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李氏家風,起止坐臥,皆是家風悠揚!

李綠園, 原名李海觀, 字孔堂, 號綠園。 清代文學家, 原籍洛陽市新安縣。 “用心讀書、親近正人”是李綠園代表作《歧路燈》和《家訓諄言》的核心, 更是李氏家族綿延至今的精神根基。

作為一部記錄十八世紀普通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式作品, 《歧路燈》是李綠園留下的珍貴文化遺產, 而《綠園家訓》正是這遺產的精華所在。

《綠園家訓》, 原名《家訓諄言》, 附在《歧路燈》之上, 用以輔助小說閱讀, 全部條目無不與作品寫作旨趣一致, 為其創作思想作了很好的注腳。

明清之際, 奢靡之風盛行。 李綠園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 將“勤儉持家”“忠孝傳家”等家訓思想也融入小說之中。

《家訓諄言》, 又稱《綠園家訓》, 是李綠園在家塾教育本族子弟的語錄, 共八十一條, 其內容涵蓋讀書、理家、舉止、交遊、結親等多個方面。 由語氣看, 大約是輯錄李綠園與學生(同族子侄)談話而成。 他的學生轉錄《歧路燈》鈔本時,

將之附於卷首, 用以對讀。

《綠園家訓》第十八條講道:“勿尚體面, 以耗積儲。 體面者, 品高, 行端, 學贍, 文美, 人自敬之, 才謂之體面。 若衣冠之鮮麗, 裘馬之輕肥, 僕從之俊幹, 此不過市井小兒之所謂體面耳, 非真體面也。 徒務乎此, 識者已掩口而笑, 況耗家資而為之, 則下愚之所為矣!”

在李綠園看來, 勤儉持家並非是讓兒孫生活地捉襟見肘, 但也不能隨意揮霍浪費。 讀書人的人格尊嚴來自于“品高, 行端, 學贍, 文美”這些內在魅力, 而非錦帽貂裘、玉盤珍饈。

《綠園家訓》以儒家的“修齊治平”為基本綱領, 以“內聖外王”為核心目標, 以“耕讀傳家”為基本宗旨, 在讀書治學、人格修為、居家教子等諸多方面對家族發展進行了細緻入微的規範,

為李氏家族提供了重要的行動指南。

“用心讀書、親近正人”是李綠園《家訓諄言》的核心, 據李綠園第九代後人李紅亮回憶, “上小學時, 祖父會用正楷將這八個字工工整整地寫在我的課本扉頁上, 後來我才發現, 書本上有這八個字的不止我一個人, 家族中的小孩只要上學了,

祖父都會寫給他們。 ”

在《綠園家訓》中, 李綠園主張“讀書必先經史而後帖括”, 讀書不是“做文章、取科名之具”, 讀書是教人知此理“實做其事”。 年輕人要讀書也要熱愛勞動, “農者, 衣食之大源, 人生之大命”, “讀書之外, 果能自為躬耕, 以給吃著費用, 雖勞苦亦樂事也”。

李綠園的後人都謹遵《綠園家訓》的教導, 讀好書、敬重讀書人。 在很長一段時期, 由於李家藏書眾多, 很多鄉里學子前去閱書, 李綠園的族人都堅持對前來閱書者管吃管住, 不厭其煩。 1930年前後, 近現代著名詩人、作家徐玉諾就曾前往借閱書籍, 吃住在李家一個多月, 成為當地一段佳話。

李綠園

在治家上, 李綠園從栽種、灑掃、宴客、衣著等方方面面細微處說起, 教育子弟。 比如:“與人並坐, 不可倒身後靠, 搖腿顫腳”, “制褲不宜用葛夏”, 否則“幾於祼處”。 “家中戲具, 只可藏圍棋二區”, 子弟不可“養鷹、供戲、鬥鵪鶉、聚呼盧等”。

在處世上, 他說:“紳士斷不可結交官長”, “人於世上, 要存些恬淡意思, 有些淳樸模樣, 方好。 ”這些均顯示了他潔身自好的品行。

他的格言往往在淺白中蘊含深刻的哲理。比如,他說:“人於浮浪子弟鬻產拆屋時,往往憐之曰:可惜!可惜!不知此固毫無足惜也。”“如今興旺隆盛之室,那一家的祖宗不曾與患難相嘗?那一家的子孫敢言與天地不朽?”他對家庭的興衰有著清醒的認識,創業難,守成更難,警誡子弟一定要“謹慎小心”,戒驕戒躁。

這些家訓不僅彰顯了李綠園的教育理念,更成為指導李氏後代日常行為的有益規訓。

“記得有一次暑假,同村的同學邀我出去玩紙牌贏花生,祖父知道後非常生氣,立即找到了我,鄰居勸說:‘小孩們玩耍呢,不用這麼嚴格’,可祖父堅持帶我回家。到家後,祖父拿出了《綠園家訓》,讓我誦讀並牢記第四十九條:‘骨牌、雙陸已近賭博,皆不必學也……’此後的幾十年來,與賭博相近的事情我從未參與過,我的妻子和孩子亦是如此。”

回憶起《綠園家訓》于自己成長過程中的次次扶正,以及祖父如在耳側的諄諄教誨,李紅亮感慨良多。

在《綠園家訓》中,沒有治國齊天下的豪言壯語,卻有修身治家的諄諄教誨。它處處借瑣小細微之事教化後人,傳授起止坐臥、處事交遊之道。現如今,再讀《綠園家訓》,如同與先賢隔著時空對話,又如與綠園冬日裡圍爐夜談,清洗心性、

圖文來源於網路

他的格言往往在淺白中蘊含深刻的哲理。比如,他說:“人於浮浪子弟鬻產拆屋時,往往憐之曰:可惜!可惜!不知此固毫無足惜也。”“如今興旺隆盛之室,那一家的祖宗不曾與患難相嘗?那一家的子孫敢言與天地不朽?”他對家庭的興衰有著清醒的認識,創業難,守成更難,警誡子弟一定要“謹慎小心”,戒驕戒躁。

這些家訓不僅彰顯了李綠園的教育理念,更成為指導李氏後代日常行為的有益規訓。

“記得有一次暑假,同村的同學邀我出去玩紙牌贏花生,祖父知道後非常生氣,立即找到了我,鄰居勸說:‘小孩們玩耍呢,不用這麼嚴格’,可祖父堅持帶我回家。到家後,祖父拿出了《綠園家訓》,讓我誦讀並牢記第四十九條:‘骨牌、雙陸已近賭博,皆不必學也……’此後的幾十年來,與賭博相近的事情我從未參與過,我的妻子和孩子亦是如此。”

回憶起《綠園家訓》于自己成長過程中的次次扶正,以及祖父如在耳側的諄諄教誨,李紅亮感慨良多。

在《綠園家訓》中,沒有治國齊天下的豪言壯語,卻有修身治家的諄諄教誨。它處處借瑣小細微之事教化後人,傳授起止坐臥、處事交遊之道。現如今,再讀《綠園家訓》,如同與先賢隔著時空對話,又如與綠園冬日裡圍爐夜談,清洗心性、

圖文來源於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