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中國戲曲學院附中 危樓裡的“附中夢”

2017年11月24日訊, 中國戲曲學院附中, 全國唯一一所國字頭戲曲類中等專業學校, 不僅培養出了劉長瑜、葉少蘭、李維康、于魁智、王蓉蓉、孟廣祿、等眾多京劇名家, 也是袁泉、屠洪剛、安雯、曾黎、馬雅舒等影視歌壇明星的母校。 然而, 記者近日採訪瞭解到, 中國戲曲學院附中教學樓和宿舍樓, 竟然都已是有著六十年歷史的“危樓”;學校唯一一所彩排劇場也破舊不堪……

就在這樣一所硬體設施已經全面落後於當代教育生態的學校環境中, 中國戲曲學院附中的老師們卻堅守陣地, 認真教學, 不僅保證每年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升學率, 為全國各藝術高等院校輸送大量人才, 而且連續多年推出了頗具社會知名度的“娃娃唱戲娃娃看,民族文化代代傳”的娃娃品牌。 11月24日至12月1日, 國戲附中暨中國少年京劇團將推出2017教學彙報演出, 10台大戲、24出劇碼將在長安大戲院上演,

年齡最小的演員僅有11歲。

年久失修 校舍成年代影視劇取景地

走進位於陶然亭附近的中國戲曲學院附中, 給人的第一印象是, 這裡真的是太有歷史感了。 兩座已經有著六十年歷史的教學樓和宿舍樓, 是當年北京舞蹈學院的舊址, 如今已經陳舊不堪, 難以維修, 2010年被定為“危樓”, 而五、六百名京劇表演和京劇器樂專業的師生, 就每天學習和生活在這“危樓”當中。

學校的教室年久失修, 牆面斑駁;最重要的是, 原本根據舞蹈特點修建的排練場, 高度不符合戲曲表演特性, 很難滿足專業教學要求;教室裡的燈的開關還是燈繩;沒有空調, 只有幾盞吊扇, 有的也已失去功能;排練場的座椅殘破, 地毯更是早已褪色……據說由於這樣有年代感的建築在北京已經難得一見,

因此不少影視劇還特意到這裡取景。

在中國戲曲學院附中的會議室裡, 最醒目的地方掛著一張現代化校舍的效果圖, 上面寫著三個大字:“附中夢”。 這是2011年就地翻擴建的設計圖, 因種種原因無法推進。 美好的藍圖成了遙不可及的“夢”, 而師生們每天面對的現實環境卻令人堪憂和心疼。

而就在這樣的環境裡, 從全國各地懷揣著京劇藝術夢想而來的只有十幾歲的孩子們, 在一批有著強烈責任心和使命感的老師帶領下, 每天都要比同齡人付出多上幾倍的努力。

不改初心 優秀學生培養一撥又一撥

記者瞭解到, 中國戲曲學院附中招收的學生, 最小的只有10歲左右, 百分之八、九十的學生都要在校住宿,

每天早上5點多就要起床練功;上午、下午不僅要上各種文化課, 還有專業課;中午和晚上也有實踐教學任務, 經常要在排練場排戲, 每天晚上10點才能熄燈睡覺;遇到有演出任務, 有時11點多才能回到學校, 大家也都習以為常。

中國戲曲學院附中的老師們, 不僅要肩負起孩子們的教學任務, 同時還要對這些處於人生關鍵成長期的孩子們在生活、思想、心理方面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照顧。 尤其遇到孩子感冒發燒生病, 生活老師們半夜陪著看病打針吃藥也是常事。

讓新近上任的中國戲曲學院附中校長劉宇宸特別感慨的是, 雖然國戲附中是大師創辦的學校, 也是培養大師的學校, 但由於是中專, 所以教師在待遇和職稱上都受限制,

最高職稱只能是副高, 這也成為吸引好教師的一大障礙。 而但凡是留在附中教學的老師, 都有著一顆堅守崗位的心, 有著執著敬業的戲曲人精神。

不過, 中國戲曲學校附中的教學成績令老師們都感到欣慰, 幾年來學校特色專業的升學率一直保持在83%以上。 在戲曲高等院校和戲曲院團當中, 國戲附中的畢業生都有著較好的美譽度。

10台大戲 全面展示傳統教學劇碼

為了展示國戲附中辦學理念以及課堂教學、實習彩排和演出實踐三位一體的特色育人模式成果, 中國戲曲學院附中暨中國少年京劇團將在長安大戲院推出“娃娃唱戲娃娃看, 民族文化代代傳”--2017年教學彙報演出“。 此次演出以京劇傳統教學劇碼為主體, 10台大戲24出劇碼,行當齊全,涵蓋各年級學生,年齡最小的演員僅11歲,是對國戲附中教學成果的全面展示和檢驗。

24出劇碼中的4台大戲特別值得一提。《狀元印》、《白良關》、《鎮潭州》均是在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的扶持下挖掘整理的京劇優秀傳統劇碼,此前多年絕演於舞臺。通過此次挖掘複排、古調今彈,王玉柱、李長春、張國泰等藝術家坐鎮傳授,不僅培養了青年教師,也豐富了教學劇碼。更重要的是,通過老戲新演,古調今彈,賦予了傳統劇碼以新的演出樣式和風貌,實現對經典傳統劇碼的傳承發展。

此外,90高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張正芳將其首創改編的京劇《射雕聯姻》親授附中青年教師,也將一展風采。由附中學生主演的《紅鬃烈馬》《大·探·二》,以及師生同台的《霸王別姬》《穆桂英掛帥》也別具魅力。劉宇宸校長表示:“中國戲曲學院附中‘娃娃唱戲娃娃看,民族文化代代傳’的娃娃品牌已經創立了七八年的時間,本次教學彙報演出活動是對這一品牌建設的一貫堅持,不過和以往演出多以孩子為主不同的是,這次將為‘從校門到校門’缺少舞臺經驗的青年教師們提供更多展示機會。期待‘娃娃戲’能吸引更多的觀眾,引領更多人關注和喜愛戲曲藝術。”

10台大戲24出劇碼,行當齊全,涵蓋各年級學生,年齡最小的演員僅11歲,是對國戲附中教學成果的全面展示和檢驗。

24出劇碼中的4台大戲特別值得一提。《狀元印》、《白良關》、《鎮潭州》均是在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的扶持下挖掘整理的京劇優秀傳統劇碼,此前多年絕演於舞臺。通過此次挖掘複排、古調今彈,王玉柱、李長春、張國泰等藝術家坐鎮傳授,不僅培養了青年教師,也豐富了教學劇碼。更重要的是,通過老戲新演,古調今彈,賦予了傳統劇碼以新的演出樣式和風貌,實現對經典傳統劇碼的傳承發展。

此外,90高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張正芳將其首創改編的京劇《射雕聯姻》親授附中青年教師,也將一展風采。由附中學生主演的《紅鬃烈馬》《大·探·二》,以及師生同台的《霸王別姬》《穆桂英掛帥》也別具魅力。劉宇宸校長表示:“中國戲曲學院附中‘娃娃唱戲娃娃看,民族文化代代傳’的娃娃品牌已經創立了七八年的時間,本次教學彙報演出活動是對這一品牌建設的一貫堅持,不過和以往演出多以孩子為主不同的是,這次將為‘從校門到校門’缺少舞臺經驗的青年教師們提供更多展示機會。期待‘娃娃戲’能吸引更多的觀眾,引領更多人關注和喜愛戲曲藝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