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唐皇帝李世民書法理論:以武藝戰陣比喻文藝筆陣

李世民即唐太宗, 唐朝第二位皇帝, 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和詩人, 他在書法藝術理論上也頗有建樹, 其書論有《筆法訣》、《論書》、《指意》、《王羲之傳論》等。

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首創著名的“以陣喻書”說, 其《論書》寫道:“朕少時為公子, 頻遭陣敵。 義旗之始, 乃平寇亂。 執金鼓必有指揮, 觀其陣即知強弱。 以吾弱對其強, 以吾強對其弱。 敵犯吾弱, 追奔不逾百數十步, 吾擊其弱, 必突過其陣, 自背而返擊之, 無不大潰。 多用此制勝, 朕思得其理深也。 今吾臨古人之書, 殊不學其形勢, 唯在求其骨力, 而形勢自生耳。 吾之所為, 皆先作意, 是以果能成也。 ”

 唐太宗 《溫泉銘》行書,唐拓孤本

李世民首先看到了作為武藝的戰陣與作為文藝的筆陣——書藝之間的契合相通之處, 他深悟戰理而用之于書法, 使以陣喻書成為書法理論的生長點。

唐朝畫家閻立本《步輦圖》

這段書論有三點值得注意:其一, “以陣喻書”強調了作書之“意”, 所謂“皆先作意, 是以果能成”。

李世民書法作品《溫泉銘》

其二, “以陣喻書”說又認為作書應求其骨力,

有了骨力, 形勢也就自生了。 戰陣的骨力是什麼?就是軍力、戰鬥力, 它在將帥的指揮下, 確實是具有決定意義的。 對於書法來說, 骨力也有重要的意義, 有骨力才能顯示出形勢之美。

 唐 懷素 自敘帖(局部) 草書

其三, “執金鼓必有指揮”, 這一作戰的道理也通于書法。

書法創作的“指揮”是什麼呢?就是“心”。 李世民力主“澄心靜慮”, “收視反聽, 絕慮凝神, 心正氣和”……這種澄靜、平和、無掛無礙的心態, 確實適合於書法創作。 唐初普遍崇尚的這一書藝創作心態的理論, 不僅是古代書論至唐初而進入成熟階段的產物, 而且是唐代書藝臻于高峰的一種標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