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老梁說菜:在福建,女孩回娘家都會帶走這種小吃

苧葉粄

人的一生婚喪嫁娶是重要的節點, 除了必備的一些慶典, 宴請賓朋是少不了的一個環節。 十裡不同音, 百里不同俗, 各地均有著獨特的節慶日習俗。

在福建, 女孩出嫁後, 每次回娘家, 都會帶上一種小吃, 並且在清明節, 這種小吃也格外受歡迎, 這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苧葉粄。

苧麻

苧葉粄是福建客家的特色美食, 所謂的苧葉, 即是指的苧麻, 苧麻性涼味甘, 可清熱解毒。

因苧麻一年四季皆可得到, 故而最早苧葉粄是一種乾糧。 在濕熱的閩南之地, 苧葉粄即可飽腹, 又可解毒散熱, 可謂是適合本地人食用的主食。 乃至於客家人會將苧葉採摘下來, 加以儲藏, 一年均可製作。 而後物產日漸豐富, 苧葉粄成為了時令美食, 在清明時尤為鮮嫩, 故而多在此時製作。 聽本地人說, 有女孩出嫁後, 每次回娘家, 都會帶上一些苧葉粄, 也是流傳很久的民間習俗。

在鍋中煮至爛熟

苧葉粄的製作至今仍保留著最傳統的方法。 將苧葉摘下, 去除老梗, 在清水中洗淨, 而後入鍋煮熟煮透。 將煮好的苧葉放入石臼中搗爛, 再逐漸加入一定比例的糯米粉和粘米粉, 邊搗邊翻攪, 期間可添適量清水及白糖。 待攪搗至光滑後, 將其分成餅狀或長餅狀, 碼入鋪有芭蕉葉的蒸屜中。 上氣後大火蒸制20-30分鐘後即可。

成品軟糯清香, 風味十足。 客家人的美食與文化, 在現今看來, 可以說是歷史的活化石。 古代中原的歷次遷徙, 形成了穩固而又成熟的客家文化。 現今的黃河以北, 甚至長江以北, 多數均是受元代以後的影響較大, 習俗與美食上也都有北方民族的特徵。 相比之下, 閩南客家人, 仍保留中原較為完整的風貌。 不知各位讀者哪位是客家人或是對客家文化頗有研究, 老梁還有許多的問題待以請教, 往私信於我。 我是老梁,

咱們明天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