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金參考|網路貸款不能將黃世仁變成尤努斯

隨著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發出一紙公文, 要求地方政府停止新批設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 禁止新增批小額貸款公司跨省開展小額貸款業務, 人們這才發現, 原來身邊有不少互聯網高息短期貸款填滿了電梯的廣告位。

這種高息短期貸款之所以在人們眼皮底下迅速發展壯大, 是因為借用了金融科技的新名頭, 這讓網路小額貸款看上去頗有技術含量, 甚至也有公司憑藉這個概念成功上市圈錢。 然而這種金融產品卻有一個不變的古老內核:高利貸。

莎士比亞將威尼斯商人放貸的貪婪刻畫得淋漓盡致,

而中國人更熟悉的地主黃世仁也同樣不遑多讓。 “還不起錢, 拿閨女來頂”已經成為有時代烙印的經典表述, “印子錢, 一還三, 利滾利, 年年翻。 ”更是一曲讓人扼腕的悲歌。 於是絕大多數人從小就被教育:高利貸碰不得。

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 這種對個人來說風險極大的高利貸卻在普惠金融的旗號下借屍還魂, 又借助“互聯網+”佔據了行業風口。 雖然一些公司做的事和黃世仁有得比, 但卻同時還想佔領道德制高點, 以當代的尤努斯自居。

孟加拉經濟學家穆罕默德·尤努斯一直被聖潔光環所環繞, 他通過發展“小額貸款”和“小額金融”的理論和實踐, 創建了孟加拉鄉村銀行, 給貧窮而無法獲得傳統銀行貸款的創業者貸款。

由於“從社會底層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努力”, 尤努斯2006年被授予了諾貝爾和平獎。

尤努斯和黃世仁都提供了個人融資管道短缺情況下的選擇, 然而不同的是前者的利率負擔得起, 風控合規較完善、發展審慎, 而後者則在監管的真空下野蠻生長, 跑馬圈地。 即使包括超過3500家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在內, 中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這麼多年下來也只有4000多家, 而根據央行發佈的《2017年三季度小額貸款公司統計資料包告》, 截至9月底, 全國小額貸款公司卻在短短幾年裡就發展到8610家。 小額貸款公司數量是銀行業金融機構數量的兩倍, 龐大的數量本來就加大了監管難度。 而且金融創新、科技創新同時也將傳統業務帶入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未知領域,

使得網路小貸業務範圍存在灰色地帶。

比如有些網路小貸牌照被部分平臺從事似是而非的業務, 利用牌照進行套利, 或者在一些專案性收費的掩護下, 發放實質上的高利貸。 “互聯網+”確實革命性地重塑了不少行業的業態, 讓用戶得到了便利與實惠。 但在金融領域, 這並不意味著技術創新可以將灰色業務洗白, 讓之前不允許的行為能通過“換臉術”在陽光下行走。

好在金融監管或許會遲到, 但不會缺位。 當網路小額貸款並沒有為小微實體經濟服務, 而成為危害金融穩定的隱患時, “監管大掃除”就要發揮作用。 從去年限制了個人可通過P2P網貸平臺借款的數量,

到今年4月份銀監會劍指現金貸業務, 再到現在凍結新批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 都是在收緊監管口徑, 從供求兩端發力降低風險。

從黃世仁到尤努斯, 中間只隔了一件金融科技的馬甲。 而金融監管的任務則是剝去馬甲, 否則捲入其中的人都有成為楊白勞的危險。 當然, 更進一步的目標是通過牌照管理, 讓黃世仁能夠變成尤努斯, 那樣用戶才能真正享受到普惠金融帶來的切實好處。

(以上言論系作者個人觀點, 不代表本網立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