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為長安加入操控的標籤 場地體驗長安睿騁CC

今年上半年, 長安推出了“智色雙旋”的設計理念, 並且拿出了一款名為“極流”概念車型, 隨後首款量產車睿騁CC也在今年下半年亮相。 睿騁CC這款車充滿了設計的爭議性, 我也估計到下面的評論基本上都是關於設計, 他的設計怎麼樣, 大家都會分析, 這並不是本次文章重點。 這次貓哥主要體驗的是睿騁CC的操控性, 在專業試車場地裡面體驗了一番, 究竟這款車能否為長安添加上“操控”“舒適”的標籤?

相信還是會有網友對這款車不是很瞭解, 此前我的同事已經寫過關於睿騁CC的外觀內飾還有配置的解讀, 想要瞭解的網友請移玉步到《靠設計邁出新一步 長安睿騁CC離凱美瑞有多遠?》閱讀>>

雖然我的同事已經作出瞭解讀, 我也稍微說一下我對於這款車外觀內飾的感受。

看圖片的時候, 大家肯定都會覺得這像雷克薩斯的臉, 寶馬七系的內飾, ok的, 我對這方面沒意見, 至少已經不難看, 甚至還有質感。 在看到真車以後, 整個做工包括質感確實很不錯, 比如拉絲中控很有檔次, 紋路更加清晰, 這一點確實比吉利做得更加好, 座椅也很柔軟舒適, 而且整個中控液晶屏、全液晶儀錶盤的UI包括駕駛模式切換交互, 科技感一點也不差, 配置也高。 但唯一一點讓人遺憾的是, 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外觀內飾設計。 如果這款車不是像XXX車型, 如果這款車整個設計前所未有讓人眼前一亮的, 那麼這款車絕對能爆, 但這都是如果。 有時候我真的替長安著急, 一個好的設計師是不是真的那麼難找?

本次體驗的是睿騁CC的頂配車型, 搭配1.5T渦輪增壓發動機, 最大功率為115kW(156Ps), 峰值扭矩225Nm。 目前廠家是沒有給出這款發動機的最大功率及峰值扭矩轉速/轉速區間, 但我估計會跟CS55上的發動機一樣。

變速箱方面是來自愛信的第三代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底盤方面是前麥佛遜後多連杆,這也是比較常見的B級車底盤形式。

由於本次試駕體驗的時間非常有限,關於日常道路試駕體驗要下個月初才會有,大家見諒。睿騁CC這款車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來自於底盤的調校,現場有一位媒體老師說,這款車的底盤舒適程度不亞於他家的法系車。這一點我是認同的,整個車的懸掛調校的富有韌性,場地裡面有一些爛路體驗(國道上被大貨車壓壞後那樣的路)。睿騁CC整個懸掛的動作非常積極,避震把路面的坑窪資訊大量地過濾掉,如果你站在車外面看,可以看到整個車輪上下彈跳非常快,但是車身還是很平穩,這樣可能比較好理解。

另外就是關於NVH,也是令我印象深刻,在試車場裡面開100km/h是不知不覺的事情,車裡面幾乎是聽不到風噪音(由於試車場路太好,路噪留待下次感受),車內交談可以說是輕輕鬆松,一路聊天不知不覺就完成了試乘的體驗。

坐是很舒服,那開起來?說實話這款車還是舒適為主,激烈駕駛確實為難它,這主要有兩個方面。先從轉向說起,轉向手感這個問題是一個玄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個標準。睿騁CC會有三個不同的駕駛模式選擇,能夠讓方向盤提供從輕到重的助力調節,方向盤的指向確實是線性的,不過指向不會很精准,這當然是要照顧舒適性,特別是速度起來之後,車頭不是太好控制,而且方向盤會有適當的餘量,畢竟都是以城市家用為主。整個轉向的標定我認為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只不過是不適合賽道駕駛。

第二個方面來自於輪胎,一個好的輪胎能夠為駕駛加很多的分數,即使轉向不是特別精准,但如果輪胎能抓住地面,也會好很多。但比較遺憾的是,體驗的這款車搭配的是215/50 r17的韓泰傲特馬系列輪胎,這款輪胎我自己也在用,主要是安靜舒適為主。試駕當天有點小雨,路面稍微有點濕,只要速度稍微快一點去過彎,就會很容易響胎。

上面這兩點,第一點可以理解,第二點看自己的需求,可自己更換輪胎。另外還有兩點讓我比較驚喜,首先是刹車,廠家提供100-0km/h的制動距離資料是38.7米,雖然我對這輪胎的刹車資料有懷疑,但是現場我沒有機會測試,不過整體的刹車力度還是挺滿意,整個刹車力度調校得很線性,初段不會虛,也不會制動力度很大導致點頭。第二點比較滿意的是側傾的抑制,在急速過彎的時候,車身不會出現特別明顯的側傾現象,這也是底盤調校功力的一部分體現。

關於整個車動力總成的表現,我自己覺得不過不失,1.5T發動機給你的動力感受肯定是不會刺激的,但是加速起來會比較輕快,不會有肉肉的感覺。變速箱方面吧,如果以賽道上來講,稍微有點差強人意,感覺激烈駕駛的時候會稍微有點神經質,表現在有時候會鎖不住擋位,當我穩住油門過8字彎的時候,有時候會出現突然降擋的情況。

小結:將一輛家用車來做小型賽道試駕是要有勇氣的,因為在上面駕駛的方式與平時日常駕駛的方式非常不一樣,也特別容易找出問題,而且我自己覺得極限駕駛對消費者日常駕駛參考的意義不大。不過這也證明了長安對這款車是很有信心的。確實,這款車的底盤質感、刹車、轉向手感也讓我有驚喜,我覺得還是期待一下日常道路試駕。

底盤方面是前麥佛遜後多連杆,這也是比較常見的B級車底盤形式。

由於本次試駕體驗的時間非常有限,關於日常道路試駕體驗要下個月初才會有,大家見諒。睿騁CC這款車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來自於底盤的調校,現場有一位媒體老師說,這款車的底盤舒適程度不亞於他家的法系車。這一點我是認同的,整個車的懸掛調校的富有韌性,場地裡面有一些爛路體驗(國道上被大貨車壓壞後那樣的路)。睿騁CC整個懸掛的動作非常積極,避震把路面的坑窪資訊大量地過濾掉,如果你站在車外面看,可以看到整個車輪上下彈跳非常快,但是車身還是很平穩,這樣可能比較好理解。

另外就是關於NVH,也是令我印象深刻,在試車場裡面開100km/h是不知不覺的事情,車裡面幾乎是聽不到風噪音(由於試車場路太好,路噪留待下次感受),車內交談可以說是輕輕鬆松,一路聊天不知不覺就完成了試乘的體驗。

坐是很舒服,那開起來?說實話這款車還是舒適為主,激烈駕駛確實為難它,這主要有兩個方面。先從轉向說起,轉向手感這個問題是一個玄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個標準。睿騁CC會有三個不同的駕駛模式選擇,能夠讓方向盤提供從輕到重的助力調節,方向盤的指向確實是線性的,不過指向不會很精准,這當然是要照顧舒適性,特別是速度起來之後,車頭不是太好控制,而且方向盤會有適當的餘量,畢竟都是以城市家用為主。整個轉向的標定我認為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只不過是不適合賽道駕駛。

第二個方面來自於輪胎,一個好的輪胎能夠為駕駛加很多的分數,即使轉向不是特別精准,但如果輪胎能抓住地面,也會好很多。但比較遺憾的是,體驗的這款車搭配的是215/50 r17的韓泰傲特馬系列輪胎,這款輪胎我自己也在用,主要是安靜舒適為主。試駕當天有點小雨,路面稍微有點濕,只要速度稍微快一點去過彎,就會很容易響胎。

上面這兩點,第一點可以理解,第二點看自己的需求,可自己更換輪胎。另外還有兩點讓我比較驚喜,首先是刹車,廠家提供100-0km/h的制動距離資料是38.7米,雖然我對這輪胎的刹車資料有懷疑,但是現場我沒有機會測試,不過整體的刹車力度還是挺滿意,整個刹車力度調校得很線性,初段不會虛,也不會制動力度很大導致點頭。第二點比較滿意的是側傾的抑制,在急速過彎的時候,車身不會出現特別明顯的側傾現象,這也是底盤調校功力的一部分體現。

關於整個車動力總成的表現,我自己覺得不過不失,1.5T發動機給你的動力感受肯定是不會刺激的,但是加速起來會比較輕快,不會有肉肉的感覺。變速箱方面吧,如果以賽道上來講,稍微有點差強人意,感覺激烈駕駛的時候會稍微有點神經質,表現在有時候會鎖不住擋位,當我穩住油門過8字彎的時候,有時候會出現突然降擋的情況。

小結:將一輛家用車來做小型賽道試駕是要有勇氣的,因為在上面駕駛的方式與平時日常駕駛的方式非常不一樣,也特別容易找出問題,而且我自己覺得極限駕駛對消費者日常駕駛參考的意義不大。不過這也證明了長安對這款車是很有信心的。確實,這款車的底盤質感、刹車、轉向手感也讓我有驚喜,我覺得還是期待一下日常道路試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