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蘭亭序》究竟有幾個版本?你要寫哪一本?

《蕭翼賺蘭亭》

蘭亭序真跡原本傳至王羲之七世孫智永。 後智永又傳給弟子辯才和尚。

唐太宗遍訪真跡, 而辯才隱瞞了真跡下落,

將其藏于梁上鑿開的暗洞裡。

《蕭翼賺蘭亭》·蕭翼局部

唐太宗便派蕭翼喬裝成書生。 與辯才談書論畫, 贏得了辯才的信任。 再與辯才談論王羲之真跡時, 辯才按捺不住, 拿出了真跡觀摩。 蕭翼轉而盜走了蘭亭序。 蘭亭真跡雖然隨著唐太宗而沉寂, 但卻留下了不少後人臨摹的精品。

其中以唐太宗欽命當時書法大家臨摹的數種摹本最精。

《虞世南摹本蘭亭序》

褚遂良摹本蘭亭序

馮承素摹本蘭亭序

乾隆四十四年,弘曆搜尋到這三本最為重要的蘭亭摹本。加上柳公權的蘭亭詩真跡,將其刻為石碑。建亭於圓明園中,稱之為“蘭亭八柱”。現已移至中山公園。

第一根柱子,刻的是虞世南的臨摹;

第二根柱子,刻的是褚遂良的臨摹;

第三根柱子,刻的是馮承素的臨摹;

第四根柱子,刻的是柳宗元的“蘭亭詩”真跡;

第五根柱子,刻的是柳公權所寫的“蘭亭詩”原本;

第六根柱子,刻的是於敏中補修柳公權所寫的蘭亭闕筆;

第七根柱子,刻有董其昌仿柳公權所寫的“蘭亭詩”;

第八根柱子,刻的是乾隆臨摹董其昌仿柳公權“蘭亭詩”

馮承素摹本蘭亭序

乾隆四十四年,弘曆搜尋到這三本最為重要的蘭亭摹本。加上柳公權的蘭亭詩真跡,將其刻為石碑。建亭於圓明園中,稱之為“蘭亭八柱”。現已移至中山公園。

第一根柱子,刻的是虞世南的臨摹;

第二根柱子,刻的是褚遂良的臨摹;

第三根柱子,刻的是馮承素的臨摹;

第四根柱子,刻的是柳宗元的“蘭亭詩”真跡;

第五根柱子,刻的是柳公權所寫的“蘭亭詩”原本;

第六根柱子,刻的是於敏中補修柳公權所寫的蘭亭闕筆;

第七根柱子,刻有董其昌仿柳公權所寫的“蘭亭詩”;

第八根柱子,刻的是乾隆臨摹董其昌仿柳公權“蘭亭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