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常回家看看》曲作者戚建波東營談創作 他為百姓而歌

一首由他作曲的《常回家看看》, 一夜之間風靡大街小巷, 迄今仍在全球華人中廣為傳唱;他有22首歌曲登上過央視春晚舞臺, 是名副其實的“春晚歌王”;他的一系列親情、家國作品唱火了神州大地, 是當之無愧的“百姓歌者”。 他就是戚建波, 一位土生土長的山東漢子。

很多東營市民可能還不瞭解的是, 被稱為“東營之歌”的《文明在哪裡》, 曲子也是出自戚建波之手。 4月5日, 戚建波來到東營, 短暫逗留期間, 他與朋友分享了這些年的創作心得。

平易近人的“百姓歌者”

4月5日, 戚建波途經東營看望朋友, 記者有幸見到了這位大名鼎鼎的作曲名家。

眼前的戚建波平易近人, 熱情與人分享他的新作;他才思敏捷, 讓人很難相信他已經年近60歲。 這次是他第二次來到東營。 此前他因創作《文明在哪裡》與東營結緣, 這首由譚晶演唱的作品, 如今已被作為東營的“市歌”, 幾乎人人都會哼唱。

1997年的《中國娃》, 是戚建波最早登上央視春晚的作品;隨後在1999年, 一首《常回家看看》火遍了大江南北, 也在全球華人中掀起了一股“親情旋風”。 從事作曲創作30多年, 戚建波有800多首歌曲問世, 其中22首作品登上春晚舞臺, 均被百姓廣為傳唱, 而他至今還是一名“業餘作曲家”, 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戚建波的作品關注親情、鄉情, 側重傳遞生活中最日常、最平淡, 卻也是最本質的情感, 大家因此喜歡叫他“百姓歌者”、“平民音樂家”。 對此他說:“我希望自己的創作永遠是為著百姓的。 歌是發自心靈的聲音, 創作者只有自己心中葆有真善美, 寫出的作品才能真正打動百姓。 ”

新作品為孩子們而寫

這次來東營, 戚建波特意向朋友推薦了他最新創作的作品——《幸福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少兒組歌》。

組歌共14首作品, 專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寫, 包含抒情、歡快、活潑、勵志、優美等各種風格, 歷時3個多月, 反反復複經過了無數次修改。

最讓戚建波難以忘懷的, 是《愛國歌》進行第一次錄音的場景。 當中央少年廣播合唱團的少年們在錄音棚裡齊聲合唱, 戚建波和許多家長都流下熱淚, 他們發現, 主旋律和正能量能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很大幫助。 有業內人士評價核心價值觀組歌, 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彌補了近年來少兒經典歌曲缺乏的現狀。 這套組歌也被作為全國中小學課間播放曲, 將大範圍走進校園。

用戚建波自己的話說:“這是專為孩子們寫的歌。

希望用孩子聽得懂、能接受、喜歡唱的藝術語言, 把核心價值觀播撒到他們的心田。 ” (記者 李曉琳)

戚建波, 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威海市政協副主席, 威海一中副校長, 山東省文聯副主席, 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 一級作曲。 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

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 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11首作品獲中宣部“五個一”精品工程獎, 22首作品入選央視春晚。

代表作品:《常回家看看》、《父親》、《母親》、《兒行千里》、《紅旗頌》、《開門紅》、《好運來》、《與世界聯網》、《中國娃》、《幸福來》、《中華好兒孫》、《好男兒就是要當兵》、《好人就在身邊》、《四德歌》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