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文化的傳承

徐克電影能夠被內地觀眾廣泛認可, 不得不說與其明確的身份認同和不斷創新的精神有著密切的聯繫。

徐克很早就明確地意識到自己中國人的身份,

他說過“中國文化很是吸引, 恰巧我是中國人, 那該有值得我去瞭解和研究的地方。 ”

香港電影在“北上”的征途中, 為了克服水土不服的缺陷, 通常的做法是將自身的經驗和技巧與內地的社會問題進行對接。

新世紀以來諸如《新少林寺》、《畫壁》、《武俠》、《關雲長》此類的武俠影片, 都是香港電影與內地文化的不同程度的對接而獲成功的例子。

時至今日, 一部港產合拍片要想最大程度地獲得觀眾的認可, 除了要融入內地的傳統文化與中國歷史相契合之外, 還要“嫁接”內地觀眾所固有的價值觀才能取得成功。

徐克的高明之處便在於此, 作為古裝片大師, 他清楚滴認識到:“本事同根生”的定位使得因為身份認同的錯位而導致的隔閡得到隱匿和消解。

《狄仁傑之神都龍王》是徐克版狄仁傑系列的第二部作品。 狄仁傑初到洛陽便巧遇龍王案, 幾經周折破獲此案件挫敗了東島人顛覆大唐的陰謀並最終得到了武則天的賞識。

如果將《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以挫敗沙陀忠為反對武則天的登基而欲圖謀害稱之為“天朝內政”的話,

那麼《神都龍王》將東島人作為潛在威脅便顯然具有了對於中華民族反抗外寇侵略, 抵禦外敵的探討, 故事的背景變成了“中外矛盾”。

又仿佛是導演徐克在用外交的辭令聲明著香港人便是中國人的堅定立場。 影片中, 東島人企圖用下毒蠱的方式來控制帝王、群臣從而完成顛覆大計, 然而可想而知結果肯定會被智勇雙全的狄仁傑打敗,

又與“主旋律”電影中紅色政權必將贏得最終勝利相吻合。

雖然導演有意識地去沖淡民族主義情節, 將日本人改稱為東島人, 然而當不倫不類的日語破口而出之時便引起了觀眾的譁然, 民族情緒瞬間被調動起來。

以致後文中出現的蝙蝠島, 也容易使觀眾聯想到釣魚島。 影片借助氣勢恢宏的唐都建築和陰森恐怖的蝙蝠島之間的強烈反差,

一方面營造了大唐盛世下的富麗堂皇;而另一方面也預示著這種繁榮的背後所隱藏著的民族危機。

徐克以明確的身份認同將中國與日本當前的局勢做了大膽而又準確的對接和映射, 顯示出強烈的民族意識。

這種民族化敘事策略的運用反過來有對最大程度地引發身份認同,

彌合香港與內地因地域而產生的差異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果您正為教育孩子的事兒發愁, 推薦您添加教子有方的微信公眾號:

jiaoziyoufang

長按可複製到微信, 添加朋友, 粘貼即可關注, 那裡有200萬家長與你一起探討教子方法, 值得擁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