一旦企業批量上碼OLED電視而上游面板供應被夾住脖子, 無疑這是非常致命的戰略威脅。 對於任何商業化組織來說, 都不可能容忍核心產業鏈掌握在一家企業手中, 就決定豪賭OLED電視的未來前景, 這不是商業押寶、也不是商業賭博, 就是在走投無路之下的戰略性亂搞。

當前OLED電視最大的阻力則在於, 全球彩電產業最近兩年來已經陷入一輪對於未來發展方向的選擇性迷茫之中。 擁有技術發先優勢的三星,

當年沒有與LG一起選擇發力OLED面板, 而是走出量子點這條新道路;同時已經在世界佔據很大話語權的中國企業陣營, 也對未來方向出現分化, 海信、TCL站在量子點這一邊, 而創維、康佳、長虹則站在OLED那一邊, 同時海信、長虹還在發佈鐳射顯示技術。

雖然, LG信號明確地選擇OLED作為方向, 並早在五年前便啟動這一新品的市場化引爆。 但透過LGD在OLED面板上的產業鏈佈局, 其真正步入階段性的成長期, 也就是最近一年多的事情。 從產能來看, 2017年只有180萬片左右, 2018年將達到300萬片, 即便是2020年的產能也只有600萬片。 LGD顯然難靠大尺寸OLED電板就能持續發展下去。

可以說, 面對全球這個龐大的彩電消費市場, OLED面板以180萬片的供應量, 或者即便2018年能達到300萬片,

就想在消費市場上迎來普及和引爆。 這不是忽悠、炒作, 就是公開赤裸裸地欺騙消費者和外行不懂。 即便是LGD, 當前其重心也不只是在大屏OLED上, 而是希望可以在中小屏OLED上形成快速的規模化上量和利潤提升。

====

家電圈:中國家電覆蓋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 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