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老闆、華帝、美的···三季度上市公司報告分析

1、海爾

近日, 海爾披露2017年第三季度報。 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即1-9月, 海爾營業收入1191.90億元, 同比增長41.2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56.82億元, 同比增長48.48%。

報告中, 海爾分析:2017 年 1-9 月公司收入同比增長 41.27%。 其中, 冰箱冷櫃業務收入增長 34%;洗衣機業務收入增長 41%;空調業務收入增長 61%;廚衛業務收入增長 76%。

此外, 得益於海爾在國內市場聚焦零售轉型, 優化效率、升級結構。 2017年1-9 月國內白電收入增長26%;高端品牌卡薩帝持續高速增長, 前三季度增長 41%, 保持高端市場的絕對領先優勢。

在海外市場, 海爾推進多品牌協同與“研發、製造、行銷”三位一體佈局,

實現全面發展。 2017 年 1-9 月海外整體收入 507.4 億元, 占比 43%:①2017 年 1-9 月 GEA 貢獻收入 342 億元, 貢獻歸屬母公司淨利潤 18.8 億元, 貢獻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歸屬母公司淨利潤 10.2 億元。 其中三季度單季度實現收入 117億元, 同比增長 7.7%。 ②原有海外業務(不含 GEA)收入增長 20%, 其中南亞市場增長49%、歐洲市場增長 29%、中東非市場增長 29%、澳洲市場增長19%。

不僅如此, 海爾通過U+智慧生活平臺聚焦智慧化和使用者體驗升級, 加快產品智慧化步伐, 持續反覆運算 UHomeOS 系統。 前三季度白電網器(智慧家電)銷量 840 萬台, 增長222%。 U+平臺用戶數 5000萬, 增長102%。

與此同時, 海爾也在有條不紊地推進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 促進數位化企業轉型, 用戶大規模定制量 714 萬台, 增長 870%。

在社群行銷方面, 海爾積極推進順逛微店、線上店、線下店“三店合一”的社群生態平臺建設,

順逛平臺已擁有61萬順逛微店主、1.6萬家 OTO店、2萬個社群, 2017 年1-9月 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 成交總額)規模突破 30 億元。

2、美的

近日, 美的披露2017年第三季度報。 報告顯示:在2017年第三季度, 美的實現營業收入1624.99億元, 同比增加60.8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41.87億元, 同比上升了26.43%。 而從整個前三季度來看, 1-9月, 美的營業收入1869.49億元, 同比增長60.6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49.98億元, 同比增長17.10%。

相關人士分析, 美的主業增長受益於產品升級以及 T+3 戰略, 運營效率不斷提升, 7-8月冰空洗出貨量增長迅猛, 市占率強勢提升。 空調7-8 月出貨端同比增長117%及87%, 安裝卡增速維持在50%以上。

洗衣機版塊產品結構升級, 滾筒替代波輪帶動量價齊增長。 內銷繼續受益於滾筒需求的快速增長,

我們預計將帶動全年內銷量增長6%左右, 結構優化及出廠價上調帶動龍頭企業產品均價提升10%以上。 外銷受益於龍頭企業品牌競爭力加強, 新領域不斷拓展, 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值得關注的是, 美的集團前三季度的營業成本為1395億元, 同比增長66%, 收購庫卡帶來營收大增的同時, 也增加了經營成本。 但另一方面, 美的收購得庫卡集團前三個季度為美的帶來198億元營收, 同比增長27%, 稅前利潤同比增長26%。

有業內人士預測, 美的集團2017年全年營收或許將可超過2300億。 對美的來說, 這個目標實現起來較輕鬆。 而第三季度的驕人業績也使得該目標更近了一步。

3、蘇甯雲商

蘇甯雲商日前公佈的業績報告顯示, 前三季度蘇甯雲商營收為1318.82億元,

同比增長26.98%, 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72億元, 同比增長321.23%。 而蘇甯雲商在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81.36億元, 同比增長36.95%。 從轉型以來背著虧損壓力的蘇甯雲商, 終於在2017年交上了高於同行的成績單, 並且第三季度的多個業績資料明顯好於上半年。

面對實體經濟和實體零售的困局, 不斷有企業在尋找突破口。 比如向海外拓展市場, 或者行業整合加劇提升整體運營效率等等。 但更多企業通過利用互聯網工具, 讓傳統運營模式進行升級。 比如很多傳統零售企業通過微信等新媒體平臺豐富顧客服務內容, 加強線上即時溝通和服務;一些製造企業通過與互聯網企業合作, 利用消費資料倒逼前端加工製造環節更加貼合新的消費習慣。

目前通過智慧化設備和線上支付等手段實現的無人商店, 給以門店使用者體驗為強項的實體零售帶來了新的發展思路。 到家服務讓實體零售門店的輻射半徑放大, 同時通過多元化管道提高整體銷售。 另外, 實體+電商的線上線下融合模式, 讓傳統企業在發揮自身既有運營和體驗優勢的同時, 也將通過線上電商模式, 拓展輻射範圍。

當傳統電商紛紛嘗試著找落地觸角時, 由傳統零售轉型互聯網零售的蘇寧已經完成轉身, 輕裝向智慧零售提速。

近日蘇甯雲商董事長張近東卻在內部高管團隊閉門會議上提出了“2018年要新開店5000家”的目標, 而這一數位時蘇寧在連鎖時代最高記錄的10倍!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蘇寧重啟門店擴張,與大連鎖時代的廝殺不同。此輪門店新擴張思路,張近東的底氣和自信來自蘇寧線上線下門店打通、互聯網化轉型初見成效。

蘇寧剛剛公佈的三季報顯示,截止9月30日,蘇寧合計擁有各類自營店面3748家。與2016年12約31日相比,蘇甯雲店增加了131家,旗艦店、中心店和社區店數量都有一定程度減少,新興的紅孩子母嬰店和蘇寧超市門店數則保持增長。蘇寧借助互聯網改造的門店,實現了線上線下完全打通,通過增加新奇特以及智慧產品的體驗功能、攝影發燒友專區等,大大減少無效商品展示面積,改善了顧客體驗,同時坪效也得到提高。

從連鎖企業一路發展起來的蘇寧,通過管道優勢和積累的大資料資源,不斷加深與製造業的融合,通過包銷定制、反向定制等與上游實體製造企業一起變革。另外,蘇寧通過近年對科技人才的引進和高科技產品的運用,已經借助高科技技術讓零售業務實現了變革和提升。

蘇寧5000店的目標,除了旗下地產業務——蘇寧置業將在全國大規模推進之外,蘇寧還將與全國性大型地產商和地方龍頭地產商進行戰略合作,聯合定制商業物業。

除了結盟地產商穩固零售業佈局,蘇寧在轉型過程中已經完成了六大產業佈局。如果用事實來描述蘇寧的產業佈局,那就是,蘇甯雲商線下已經擁有近4000家自營門店和網點,線上穩居中國B2C市場前三;蘇寧體育擁有俱樂部運營管理、體育賽事版權經營、體育地產開發等多項業務,旗下的江蘇蘇寧足球俱樂部、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以及西甲、英超、中超、亞冠等近30項國內國際重大體育賽事版權無不是圈內重量級IP;而蘇甯金融、蘇甯文創、蘇寧投資均在各自領域保持著高速的增長力和影響力。

“2017年以及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蘇寧主要的工作目標就是整合六大產業的資源,實現互聯網零售從商業模式向盈利模式轉變,實現集團業務從中速增長向高速增長的轉變。”張近東表示。

4、蘇泊爾

從蘇泊爾披露的2017年第三季度報看,蘇泊爾前三季度營收104.97億元,同比增長18.85%,歸母公司淨利潤8.96億元,同比增長20.78%。就第三季度來看,蘇泊爾單季營收35.87億,同比增加16.48%,歸母公司淨利潤2.99億元,同比增加10.23%。

前三季度,蘇泊爾的營收和淨利潤實現雙增長,第三季度的表現也處於上升軌道。今年以來,蘇泊爾的內外銷雙增長,內銷強勢增長,外銷明顯恢復。小家電品類優先受益於消費升級需求,蘇泊爾通過加快廚衛、環境電器新品推進,提供適合中國消費需求新品。同時,堅持產品精品化,發掘老使用者產品更新換代需求。

今年十月,蘇泊爾擬以2.74 億元收購SEB國際持有的上海賽博電器的100%的股權,競爭力持續走強。上海賽博目前主要從事電熨斗等家電的生產及出口業務,2016年上海賽博營業收入3.09 億元,淨利潤893.04萬元。本次收購有利於整合與SEB 在中國市場的業務佈局,上海賽博外貿經驗豐富,有利於公司在外貿業務上進一步拓展,公司的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同時,也收購了WMF中國區家電業務,蘇泊爾在炊具餐具高端品牌上如虎添翼,幾大品牌間也將產生更大的協同效應。

5、九陽

近日,九陽股份披露其2017年三季度財報。九陽三季度營收50.66億元,同比增漲0.63%,全年收入增速首次轉正,歸母公司淨利潤5.39億元,同比減少1.38%。第三季度,實現收入17.97億元,同比增長4.22%,歸母公司淨利潤1.77億元,同比減少2.76%,和去年相比,基本沒有變化。

在前三季度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的背景下,公司三季度毛利率逆市上揚,歸功於消費升級背景下伴隨著產品結構的持續優化,不斷有高端新品推出。雖然淨利率略有下滑,但主要是由於新品的推廣大大增加了銷售費用的支出,銷售費用率同比提升1.6個百分點,公司實際盈利能力增強。

目前,九陽仍處於恢復期,公司調整經銷商的影響逐漸消退,收入增長趨勢在二季度單季轉正後持續向好趨勢。其主營拳頭產品豆漿機在這兩年受到了市場挑戰,銷售出現負增長,從而影響了整體業績。九陽一方面調整管道佈局,進軍ShoppingMall、高端賣場,精簡管道結構,另一方面積極佈局高端產品、扶持其他品類產品,比如其電飯煲品類中的IH電飯煲收入占比不斷增加,西式小家電產品收入也在兩位元數增長。但是,和其他小家電企業類似,九陽同樣受到了匯兌損失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

6、萊克電氣

2017年前三季度,萊克電氣營收40.25億元,同比增長32.59%,歸母公司淨利潤2.74億元,同比減少18.04%。第三季度,萊克電氣營業收入14.44億元,同比增長24.99%,歸母公司淨利潤0.49億元,同比減少56.95%。

萊克電氣是以自主品牌與 ODM 相結合的經營模式,堅持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共同發展。在國內市場,為適應不同管道和消費人群的差異化需求,萊克實施多品牌戰略,塑造各細分領域的專業化品牌形象。 萊克聚焦中高端清潔家電領域,目標要成為中國高端清潔家電的領導者;碧雲泉聚焦高端淨水領域,是高端臺式反滲透智慧淨水機發明者;萊克吉米專注網路銷售,聚焦年輕人的家居清潔和個人護理產品,成為高品質精緻的時尚品牌。在國外市場走以 ODM 自主研發製造貼牌銷售的道路。

萊克電氣受益於消費升級,量價齊升保證公司收入業績高速增長。外銷吸塵器有限增長空間下看好無線化替代帶來的均價及利潤提升,內銷自主品牌增長迅猛,占比持續提升,整體內銷市場空間打開及公司份額提升有望帶動內銷持續快速增長。

今年歸母公司淨利潤同比減少,營收同比增加所呈現出來的相反業績表現,其實主要是其外銷業務中,產生匯兌損失1億多元,另加上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20%~50%不等的不利影響。

7、愛仕達

近日,愛仕達公佈了2017年三季度業績報告。前三季度愛仕達營收規模達到了21.47億元,與去年同比增長了18.4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1.13億元,同比增長了13.64%;就單季度來看,愛仕達第三季度營收7.2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4.81%,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0.27億元,同比增長2.25%。

第三季度是傳統淡季,收入增速正常回落,由於提前儲備原材料,第三季度受原材料影響較小,毛利率僅小幅下滑。愛仕達主業炊具業務穩定發展。公司在三四線持續推進管道下沉,不斷提高電商占比(目前25%,目標40%),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機器人和小家電業務逐漸貢獻收入,未來發展可期。公司2016 年10 月收購錢江機器人,但目前占收入比重仍小,未來機器人訂單數量會逐漸增多,擴大公司收入規模,進一步攤薄費用率。小家電毛利率穩步提升,收入規模也在逐漸擴大,未來有望對收入和利潤率做出貢獻,預計全年歸母淨利潤率增長區間在10%~30%。

8、老闆電器

近日,老闆電器披露2017年第三季度報。報告顯示:在2017年第三季度,老闆電器實現營業收入17.90億元,同比增加22.6%;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3.63億元,同比上升了30.24%。而從整個前三季度來看,1-9月,老闆電器營業收入49.88億元,同比增長25.1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9.60億元,同比增長36.95%。

在品牌方面,老闆電器穩坐高端廚電行業龍頭,通過強大品牌力,維持主品類產品份額持續穩步提升,新品類產品快速放量。管道上多元管道繼續完善,推動三四級管道下沉腳步加快,合計保障公司收入端維持快速增長。

但同時,也有來自原材料等方面的負面影響。原材料價格上漲一定程度上拖累毛利,但公司毛利水準本身偏高,在良好競爭格局下的強議價能力及費用管控力足夠支撐盈利穩定增長。在報告中顯示為:報告期內,營業成本同比增長33.97%,主要原因為銷售規模擴大及原材料價格上漲使得原材料成本增加所致。

9、華帝

近日,華帝公佈了2017年三季度業績報告,2017 年前三季度華帝營收規模達到了40.83 億元,與去年同比增長了30.9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3.12 億元,同比增長了54.91%;就單季度來看,第三季度華帝實現營收13.7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2.0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0.76億元,同比增長62.45%。

對於增長原因,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華帝內部人士表示,一方面是品牌提升拉動了整體銷售,另一方面則是管道升級帶動了終端銷售。

在資本市場,華帝的增長也獲得了認可。截止到2017年11月9日收市,華帝總市值已經達168.1億元。中財網研報認為,華帝公司自新管理層掌權以來整體經營思路轉變,在產品升級,品牌行銷與管道拓展各方面改革卓有成效,增長勢頭迅猛,業績增幅持續高於收入增幅,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單從三季度來看,華帝的增長已經超出預期,對於增長的原因,上市公司業績報告顯示,三季度增長主要是公司品牌升級,持續推出高端智慧新品,優化主營結構所致。具體表現為:第一、毛利率的持續提升,第三季度華帝產品毛利率達44.9%,同比提升了4.8%;第二、均價的持續提升,中怡康資料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華帝油煙機與燃氣灶的終端零售價分別提升了16.5%和13.6%,而同期油煙機和燃氣灶的行業零售價分別只增長了11.8%和12.3%。

而推動業績增長的核心則是品牌的拉動,華帝一直在通過持續的廣告投放打造強勢品牌。從三季度報來看,華帝三季度銷售費用提升了46.97%,銷售費用高增的主要原因是品牌提升、管道拓展及銷售收入增加致廣告費、促銷費等增加所致。根據華帝之前的公告顯示,華帝在央視等傳統媒體、戶外LED 螢幕及燈箱、互聯網媒體等平臺進行全面廣告投放,同時聘請當紅明星趙麗穎、林更新作為自己的品牌代言人,不斷強化“高端智能廚電”的品牌形象。

在管道方面,雖然華帝沒有過多提及,但是從半年報來看,華帝2017年的管道策略是實施旗艦店、標準專賣店、品牌專營店等多管道、全方位、集中性的管道升級戰略,充分釋放華帝多年市場管道的品牌優勢,將華帝品牌力、產品力與高效終端形成完整的價值鏈,增強管道活力和品牌高度,更加體系化、深層次地提升終端效率和品牌高度。

同時,半年報顯示,2017年上半年華帝新開專賣店318家,目前共擁有華帝品牌標準專賣店2947家,鄉鎮網點5672家,社區網點1175家,KA賣場店2111家,品牌旗艦店78家,擁有百得品牌專賣店970家,鄉鎮網點2700家,KA賣場店128家,管道覆蓋率居行業第一。

在華帝的戰略規劃中,2017年至關重要。2017年被華帝定義為突破性增長之年,為全面落實“三年100億,五年做第一”的戰略目標。通過對戰略的深度研究,華帝確定了成為全球高端品質廚房空間的引領者的願景目標,實施多元化、品牌升級、國際化以及用戶+的戰略方針。

從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來看,華帝的增長仍有持續性,首先、從宏觀環境來看,雖然房地產市場在持續調控下增長放緩,但是持續的棚戶區改造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將激發市場區域;其次、消費升級帶動了廚電產品的普及和高端化的發展,從農村市場來看,隨著農村居民收入大幅提升、農村住宅(廚房)結構改善,從而導致廚電產品增長,另一方面城市消費升級帶到了廚電產品品類的擴展和產品的高端化趨勢,從洗碗機、微蒸一體機的高速增長可見一斑;第三、產品置換將帶動需求,過去20年,油煙機和燃氣灶迎來了高速增長,而油煙機和燃氣灶的使用壽命一般不超過10年,潛在的置換需求很大。

華帝作為廚電行業主導品牌之一,有望在持續增長的廚電行業中分得一杯羹,可能還是一杯大羹。

10、萬和

前三季度萬和營業收入46.64億元,同比增長34.90%,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75億元,同比減少6.35%。其中,第三季度營業收入15.98億元,同比增長48.3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0.61億元,同比減少3.26%。每股收益為0.63元,同比下降5.97%。

而萬和半年報稱上半年公司營收30.65億,同比增長28.8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82億元,同比減少20.44%;每股收益0.49元,同比減少7.2%。

今年上半年淨利的下滑,與兩家參股公司和兩家子公司的虧損不無關係。其中,虧損最大的是萬和參股的廣東揭東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淨虧5.19億元,這直接影響萬和投資收益同比減少約4890.46萬元。

從三季度報中來看,第三季度表現優秀,主業受銀行投資虧損的影響不大,營業收入增長較快,說明萬和應對風險的能力較強。

11、美大

近日,浙江美大披露2017年第三季度報。報告顯示:在2017年第三季度,美大實現營業收入2.83億元,同比增加51.1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0.82億元,同比上升了42.42%。而從整個前三季度來看,1-9月,美大營業收入6.55億元,同比增長53.86%;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81億元,同比增長47.03%。

據分析,集成灶行業目前整體依舊處於低基數、高增長的態勢,且下半年迎來產品銷售旺季,作為行業龍頭,公司亦在製造及產能上擁有先發優勢,配合目前管道的多元化推進,在報告期內市場份額可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此外,美大加強對了專賣店管道的優化,深耕三四線城市,開拓一二線城市,上半年新增110家經銷商,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分別占比20%和80%,預計全年新增經銷商300家。

公司在電商、KA和工程管道方面也取得較大突破,與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股份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定,全面進軍KA主流管道。而這些也從另一個角度有所反應: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同比增長102.31%,主要系公司加大廣告宣傳投入,進一步提升其品牌影響力。

同時,浙江美大受益于集成灶行業滲透率提升,公司有望在第四季度延續高速增長。

-END-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蘇寧重啟門店擴張,與大連鎖時代的廝殺不同。此輪門店新擴張思路,張近東的底氣和自信來自蘇寧線上線下門店打通、互聯網化轉型初見成效。

蘇寧剛剛公佈的三季報顯示,截止9月30日,蘇寧合計擁有各類自營店面3748家。與2016年12約31日相比,蘇甯雲店增加了131家,旗艦店、中心店和社區店數量都有一定程度減少,新興的紅孩子母嬰店和蘇寧超市門店數則保持增長。蘇寧借助互聯網改造的門店,實現了線上線下完全打通,通過增加新奇特以及智慧產品的體驗功能、攝影發燒友專區等,大大減少無效商品展示面積,改善了顧客體驗,同時坪效也得到提高。

從連鎖企業一路發展起來的蘇寧,通過管道優勢和積累的大資料資源,不斷加深與製造業的融合,通過包銷定制、反向定制等與上游實體製造企業一起變革。另外,蘇寧通過近年對科技人才的引進和高科技產品的運用,已經借助高科技技術讓零售業務實現了變革和提升。

蘇寧5000店的目標,除了旗下地產業務——蘇寧置業將在全國大規模推進之外,蘇寧還將與全國性大型地產商和地方龍頭地產商進行戰略合作,聯合定制商業物業。

除了結盟地產商穩固零售業佈局,蘇寧在轉型過程中已經完成了六大產業佈局。如果用事實來描述蘇寧的產業佈局,那就是,蘇甯雲商線下已經擁有近4000家自營門店和網點,線上穩居中國B2C市場前三;蘇寧體育擁有俱樂部運營管理、體育賽事版權經營、體育地產開發等多項業務,旗下的江蘇蘇寧足球俱樂部、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以及西甲、英超、中超、亞冠等近30項國內國際重大體育賽事版權無不是圈內重量級IP;而蘇甯金融、蘇甯文創、蘇寧投資均在各自領域保持著高速的增長力和影響力。

“2017年以及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蘇寧主要的工作目標就是整合六大產業的資源,實現互聯網零售從商業模式向盈利模式轉變,實現集團業務從中速增長向高速增長的轉變。”張近東表示。

4、蘇泊爾

從蘇泊爾披露的2017年第三季度報看,蘇泊爾前三季度營收104.97億元,同比增長18.85%,歸母公司淨利潤8.96億元,同比增長20.78%。就第三季度來看,蘇泊爾單季營收35.87億,同比增加16.48%,歸母公司淨利潤2.99億元,同比增加10.23%。

前三季度,蘇泊爾的營收和淨利潤實現雙增長,第三季度的表現也處於上升軌道。今年以來,蘇泊爾的內外銷雙增長,內銷強勢增長,外銷明顯恢復。小家電品類優先受益於消費升級需求,蘇泊爾通過加快廚衛、環境電器新品推進,提供適合中國消費需求新品。同時,堅持產品精品化,發掘老使用者產品更新換代需求。

今年十月,蘇泊爾擬以2.74 億元收購SEB國際持有的上海賽博電器的100%的股權,競爭力持續走強。上海賽博目前主要從事電熨斗等家電的生產及出口業務,2016年上海賽博營業收入3.09 億元,淨利潤893.04萬元。本次收購有利於整合與SEB 在中國市場的業務佈局,上海賽博外貿經驗豐富,有利於公司在外貿業務上進一步拓展,公司的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同時,也收購了WMF中國區家電業務,蘇泊爾在炊具餐具高端品牌上如虎添翼,幾大品牌間也將產生更大的協同效應。

5、九陽

近日,九陽股份披露其2017年三季度財報。九陽三季度營收50.66億元,同比增漲0.63%,全年收入增速首次轉正,歸母公司淨利潤5.39億元,同比減少1.38%。第三季度,實現收入17.97億元,同比增長4.22%,歸母公司淨利潤1.77億元,同比減少2.76%,和去年相比,基本沒有變化。

在前三季度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的背景下,公司三季度毛利率逆市上揚,歸功於消費升級背景下伴隨著產品結構的持續優化,不斷有高端新品推出。雖然淨利率略有下滑,但主要是由於新品的推廣大大增加了銷售費用的支出,銷售費用率同比提升1.6個百分點,公司實際盈利能力增強。

目前,九陽仍處於恢復期,公司調整經銷商的影響逐漸消退,收入增長趨勢在二季度單季轉正後持續向好趨勢。其主營拳頭產品豆漿機在這兩年受到了市場挑戰,銷售出現負增長,從而影響了整體業績。九陽一方面調整管道佈局,進軍ShoppingMall、高端賣場,精簡管道結構,另一方面積極佈局高端產品、扶持其他品類產品,比如其電飯煲品類中的IH電飯煲收入占比不斷增加,西式小家電產品收入也在兩位元數增長。但是,和其他小家電企業類似,九陽同樣受到了匯兌損失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

6、萊克電氣

2017年前三季度,萊克電氣營收40.25億元,同比增長32.59%,歸母公司淨利潤2.74億元,同比減少18.04%。第三季度,萊克電氣營業收入14.44億元,同比增長24.99%,歸母公司淨利潤0.49億元,同比減少56.95%。

萊克電氣是以自主品牌與 ODM 相結合的經營模式,堅持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共同發展。在國內市場,為適應不同管道和消費人群的差異化需求,萊克實施多品牌戰略,塑造各細分領域的專業化品牌形象。 萊克聚焦中高端清潔家電領域,目標要成為中國高端清潔家電的領導者;碧雲泉聚焦高端淨水領域,是高端臺式反滲透智慧淨水機發明者;萊克吉米專注網路銷售,聚焦年輕人的家居清潔和個人護理產品,成為高品質精緻的時尚品牌。在國外市場走以 ODM 自主研發製造貼牌銷售的道路。

萊克電氣受益於消費升級,量價齊升保證公司收入業績高速增長。外銷吸塵器有限增長空間下看好無線化替代帶來的均價及利潤提升,內銷自主品牌增長迅猛,占比持續提升,整體內銷市場空間打開及公司份額提升有望帶動內銷持續快速增長。

今年歸母公司淨利潤同比減少,營收同比增加所呈現出來的相反業績表現,其實主要是其外銷業務中,產生匯兌損失1億多元,另加上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20%~50%不等的不利影響。

7、愛仕達

近日,愛仕達公佈了2017年三季度業績報告。前三季度愛仕達營收規模達到了21.47億元,與去年同比增長了18.4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1.13億元,同比增長了13.64%;就單季度來看,愛仕達第三季度營收7.2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4.81%,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0.27億元,同比增長2.25%。

第三季度是傳統淡季,收入增速正常回落,由於提前儲備原材料,第三季度受原材料影響較小,毛利率僅小幅下滑。愛仕達主業炊具業務穩定發展。公司在三四線持續推進管道下沉,不斷提高電商占比(目前25%,目標40%),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機器人和小家電業務逐漸貢獻收入,未來發展可期。公司2016 年10 月收購錢江機器人,但目前占收入比重仍小,未來機器人訂單數量會逐漸增多,擴大公司收入規模,進一步攤薄費用率。小家電毛利率穩步提升,收入規模也在逐漸擴大,未來有望對收入和利潤率做出貢獻,預計全年歸母淨利潤率增長區間在10%~30%。

8、老闆電器

近日,老闆電器披露2017年第三季度報。報告顯示:在2017年第三季度,老闆電器實現營業收入17.90億元,同比增加22.6%;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3.63億元,同比上升了30.24%。而從整個前三季度來看,1-9月,老闆電器營業收入49.88億元,同比增長25.1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9.60億元,同比增長36.95%。

在品牌方面,老闆電器穩坐高端廚電行業龍頭,通過強大品牌力,維持主品類產品份額持續穩步提升,新品類產品快速放量。管道上多元管道繼續完善,推動三四級管道下沉腳步加快,合計保障公司收入端維持快速增長。

但同時,也有來自原材料等方面的負面影響。原材料價格上漲一定程度上拖累毛利,但公司毛利水準本身偏高,在良好競爭格局下的強議價能力及費用管控力足夠支撐盈利穩定增長。在報告中顯示為:報告期內,營業成本同比增長33.97%,主要原因為銷售規模擴大及原材料價格上漲使得原材料成本增加所致。

9、華帝

近日,華帝公佈了2017年三季度業績報告,2017 年前三季度華帝營收規模達到了40.83 億元,與去年同比增長了30.9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3.12 億元,同比增長了54.91%;就單季度來看,第三季度華帝實現營收13.7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2.0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0.76億元,同比增長62.45%。

對於增長原因,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華帝內部人士表示,一方面是品牌提升拉動了整體銷售,另一方面則是管道升級帶動了終端銷售。

在資本市場,華帝的增長也獲得了認可。截止到2017年11月9日收市,華帝總市值已經達168.1億元。中財網研報認為,華帝公司自新管理層掌權以來整體經營思路轉變,在產品升級,品牌行銷與管道拓展各方面改革卓有成效,增長勢頭迅猛,業績增幅持續高於收入增幅,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單從三季度來看,華帝的增長已經超出預期,對於增長的原因,上市公司業績報告顯示,三季度增長主要是公司品牌升級,持續推出高端智慧新品,優化主營結構所致。具體表現為:第一、毛利率的持續提升,第三季度華帝產品毛利率達44.9%,同比提升了4.8%;第二、均價的持續提升,中怡康資料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華帝油煙機與燃氣灶的終端零售價分別提升了16.5%和13.6%,而同期油煙機和燃氣灶的行業零售價分別只增長了11.8%和12.3%。

而推動業績增長的核心則是品牌的拉動,華帝一直在通過持續的廣告投放打造強勢品牌。從三季度報來看,華帝三季度銷售費用提升了46.97%,銷售費用高增的主要原因是品牌提升、管道拓展及銷售收入增加致廣告費、促銷費等增加所致。根據華帝之前的公告顯示,華帝在央視等傳統媒體、戶外LED 螢幕及燈箱、互聯網媒體等平臺進行全面廣告投放,同時聘請當紅明星趙麗穎、林更新作為自己的品牌代言人,不斷強化“高端智能廚電”的品牌形象。

在管道方面,雖然華帝沒有過多提及,但是從半年報來看,華帝2017年的管道策略是實施旗艦店、標準專賣店、品牌專營店等多管道、全方位、集中性的管道升級戰略,充分釋放華帝多年市場管道的品牌優勢,將華帝品牌力、產品力與高效終端形成完整的價值鏈,增強管道活力和品牌高度,更加體系化、深層次地提升終端效率和品牌高度。

同時,半年報顯示,2017年上半年華帝新開專賣店318家,目前共擁有華帝品牌標準專賣店2947家,鄉鎮網點5672家,社區網點1175家,KA賣場店2111家,品牌旗艦店78家,擁有百得品牌專賣店970家,鄉鎮網點2700家,KA賣場店128家,管道覆蓋率居行業第一。

在華帝的戰略規劃中,2017年至關重要。2017年被華帝定義為突破性增長之年,為全面落實“三年100億,五年做第一”的戰略目標。通過對戰略的深度研究,華帝確定了成為全球高端品質廚房空間的引領者的願景目標,實施多元化、品牌升級、國際化以及用戶+的戰略方針。

從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來看,華帝的增長仍有持續性,首先、從宏觀環境來看,雖然房地產市場在持續調控下增長放緩,但是持續的棚戶區改造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將激發市場區域;其次、消費升級帶動了廚電產品的普及和高端化的發展,從農村市場來看,隨著農村居民收入大幅提升、農村住宅(廚房)結構改善,從而導致廚電產品增長,另一方面城市消費升級帶到了廚電產品品類的擴展和產品的高端化趨勢,從洗碗機、微蒸一體機的高速增長可見一斑;第三、產品置換將帶動需求,過去20年,油煙機和燃氣灶迎來了高速增長,而油煙機和燃氣灶的使用壽命一般不超過10年,潛在的置換需求很大。

華帝作為廚電行業主導品牌之一,有望在持續增長的廚電行業中分得一杯羹,可能還是一杯大羹。

10、萬和

前三季度萬和營業收入46.64億元,同比增長34.90%,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75億元,同比減少6.35%。其中,第三季度營業收入15.98億元,同比增長48.3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0.61億元,同比減少3.26%。每股收益為0.63元,同比下降5.97%。

而萬和半年報稱上半年公司營收30.65億,同比增長28.8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82億元,同比減少20.44%;每股收益0.49元,同比減少7.2%。

今年上半年淨利的下滑,與兩家參股公司和兩家子公司的虧損不無關係。其中,虧損最大的是萬和參股的廣東揭東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淨虧5.19億元,這直接影響萬和投資收益同比減少約4890.46萬元。

從三季度報中來看,第三季度表現優秀,主業受銀行投資虧損的影響不大,營業收入增長較快,說明萬和應對風險的能力較強。

11、美大

近日,浙江美大披露2017年第三季度報。報告顯示:在2017年第三季度,美大實現營業收入2.83億元,同比增加51.1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0.82億元,同比上升了42.42%。而從整個前三季度來看,1-9月,美大營業收入6.55億元,同比增長53.86%;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81億元,同比增長47.03%。

據分析,集成灶行業目前整體依舊處於低基數、高增長的態勢,且下半年迎來產品銷售旺季,作為行業龍頭,公司亦在製造及產能上擁有先發優勢,配合目前管道的多元化推進,在報告期內市場份額可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此外,美大加強對了專賣店管道的優化,深耕三四線城市,開拓一二線城市,上半年新增110家經銷商,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分別占比20%和80%,預計全年新增經銷商300家。

公司在電商、KA和工程管道方面也取得較大突破,與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股份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定,全面進軍KA主流管道。而這些也從另一個角度有所反應: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同比增長102.31%,主要系公司加大廣告宣傳投入,進一步提升其品牌影響力。

同時,浙江美大受益于集成灶行業滲透率提升,公司有望在第四季度延續高速增長。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