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高郵道氏一族始祖原姓耶律,100年前從鎮江移居

“道”, 宋版《百家姓》中並未載入, 現今也未能進入中國大陸姓氏人口前五百位, 可以說是一個人口較為稀少的罕見姓氏。 高郵有一支道姓家族, 是100多年前一個叫道登榮的青年從鎮江丹徒到興化的沙溝鎮開錢莊, 後率其子女遷到高郵臨澤經商並定居的, 現生活在高郵的道姓10餘人。 昨天上午, 高郵姓氏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王慶山, 通過民國二十年、道粹如, 道恒煥後裔創建了《道氏宗譜》, 並於清康熙四年(1665年)、乾隆七年(1742年)、嘉慶八年(1803年)、民國二十年(1931年)進行了4次續修。 1948年, 民國金融家道賢模離開大陸, 隨身將鹽字型大小《道氏宗譜》帶到了海外,

後交由他一直居住在香港的兒子道良德收藏, 成為目前為止海內外僅存的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套《道氏宗譜》, 也可以說是契丹皇族後裔最為重要的家譜之一。 2010年10月, 由“道氏”第二十五世孫道書華, 在20多位道姓親屬見證下捐贈上海圖書館。

王慶山說, 《道氏宗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誥命一道。 誥命又稱誥書, 是皇帝封贈官員的專用文書。 《道氏宗譜》中的誥命是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忽必烈批准道恒煥退休, 加封少傅、光祿大夫、上柱國勳位的文書。 文中評價道恒煥“初舉才能, 遂登仕路, 曆典兵柄, 數立奇勳”, “行省江淮, 乃能愛民如子, 體國如家”。 從誥命中可以看出, 元世祖忽必烈對道恒煥非常器重, 讚賞有加,

道恒煥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二十條家訓苦口婆心

道氏人才濟濟精英輩出

王慶山說, 《道氏宗譜》中列出的家訓有二十條:事親(侍奉雙親)、友于(兄弟友愛)、有別(家庭內外有別)、肅閨(嚴肅閨門風化)、有序(長幼之間應有尊卑次序)、慎交(謹慎交友)、訓子(培養子女)、立身(為人處事立足安身)、守身(保持品德和節操)、為善(存善心做善事)、勤儉(勤勞節儉)、睦族(和睦宗族)、糧稅(種田納糧以充稅賦)、息訟(平息爭訟)等等。

“《道氏宗譜》中記載道氏族人道生典家境貧困, 每日必討一盂肉糜以伺母的故事。 道生典在母親去世後, 還曾作詩四十餘首以悼念母親, 在當時很受鄉里尊敬。 ”王慶山介紹。

衍餘堂道氏家族人數不多, 但遷徙範圍大, 國內分佈在高郵、鎮江、南昌、上海、哈爾濱、烏魯木齊,

美國、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巴西等國家有道氏家族的支脈。 道氏人才濟濟, 精英輩出, 如美國細胞學專家道良哲, 畜牧業專家道良佐, 美國伊利諾斯大學教授、著名物理學家道良能, 德國舞蹈學校校長道書英, 澳大利亞墨爾本總工程師道書明等。 道氏家族有著修身、齊家的良好家風, 憑著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不同的崗位、不同的國度踩出了一條條輝煌的大道。

記者 宮鋆煜

【徵集】

講述家譜故事

家譜, 又稱族譜、宗譜或家乘, 被譽為“穿越時空的家族聚會”, 是記載一個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蹟的書。 名字能否被記入家譜, 在極為重視血脈傳承的中國人眼中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大事。

本報開闢《家譜故事》專欄, 講述姓氏的來龍去脈及傳承至今的家風。 現面向市民徵集家譜, 如果你家中藏有完整的家譜, 請致電96496、13665258422, 或掃描二維碼關注“家譜故事”公眾號, 向本報提供你身邊的家譜資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