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知識付費水漲船高,某公眾號掛羊頭賣狗肉賺千萬

【摘要】知識付費作為一個迅速崛起的行業, 還有很多問題有待從業者去化解, 無論是資本方向還是使用者方向, 都需要從業者更加理性地去看待行業的發展, 只有這樣, 才能避免行業泡沫的產生, 讓知識付費走上更加光明的未來。

編者按:知識付費作為一個迅速崛起的行業, 還有很多問題有待從業者去化解, 無論是資本方向還是使用者方向, 都需要從業者更加理性地去看待行業的發展, 只有這樣, 才能避免行業泡沫的產生, 讓知識付費走上更加光明的未來。

隨著我國經濟、互聯網的高速發展, “知識付費”已經形成了一個引人矚目的發展趨勢,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願意付費獲取知識內容, 眾多知識付費平臺也隨之水漲船高。 近一段時間, 繼知乎、今日頭條、悟空問答及新世相之後, 咪蒙也加入到了知識付費的市場爭奪。 不過在今年下半年羅永浩和papi醬的知識付費項目的接連折戟後,

知識付費的前景似乎並不明朗, 近日人民日報刊登的《警惕“知識付費”讓你喪失思考能力》, 更是給發展得熱火朝天的知識付費產業潑了一盆冷水。

文章中指出, 雖然知識付費的出現與流行既體現了付費者可貴的求知熱情,

又體現了知識的價值, 可謂消費者與從業者的雙贏, 但是這種開門見山式的獲取答案的方法, 讓人們失去了存疑、尋找、分析、判斷、論證的過程, 長此以往會限制住人們的思考能力。 文章中雖未提及知識付費產業形勢, 但就其“速食式”的學習方式遭受質疑而言, 也反映出了知識付費如今所面臨的尷尬境地。

其實知識付費一直存在, 只不過隨著互聯網的東風漸起, 如今的知識付費產業才開始崛起。 在“知識付費元年”——2016年, 知乎、喜馬拉雅FM、分答等一批應用紛紛上線付費知識內容, 自此在教育親子、文化閱讀、財經創業、健康養生四個主要內容方面, 幾乎每月都會有知識付費的平臺或者產品走紅。 知識付費也變成了人們稱之“風口”的行業,

其背後也形成了上千億市場的想像空間, 據《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7》估算, 2016年我國知識付費市場交易額約為610億元, 同比增長205%, 參與人數約3億人, 提供服務人數達到了2500萬。 如此龐大的市場自然吸引了各方資本的注入, 有知乎這樣的老玩家, 也有新世相、咪蒙這樣的新同學。 不過, 與從業者充滿信心看好未來不同的是, 知識付費行業已然出現瓶頸。

除了版權、抄襲問題, 從業者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隨用戶增長, 而日漸增加的創作輸出壓力。 在今年8月, 羅永浩在知識付費平臺得到上發出了停更信, 剛剛推出三個月的《羅永浩乾貨日記》就此夭折, 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正是老羅嚴重低估了該專欄的工作量;無獨有偶, 隨後的9月份, papi醬在分答社區僅開設了兩個月的“不設限青年研究所”也停更了, 原因也是忙不過來。 可見, 雖然知識付費能讓各位大牛賺得盆滿缽滿, 但因其極為專業的需求原因, 部分從業者不堪重負。 所以說, 知識付費這杯羹並沒有想像中的好分。

而另一方面,對於消費者而言,專業乾貨求之不得,缺乏品質的內容卻食之無味。許多消費者都有被產品華麗的宣傳所吸引付費,真正開始學習時卻發現對自己並沒有什麼太大幫助。雖然是付費學習內容,卻只能學到一些片面的或一知半解的知識,這已經不是人民日報所提出的“扼制思考能力”了,這簡直就是“誤人子弟”。所以,知識付費從業者若想實現長遠持續發展,需要在產品內容有趣的同時還要有用。無論什麼方面的產品,平臺都需要有足夠的知識內容儲備來應對。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既能獲取用戶的關注,又能得到用戶的肯定。

知識付費作為一個迅速崛起的行業,還有很多問題有待從業者去化解,無論是資本方向還是使用者方向,都需要從業者更加理性地去看待行業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行業泡沫的產生,讓知識付費走上更加光明的未來。

而另一方面,對於消費者而言,專業乾貨求之不得,缺乏品質的內容卻食之無味。許多消費者都有被產品華麗的宣傳所吸引付費,真正開始學習時卻發現對自己並沒有什麼太大幫助。雖然是付費學習內容,卻只能學到一些片面的或一知半解的知識,這已經不是人民日報所提出的“扼制思考能力”了,這簡直就是“誤人子弟”。所以,知識付費從業者若想實現長遠持續發展,需要在產品內容有趣的同時還要有用。無論什麼方面的產品,平臺都需要有足夠的知識內容儲備來應對。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既能獲取用戶的關注,又能得到用戶的肯定。

知識付費作為一個迅速崛起的行業,還有很多問題有待從業者去化解,無論是資本方向還是使用者方向,都需要從業者更加理性地去看待行業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行業泡沫的產生,讓知識付費走上更加光明的未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