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安化黑茶2017:大機遇 大舉措

安化黑茶2017:大機遇 大舉措

安化縣是全國產茶大縣, 現有茶園面積超過30萬畝, 茶葉加工企業150家、行銷企業200多家, 2016年實現茶葉加工量6.5萬噸、綜合產值125億元,

榮登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榜首, 連續五年位居全國重點產茶縣前四強, 黑茶產量連續十年全國第一。 據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中國茶葉品牌價值評估課題組等機構聯合發佈的《2016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排行榜》, 安化黑茶品牌價值19.13億元, 居中國茶葉區域品牌價值第十九位、黑茶類第二位、湖南第一位。

2017年, 市場環境的改變和消費需求的變化, 推動安化黑茶行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洞察行業趨勢和抓住發展契機是產業發展壯大的重要條件。

四 大 機 遇

● 政策利好

2016年農業部首次專題研究茶產業, 制定《抓住機遇做強茶產業的意見》, 提出加快建設一批標準化的茶葉生產基地, 培育一批國際化的茶葉集團,

創響一批有全球競爭力的茶葉品牌。 2017年中央一號檔首次明確強調茶葉產業, 釋放茶業紅利信號, 國家支援做大做強優勢特色茶葉產業。 湖南省提出打造湖南茶葉公共品牌, 建設千億湘茶產業, 近幾年制訂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2017年湖南省茶葉行業工作會議重點提到安化黑茶成為湖南的一張閃亮名片, 提出將全力打造“安化黑茶”等湖南四大茶葉品牌, 促進湖南茶業發展。

安化縣一直把茶產業做為重點特色產業來培育, 逐年加大產業投入、加強品牌宣傳。 2016年首次在央視投放“一品千年, 安化黑茶”公共品牌廣告、舉行“中國安化黑茶•羅馬尼亞紅酒對話”系列活動、“安化黑茶少林•泰山行系列活動”、湖南經視“走進中國黑茶之鄉一安化”國慶直播活動等,

對提升安化黑茶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提升安化黑茶國際形象、促進產業發展, 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017年安化將更加強化對茶產業的領導和管理, 啟動立法工作, 起草安化黑茶保護條例。

● 健康趨勢

茶葉作為一種健康飲品, 越來越被人們所認可, 需求潛力大。 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的理解和需求, 更注重產品在安全、品質、品位、風格上的多樣化。 安化黑茶以其獨特的保健功效, 加上後發酵茶所賦予的越陳越香的特質, 從“寧可三日無糧, 不可一日無茶”的邊民生命之飲到“二十一世紀人類的健康之飲”, 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關注和喜愛。 安化黑茶已經走上快速發展之路,

在六大茶類中, 一直保持領先增長勢頭, 並已經走出國門, 登上國際舞臺。

● 規模效應

安化黑茶改變作坊式、家庭式生產方式, 已經實現向機械化和現代化管理的轉型, 已有2家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5家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和一大批規模企業, 同時建立了安化黑茶產業園, 為黑茶產業發展提供一站式平臺。

新的商業模式被引入, 茶葉產業組織整合加速, 企業抱團發展、合作共贏成為安化黑茶整個行業的選擇。 益陽茶廠、怡清源、白沙溪等與武漢陸羽國際茶業交易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定, 依託互聯網金融平臺, 轉變企業發展模式, 助推茶產業升級。 部分茶企通過新三板市場迎來新的發展, 繼黑美人、梅山黑茶登陸新三板後,

湖南金湘葉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緊鑼密鼓的申報審批過程中, 新三板為茶企上市開闢了一條捷徑。

● 科技支撐

安化黑茶產業輻射多個行業, 且擁有不可複製的原料基地、完整的產品標準和現代生產技術。

2016年2月, 國家黑茶產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湖南)在益陽掛牌成立, 綜合檢測能力達到了國內先進水準。 6月, 黑茶國家標準發佈, 安化黑茶已擁有完整的產業標準, 國標13套, 省標8套, 確保食品安全有了規範的體系安全品質規範。

由湖南農業大學劉仲華教授領銜完成的“黑茶提質增效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科研項目, 獲得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安化黑茶在該項目技術體系支撐下, 品質水準、產業規模、產業效益、市場空間等方面實現了跨越式提升。

強大的科研支撐力量,無疑成為安化黑茶發展的新引擎。

四 大 舉 措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2017年,安化黑茶產業乘著政策東風,以佈局優化、品質提升、產業融合為重點,以“穩面積、提品質、強企業、響品牌、拓市場、嚴監管”為產業發展原則,繼續確定茶園基地建設為夯實產業基礎的側重點和脫貧攻堅的助力點,全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大生態有機茶園建設力度,重點支援5000畝茶園提質升級、搞好產品提質升級、確保茶產業持續健康有序發展,並加大對四大板塊的扶持力度:一是茶旅融合的生態觀光茶園;二是有機綠色茶園的認證;三是茶樹品種選育和擴繁基地建設;四是標準化黑毛茶加工廠建設。

安化縣提出了2017年茶產業發展目標為年茶葉加工量7.5萬噸(目標增長15.4%)、綜合產值150億元(目標增長20%)、稅收2.5億元(目標增長25%),在全國重點產茶縣中綜合排名保四爭三。

● 拓展國內國際市場

整體工作以“一帶一路”、“萬里茶路”、“精准扶貧”、“大健康”為方向。

(一)國內市場:

—— 加大宣傳報導。策劃新聞亮點、熱點,開展一系列的專題宣傳報導,爭取國內主流媒體對安化及安化茶產業的關注;2017年全年繼續在央視發佈公共品牌廣告,並選擇兩會期間,在中央一台作宣傳;支持茶企在各級電媒、網媒、紙媒,以及國內熱點旅遊景區、機場、高鐵站、高速公路等發佈廣告;辦好《安化黑茶》雜誌和官網。

—— 優化品牌形象。聘請專業團隊優化“安化黑茶”公共品牌標識及形象,啟動安化黑茶品牌形象店的設計工作,並在國內大中城市開展試點推廣。

—— 建立服務平臺。與國內重點涉茶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雙邊或多邊技術協作機制,以安化黑茶研究院和湖南省茶葉產業技術體系雪峰山區試驗站為基礎平臺,建成覆蓋全產業的技術服務網路平臺。完善安化黑茶產品品質檢驗檢測中心建設,建立安化黑茶品質安全保障平臺。

—— 加強活動推廣。參加“2017湖南茶葉‘三十’評選活動;組團參加2~3次國內大型茶展;到新疆、內蒙等安化黑茶傳統銷售區開展宣傳推廣活動;繼續開展安化黑茶登五嶽和訪普陀山活動。

—— 開展文化升級。開展茶文化挖掘、整理,推動安化黑茶知識進校園、進社區、進單位。協助拍攝與安化黑茶有關的電影、電視劇和專題片。

—— 加強技術培訓。以栽培、加工、茶藝、行銷及產品品質安全等為培訓重點,舉辦技術技能培訓班6~8期,培訓3000人次以上。加強茶產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支援茶企從高等院校引進優秀專業技術人才。

(二)國際市場:

—— 完善品牌體系。積極推動“安化黑茶”國際商標註冊、產品認證,力爭納入國家出口商品目錄。

—— 培育國外消費者。中國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安化黑茶的功效顯著,要非常自信、積極主動地宣傳中華茶文化,影響國外消費者。

—— 加大推廣力度。安化黑茶已經遠銷韓國、德國、泰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家及港澳臺地區。今年將進行非洲、美洲的安化黑茶推廣活動,進一步向國際市場推廣。

● 推進產品轉型升級

—— 推進轉型升級。根據市場需求,推進產品的轉型和開發,做好綠色認證和產品推介,投入資金支持綠色無公害有機茶的大面積推廣。

—— 支持中小企業精准定位。引導中小茶企向專、精、特轉變,專心專意做精做特,實現安化黑茶的生產專業化、檔次多元化、品飲便捷化。

—— 支援新產品的研發。加快安化黑茶科技成果的轉化速度,支援藥物、保健品、功能食品、化妝品等精深加工新產品的研發,延伸產業鏈,提升附加值,滿足消費多樣化需求。

—— 強化標準化生產。繼續創建和集中扶持標準化、清潔化生產標杆企業,積極開展廠房新建和整改維修、廠區環境整治、生產線自動化改造、原料包裝升級等工作,提升生產和管理水準。

● 抓好產業融合

—— 茶旅文產業融合:將茶園建設、升級與旅遊景觀打造相結合,茶廠改擴建與發展工業旅遊相結合,支援安化黑茶學校、中國黑茶大市場、茶鄉花海、雲上茶旅園、梅山生態園等茶旅重點工程建設,其中茶香花海專案投資規模8億元,占地近5000畝。配合旅遊部門策劃和打造多條以茶為媒的精品旅遊線路,吸引遊客來安化尋茶、訪茶。

跨業界跨區域協作推進“萬里茶道申遺”,開展茶馬古道、茶馬古鎮、風雨橋等文化遺存和文物的調查,加強白沙溪老廠區、安化茶廠百年木倉、江南老茶行、黃沙坪古茶市、洞市老街、永錫橋等茶文化遺存的保護和利用。

—— 金融產業融合:引進國內大型企業和優勢企業進行產權結構優化,整合行業優勢資源,支持茶企申報國家級、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以及中國馳名商標、省著名商標。

加強與金融扶貧機構的合作,建立茶產業融資服務平臺,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做好企業上市工作。安化作為貧困縣享受國家綠色通道政策。

● 立法規範市場管理

—— 立法保護。2017年制訂安化黑茶保護條例,加強授權企業的生產、加工、標識使用的管理。開展公用品牌維權打假,對外地出現侵權、偽劣假冒“安化黑茶”品牌的行為,加強與轄區管理部門的聯絡溝通,進行聯合整治,確保安化黑茶金字招牌。

—— 加強產品品質安全。強化企業的品質安全主體責任,保證茶品質量安全,建立品質信用檔案,在茶企中全面推廣使用二維碼防偽標誌,建立健全產品品質追溯體系。

—— 實行指導價格的管理。對安化黑茶實行指導價格管理,規範安化黑茶的市場價格行為,保護生產、經營企業和消費者的權益。

—— 加強監管隊伍建設。支援茶企建立清潔化生產視頻監控系統,逐步健全縣鄉兩級監管網路,涉茶部門根據各自職能實行常態化巡查監管,規範生產經營秩序,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實行品質安全危機及隱患報告制度,及時有效處置突發危機。

—— 規範市場行銷行為。支援發展規範化、規模化的茶產品專業行銷組織,持續打擊涉嫌利用安化黑茶產品進行非法集資、變相傳銷的違法活動。

2017年,安化黑茶產業保持健康持續發展,願景可期。

(原載《安化黑茶》雜誌2017年1期總第14期,轉載本社文章請注明出處。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品質水準、產業規模、產業效益、市場空間等方面實現了跨越式提升。

強大的科研支撐力量,無疑成為安化黑茶發展的新引擎。

四 大 舉 措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2017年,安化黑茶產業乘著政策東風,以佈局優化、品質提升、產業融合為重點,以“穩面積、提品質、強企業、響品牌、拓市場、嚴監管”為產業發展原則,繼續確定茶園基地建設為夯實產業基礎的側重點和脫貧攻堅的助力點,全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大生態有機茶園建設力度,重點支援5000畝茶園提質升級、搞好產品提質升級、確保茶產業持續健康有序發展,並加大對四大板塊的扶持力度:一是茶旅融合的生態觀光茶園;二是有機綠色茶園的認證;三是茶樹品種選育和擴繁基地建設;四是標準化黑毛茶加工廠建設。

安化縣提出了2017年茶產業發展目標為年茶葉加工量7.5萬噸(目標增長15.4%)、綜合產值150億元(目標增長20%)、稅收2.5億元(目標增長25%),在全國重點產茶縣中綜合排名保四爭三。

● 拓展國內國際市場

整體工作以“一帶一路”、“萬里茶路”、“精准扶貧”、“大健康”為方向。

(一)國內市場:

—— 加大宣傳報導。策劃新聞亮點、熱點,開展一系列的專題宣傳報導,爭取國內主流媒體對安化及安化茶產業的關注;2017年全年繼續在央視發佈公共品牌廣告,並選擇兩會期間,在中央一台作宣傳;支持茶企在各級電媒、網媒、紙媒,以及國內熱點旅遊景區、機場、高鐵站、高速公路等發佈廣告;辦好《安化黑茶》雜誌和官網。

—— 優化品牌形象。聘請專業團隊優化“安化黑茶”公共品牌標識及形象,啟動安化黑茶品牌形象店的設計工作,並在國內大中城市開展試點推廣。

—— 建立服務平臺。與國內重點涉茶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雙邊或多邊技術協作機制,以安化黑茶研究院和湖南省茶葉產業技術體系雪峰山區試驗站為基礎平臺,建成覆蓋全產業的技術服務網路平臺。完善安化黑茶產品品質檢驗檢測中心建設,建立安化黑茶品質安全保障平臺。

—— 加強活動推廣。參加“2017湖南茶葉‘三十’評選活動;組團參加2~3次國內大型茶展;到新疆、內蒙等安化黑茶傳統銷售區開展宣傳推廣活動;繼續開展安化黑茶登五嶽和訪普陀山活動。

—— 開展文化升級。開展茶文化挖掘、整理,推動安化黑茶知識進校園、進社區、進單位。協助拍攝與安化黑茶有關的電影、電視劇和專題片。

—— 加強技術培訓。以栽培、加工、茶藝、行銷及產品品質安全等為培訓重點,舉辦技術技能培訓班6~8期,培訓3000人次以上。加強茶產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支援茶企從高等院校引進優秀專業技術人才。

(二)國際市場:

—— 完善品牌體系。積極推動“安化黑茶”國際商標註冊、產品認證,力爭納入國家出口商品目錄。

—— 培育國外消費者。中國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安化黑茶的功效顯著,要非常自信、積極主動地宣傳中華茶文化,影響國外消費者。

—— 加大推廣力度。安化黑茶已經遠銷韓國、德國、泰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家及港澳臺地區。今年將進行非洲、美洲的安化黑茶推廣活動,進一步向國際市場推廣。

● 推進產品轉型升級

—— 推進轉型升級。根據市場需求,推進產品的轉型和開發,做好綠色認證和產品推介,投入資金支持綠色無公害有機茶的大面積推廣。

—— 支持中小企業精准定位。引導中小茶企向專、精、特轉變,專心專意做精做特,實現安化黑茶的生產專業化、檔次多元化、品飲便捷化。

—— 支援新產品的研發。加快安化黑茶科技成果的轉化速度,支援藥物、保健品、功能食品、化妝品等精深加工新產品的研發,延伸產業鏈,提升附加值,滿足消費多樣化需求。

—— 強化標準化生產。繼續創建和集中扶持標準化、清潔化生產標杆企業,積極開展廠房新建和整改維修、廠區環境整治、生產線自動化改造、原料包裝升級等工作,提升生產和管理水準。

● 抓好產業融合

—— 茶旅文產業融合:將茶園建設、升級與旅遊景觀打造相結合,茶廠改擴建與發展工業旅遊相結合,支援安化黑茶學校、中國黑茶大市場、茶鄉花海、雲上茶旅園、梅山生態園等茶旅重點工程建設,其中茶香花海專案投資規模8億元,占地近5000畝。配合旅遊部門策劃和打造多條以茶為媒的精品旅遊線路,吸引遊客來安化尋茶、訪茶。

跨業界跨區域協作推進“萬里茶道申遺”,開展茶馬古道、茶馬古鎮、風雨橋等文化遺存和文物的調查,加強白沙溪老廠區、安化茶廠百年木倉、江南老茶行、黃沙坪古茶市、洞市老街、永錫橋等茶文化遺存的保護和利用。

—— 金融產業融合:引進國內大型企業和優勢企業進行產權結構優化,整合行業優勢資源,支持茶企申報國家級、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以及中國馳名商標、省著名商標。

加強與金融扶貧機構的合作,建立茶產業融資服務平臺,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做好企業上市工作。安化作為貧困縣享受國家綠色通道政策。

● 立法規範市場管理

—— 立法保護。2017年制訂安化黑茶保護條例,加強授權企業的生產、加工、標識使用的管理。開展公用品牌維權打假,對外地出現侵權、偽劣假冒“安化黑茶”品牌的行為,加強與轄區管理部門的聯絡溝通,進行聯合整治,確保安化黑茶金字招牌。

—— 加強產品品質安全。強化企業的品質安全主體責任,保證茶品質量安全,建立品質信用檔案,在茶企中全面推廣使用二維碼防偽標誌,建立健全產品品質追溯體系。

—— 實行指導價格的管理。對安化黑茶實行指導價格管理,規範安化黑茶的市場價格行為,保護生產、經營企業和消費者的權益。

—— 加強監管隊伍建設。支援茶企建立清潔化生產視頻監控系統,逐步健全縣鄉兩級監管網路,涉茶部門根據各自職能實行常態化巡查監管,規範生產經營秩序,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實行品質安全危機及隱患報告制度,及時有效處置突發危機。

—— 規範市場行銷行為。支援發展規範化、規模化的茶產品專業行銷組織,持續打擊涉嫌利用安化黑茶產品進行非法集資、變相傳銷的違法活動。

2017年,安化黑茶產業保持健康持續發展,願景可期。

(原載《安化黑茶》雜誌2017年1期總第14期,轉載本社文章請注明出處。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