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煤電矛盾難緩和,發改委醞釀出手調控

今年以來, 煤價持續處於高位, 煤企盈利水準不斷提高。 同時, 全國煤炭產量、消費量和淨進口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長態勢。

中國煤炭協會會長王顯政在“2018年度全國煤炭交易會”上表示,

在全國煤炭產量增加, 價格回升的基礎上, 今年前9個月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01萬億元;90家大型煤炭企業利潤總額(含非煤)1041億元, 行業經濟效益穩步回升, 為煤炭行業去產能、脫困和轉型升級發展奠定了基礎。

但也要看到, 煤炭行業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還十分突出。 在90家大型煤炭企業利潤中, 前10家利潤833億元, 占80%, 大多數企業仍處於微利和虧損的邊緣, 行業虧損面仍有20.7%, 企業扭虧尚未脫困的現象比較普遍;資金鏈緊張、債務負擔重、人員安置等問題依然突出;部分老國有企業減發職工工資、拖欠社保基金、稅費、採掘關係失衡、減少安全投入等問題依然存在,

煤炭行業實現轉型升級與健康發展任重道遠。

他還指出, 全國煤炭產能過剩的態勢並沒有根本改變, 煤炭市場供需平衡的基礎還比較脆弱, 煤礦關閉退出人員安置難度大, 資產債務處理困難。

與煤炭企業業績對應的是經營形勢愈發嚴峻的電企, 在這種背景下, 煤電聯動的預期正不斷加強。 業內人士認為, 煤電聯動在年底啟動的概率較大, 電企因成本高企而造成的虧損需要通過上調電價來調整, 並以此來緩解煤電矛盾。

在11月21日舉行的2018年度全國煤炭交易大會上, 21家煤炭企業與31家煤炭用戶企業簽訂了中長期合同。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 鼓勵早簽、多簽、實簽中長期合同, 規模以上煤炭、發電企業集團簽訂的中長期合同數量應達到自有資源量或採購量的75%以上。

煤電聯營將加快推進

連維良表示, 推進煤電聯營兼併重組是全面提高供給體系品質的有效途徑。 關於煤電聯營, 總的原則是, 增量的都要煤電聯營, 存量的要有序推進改革。 有關部門將進一步研究制定相關鼓勵政策, 支持將煤電聯營專案優先納入能源發展規劃, 支持煤電聯營煤礦優先釋放優質產能和核增生產能力。 支援發展煤電聯營的混合所有制企業, 實現煤電交叉制度, 加快煤電聯營步伐。

連維良介紹, 煤電聯營有助實現煤電產業良性發展, 但從目前情況來看, 煤電聯營水準還比較低, 煤炭企業參股、控股電廠權益裝機容量只占全國火電裝機的17%左右,

電力企業所屬煤礦占全部煤炭產業的比例不足15%。

連維良指出, 鼓勵大型煤炭企業強強聯合, 推進煤電一體化、煤焦一體化、煤化一體化, 實現產業融合發展, 打造跨行業、跨區域、跨所有制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

目前煤炭上下游一體化發展取得新進展。 王顯政介紹, 在煤炭企業參股控股電廠1.8億千瓦的基礎上, 神華集團與國電集團重組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 成為我國煤電聯營、煤電一體化發展重大改革成果。 靖遠煤業、窯街煤電、甘肅煤投公司重組成立甘肅能源化工集團, 構建了煤電化一體化發展模式。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亦表示, 煤、電是上下游產業鏈聯繫非常緊密的產業, 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 從國外發達國家來看, 煤電聯營和上下游一體化的發展趨勢非常明顯。 今後我們應該逐步鼓勵大企業建立穩定的煤電聯營機制, 保證能源價格相對穩定。

長期以來, 煤炭都是火力發電的主要能源。 在我國電價未完全市場化的情況下, 電價變動很小, 如果煤價大漲,則煤炭企業增加盈利,而發電企業很可能由於成本劇烈上升陷入虧損;反之,發電企業則受益于成本下降。煤電矛盾表面上看是煤企和電企的價格博弈,其實是涉及煤、電、運和政府四方面的系統性問題。其中,改革沒到位,價格機制沒有發揮應有的調節作用,是導致煤電矛盾的根本原因。這對安全可靠、長期穩定的能源供應以及國民經濟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

王顯政表示,煤炭市場供需基本平衡。隨著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優質產能逐步釋放,落後產能淘汰退出,煤炭運輸通道建設加快,全國煤炭市場供需關係正在由基本平衡向更高水準的動態保障發展。全國煤炭產量、消費量和淨進口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長態勢。據統計,今年前10個月,全國煤炭產量28.53億噸,同比增長4.8%;煤炭淨進口2.2億噸,同比增長12.8%;全社會煤炭庫存減少1億噸以上。初步測算,全國煤炭消費量32.6億噸左右,同比增長3.7%。

資料顯示,去產能實施以來,煤礦數量大幅減少。全國煤礦數量由2015年底的1.2萬處左右,減少到目前的不足8000處。

(本文綜合自證券日報、中國證券報。本平臺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原著版權,如您對我們的文章存在異議,歡迎後臺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回復處理。在這個時代,我們以傳播資訊、分享知識為已任。)

如果煤價大漲,則煤炭企業增加盈利,而發電企業很可能由於成本劇烈上升陷入虧損;反之,發電企業則受益于成本下降。煤電矛盾表面上看是煤企和電企的價格博弈,其實是涉及煤、電、運和政府四方面的系統性問題。其中,改革沒到位,價格機制沒有發揮應有的調節作用,是導致煤電矛盾的根本原因。這對安全可靠、長期穩定的能源供應以及國民經濟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

王顯政表示,煤炭市場供需基本平衡。隨著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優質產能逐步釋放,落後產能淘汰退出,煤炭運輸通道建設加快,全國煤炭市場供需關係正在由基本平衡向更高水準的動態保障發展。全國煤炭產量、消費量和淨進口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長態勢。據統計,今年前10個月,全國煤炭產量28.53億噸,同比增長4.8%;煤炭淨進口2.2億噸,同比增長12.8%;全社會煤炭庫存減少1億噸以上。初步測算,全國煤炭消費量32.6億噸左右,同比增長3.7%。

資料顯示,去產能實施以來,煤礦數量大幅減少。全國煤礦數量由2015年底的1.2萬處左右,減少到目前的不足8000處。

(本文綜合自證券日報、中國證券報。本平臺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原著版權,如您對我們的文章存在異議,歡迎後臺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回復處理。在這個時代,我們以傳播資訊、分享知識為已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