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讀經明義丨《孔子集語》:有理想志向的人都是什麼樣子的?

作者:淩俊峰

導讀:孔子教導我們不斷求知, 厚德載物, 更像是在教導我們不斷包容, 學習禮儀, 做事情。 這就是儒家學派的基本特點。 儒家的學習, 是學做一個勇於擔當的天下人。

子曰:“君子不可以不學, 見人不可以不飭。 不飭無貌, 無貌不敬, 不敬無禮, 無禮不立。 夫遠而有光者, 飭也;近而逾明者, 學也。 譬之如圩邪, 水潦集焉, 菅蒲生焉。 從上觀之, 誰知其非源水也!

這是《孔子集語》卷一“勸學”的第一條, 原出《尚書大傳·略說》。 我們知道《論語》的第一篇就是《學而》篇, 這證明了儒家的基本態度, 就是不斷學習。 這種學習, 是學習文化教育、研習禮樂, 養成大人君子, 變化自己的氣質, 而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工作、職業發展等等。

清代的大學者顧炎武曾經說過:“博學于文, 約之以禮”, 不但要通過文化學習, 獲得知識與思考問題的方式, 更要學習禮樂, 懂得規矩。 這也可以理解為“知”和“行”的關係。

所以我們在理解這句話:君子不可以不學習禮樂, 見到了人不可以不整理儀錶。 不整理儀錶, 就沒有容貌, 沒有容貌, 就顯得不敬重, 不敬重天與人, 就沒有禮。 沒有禮就不能夠成立。

一個人從遠處忘去, 有德行之光, 是因為懂得整理容貌;接近後漸漸顯得有德性之明,

是因為懂得不斷的學習進取。 這就好像是低窪地一樣, 流水都會集中於此, 水草都能不斷生長起來, 包容萬象。 即使是我們站在高的角度上去看, 誰又會知道, 那不是源頭活水呢?

孔子所教導我們的精神, 正是《周易》裡面所介紹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 自強不息, 更像是在教導我們不斷求知, 厚德載物, 更像是在教導我們不斷包容, 學習禮儀, 做事情。 這就是儒家學派的基本特點。

儒家的學習, 是學做一個勇於擔當的天下人。 我們可以說一個大家都熟悉的人:一代名臣范仲淹。

他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 他為人正直, 秉公直言, 所到之處, 執教興學。 北宋一朝, 邊患不斷, 他勇於用兵西北, 給國家解除憂難。 所謂道德文章, 事功經濟, 庶可謂一代完人。 而他的早年生活卻無比的艱辛痛苦。

早在幼年的時候, 他的父親就很早去世了。 母親為了生活, 就改嫁到他人家裡。 可想而知, 到了別人家的孩子, 會受繼父的委屈。 但即使是這樣,

范仲淹也不會忘記去努力學習。 家裡沒有好的環境, 他就躲到寺廟中, 閉門看書。 沒有好的食物, 就用小米煮粥, 等到過了一夜, 粥都凝固了, 才切開來吃, 配上些醃菜。

困難的環境, 不會真正打倒一個有志向與理想的人。 手不釋卷的努力, 勤學好思, 終於他在二十六歲那年, 考上科舉,成為寒門進士。命運之門終於向他打開。更重要的是,在為官之後,他照樣剛正不阿,為百姓造福,這才是儒家所學應該教育與培養出的大人君子。

考上科舉,成為寒門進士。命運之門終於向他打開。更重要的是,在為官之後,他照樣剛正不阿,為百姓造福,這才是儒家所學應該教育與培養出的大人君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