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村民挖到231件漢代青銅文物,考古家全部收繳,事後獎勵證書

導讀:眾所周知, 我國的旅遊標誌是“馬踏飛燕”。 這件被列為首批禁止出境展覽的國寶級文物, 是漢代藝術家高度智慧、浪漫主義精神和高超藝術技巧的結晶。 這件被全世界追棒更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文物, 出土卻有著一段非常坎坷的歷程。

說到其出土就得回到1969年, 當時我國處於“文化大革命”以及“人民公社”時期。 當然, 當時的世界格局也非常動盪。 甘肅省武威新鮮公社社員回應上級要求, 積極開挖戰備地道。 可是當他們在雷台南部開挖時卻發生了一件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

公社社員幾鎬頭下去, 只聽轟隆一聲, 磚牆上出現了一個黑洞。 沒當他們反應過來, 他們就看到了給懂裡面的墓磚以及遍地排列整齊的銅人、銅車、銅馬和兩具屍骨架。 村民非常擔心因為破壞先人的墓穴而遭受報應, 但是在這些寶物面前他們戰勝了膽怯。

他們將裡面所有值錢的東西全部裝進了麻袋, 悄悄用架子車轉移到大隊庫房裡藏了起來。 考古家知道後立即成立文物追繳小組, 經過專家們反復動員並耐心解釋這批文物的重要價值, 許多農民紛紛交出了私藏在家中的文物。 最後共收繳文物231件, 後來對上交文物的農民獎勵了手寫並扣有甘肅省博物館印章的證書。

事後, 考古家再次勘探了古墓, 發現這古墓是東漢晚期一姓張的將軍墓。 此墓在歷史上曾經多次被盜, 但是, 仍然出土了230多件堪稱無價的珍貴文物。 只不過, 這一批文物遺址安靜地躺在甘肅省博物館, 世人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價值。 直到有一天, 郭沫若來了。

可以說“銅奔馬”的伯樂就是郭沫若, 在他的看中下, 這件文物到過全球很多個國家展覽, 並且是郭沫若將其命名為“馬踏飛燕”(但事實上馬踏的並不是燕), 為其寫下“四海盛讚銅奔馬, 人人爭說金縷衣”的豪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