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調控政策仍將持續 現在是否適合買房?

從去年的9.30到今年的3.17, 超過一年的史上最嚴格調控, 讓北京樓市退去了虛火, 逐漸回歸理性。 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 成交量都不斷下挫, 成交價格也在經歷了最初的慣性上漲、保持平穩後, 開始出現回落, 新房被限價控制, 二手房則普遍下跌了20%, 可以說市場已經降至冰點。

在這樣的背景下, 樓市開始逐漸企穩, 炒房客被嚴格地擋在了大門之外, 而普通的購房者, 無論是剛需還是改善需求, 是否會迎來購房的“視窗期”呢?針對這個問題, 記者從政策、土地、成交等多個方面, 為您帶來當前樓市的最新變化,

能否出手買房?或許您將有自己的答案。

政策

調控政策仍將持續明年是樓市“小年”

現在能不能買房?政策的影響是首當其衝的, 政策走向一直以來都對樓市走向產生著最直接的影響。 近日, 興業證券披露了萬科10月電話會議的紀要, 其中, 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

萬科對2018年房地產市場做出了一個整體判斷, 引發業內外的廣泛關注:萬科認為, 調控政策仍持續, 收緊的樓市政策會對需求產生影響。 信貸層面將是最核心的變化, 從今年3月份之後, 貸款首付的要求提高, 實際利率上升, 受這些影響, 相信明年的銷售進一步會放緩。 今年因為上半年增加很快, 所以全年的銷售規模有增加。 明年有可能整體銷售會出現下降。

但是, 對應到市場上, 不同的區域面對調整的表現會不一樣, 對於核心的一二線城市在2016年四季度已經開始調整, 現在這些城市雖然成交量明顯下降, 但存貨相對穩定, 去化率變化不大, 成交量進一步下跌的空間並不大。 而對那些銷售規模和價格快速增加,

本身又沒有新的就業人口, 基礎設施也沒有明顯改善的三四線城市, 隨著政策的衝擊, 市場一定有壓力。

從萬科電話會議紀要的核心內容來看, 萬科認為明年將是樓市的小年, 在調控政策堅持不放鬆的環境下, 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均會下降。

不過, 因為這次調控採用了分城調控的思路, 不同城市不同情況的政策也各不相同。 中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秘書長陳雲峰就認為, 雖然明年政策放鬆的可能性不大, 按照調控週期來看, 明年將是樓市“小年”。 但由於北京市場長時間處於最嚴厲調控之下, 新、舊房源都出現了明顯的量價齊跌, 炒房需求已經基本被擠出市場, 因此目前存在市場上的購房需求都是真正的剛需,

既包括首次置業的剛需, 也包括改善型的剛需。

土地

住宅用地增加土地溢價受到打壓

政策保持不變的話, 土地供應尤其是住宅用地的供應最能反映出未來市場的走向, 住宅用地供應少、溢價高的時候, 往往也是房價飛漲的時候。 而在整個2017年裡,

北京土地市場住宅用地的供應則大幅增加, 土地價格卻一再受到打壓, 尤其是溢價率持續走低。 這都為未來的市場走向提供了參考。

據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資料統計顯示, 截至11月17日,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在2017年供應的住宅用地已經達到了228宗, 這一數字較2016年全年增長了50%。 四大一線城市, 尤其是北、上、廣三個城市在2017年的宅地供應力度明顯加大。

其中, 北京的宅地供應量的提升幅度最大, 截至目前, 72宗宅地供應量較2016年增長了380%;其次是上海, 114宗的供應量較2016年增長了25.3%;廣州40宗的供應量與2016年持平, 深圳則繼續保持著個位數的供應量。

雖然2017年四大一線城市的宅地成交量在增長, 但成交的樓面均價、土地均價以及溢價率卻在下滑。 截至11月17日,北上廣深的宅地成交樓面均價為16208元/平米,環比2016年下降2.2%;成交土地均價為32642元/平米,環比2016年下降4.8%;平均溢價率則僅有19.04%,較2016年66.9%的高平均溢價率下降了47.86個百分點,近8年來僅高於2011年的平均溢價率。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分析表示,在上一輪的樓市增長期間裡,北京、上海的樓市熱度全國最高,房價漲幅也是全國領先。因此,在全國樓市調控的要求下,在供給側改革思想的指導下,北京、上海在今年大力提升了住宅用地的供應力度,將宅地的供應水準恢復到了2016年以前的水準。

一線城市宅地供應量、成交量的上升以及價格、溢價率的下滑說明一線城市的土地政策正在發生變化,其核心思想正在向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轉變,是土地市場對“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炒的”這一中央精神的落實。在這樣的土地政策下,過往“麵粉貴過麵包”的現象得到了緩解,一線城市的新房價格也得到了穩定,進而帶動了二手房乃至整個樓市預期的穩定。

成交

新房、二手房交易觸底企穩

限購以來,成交始終處於穀底,但近期,新舊房源的成交量則出現了上升,一部分人已經開始下手買房。據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資料統計,上周(11月13日-11月19日),北京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共網簽502套,環比第45周增加74套,上升17.3%。其中別墅網簽86套,環比減少6套,下降6.5%;其它商品住宅網簽416套,環比增加80套,上升23.8%。時隔兩周,北京新房周網簽量重新回到了500套以上。

上週二手房成交同樣出現回升,資料顯示:北京全市二手住宅共網簽1975套,環比之前一周增加137套,小幅上升7.5%,七日網簽量分別為456套、341套、377套、372套、382套、0套、47套。與新房走勢一致,二手住宅網簽量也是連續兩周小幅下滑之後重新上漲,不過,預計11月的周網簽量整體依舊會維持在1900套上下。而在此之前,9月份北京的每週二手房網簽量維持在1700套左右,10月份則上升至1800套左右,再到如今的每週1900套,可以看出,北京樓市的成交量基本平穩,甚至可以說已經觸底企穩了,且隨著購房需求,尤其是首置需求的理性回歸,樓市交易量開始企穩並小幅回升。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分析,政策調控之下,北京樓市目前走勢平穩,新房、二手住宅網簽量基本止跌企穩。

二手房方面,在政策的強力調控下,北京二手房市場仍然處在低溫之中,但經過連續幾個月的價格下降和市場冷清後,部分剛性需求已經重新考慮入市,進而帶來了二手房網簽量的理性回升。不過,目前投機炒房被徹底遏制,市場上的買家都偏向理性,所以購房需求不會集中爆發,交易量也會保持穩中有升的勢頭。

未來

成交量有望回升小戶型增多

新房方面,2017年,北京大幅加快了土地供應節奏。資料顯示,前10個月新增的土地供應達58宗,較2016年同期足足多出了50宗。這意味著,隨著這些土地的開發建設,並逐步形成有效的新房供應,未來北京的新房交易量有望進一步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今年住宅土地的出讓中,均明確規定要實行限制售價,並且大多數都要求建設為70/90項目,即70%的房源要控制在90平方米以下。這必然將導致未來新房市場中,低總價小戶型項目的增多。

目前市場上,已經有新盤項目開始主打小戶型,一改去年以改善性大戶型豪宅為主的風格。

據記者瞭解,首開和住總將合力推出一個新盤項目,位於南四環內,臨近城外城家居廣場。

胡景暉也認為,受限購、限貸、限價政策的影響,目前入市的新房專案在價格上都較為理性,所以一旦入市就會迅速消化。不過,由於過往兩年土地供應量較少,使得目前北京新房項目入市較少,所以當下北京新房市場的入市供應節奏較為緩慢,市場的整體交易規模較小,但北京今年的土地供應量較去年大幅增加,未來新房的供應節奏將逐步加快,且供應結構更加傾向於中小套型,所以未來新房交易量有望逐步回升。

建議

現在是否適合買房?

在多輪密集的政策調控下,對於剛需及改善型家庭來說,今年到底是否適合買房,買在哪裡合適,是大家最關心的話題。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分析表示,今年北京樓市調控空前嚴格,不少樓盤都有限價設置,所以入市的項目更少,願意開盤入市的樓盤也多是遠郊區域價格相對較低的專案,從而導致交易量進一步縮小、交易地點也進一步外擴。不過,雖然交易量仍然處於低位元,但從7到11月上旬的網簽量來看,北京的新房網簽量正在逐步增加,市場正在逐步回溫,即使是市中心區域,也有專案以合理的價格入市。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也表示,買房短期看貸款,貸款的確收緊了,10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30%,相當於基準利率的1.08倍。但如果看現在的基準利率和2014年以前的6%甚至7%相比,其實現在依然屬於絕對的低利率時代!另外,張大偉也認為,買房絕對意義上的抄底概率太低了。像2009年初、2012年初、2014年底、2015年初,這是四次底部,

陳雲峰也認為,現在挑選買房有四個標準:區位好、產品好、性價比高、配套優質。陳雲峰結合自己切身的人生經歷堅定地認為,城市決定一個人的發展潛力:“我親眼見證自2008年奧運會之後的北京飛速發展,這座城市的發展遠遠超過人們的想像。”他建議購房者買房子應該選擇大城市。

截至11月17日,北上廣深的宅地成交樓面均價為16208元/平米,環比2016年下降2.2%;成交土地均價為32642元/平米,環比2016年下降4.8%;平均溢價率則僅有19.04%,較2016年66.9%的高平均溢價率下降了47.86個百分點,近8年來僅高於2011年的平均溢價率。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分析表示,在上一輪的樓市增長期間裡,北京、上海的樓市熱度全國最高,房價漲幅也是全國領先。因此,在全國樓市調控的要求下,在供給側改革思想的指導下,北京、上海在今年大力提升了住宅用地的供應力度,將宅地的供應水準恢復到了2016年以前的水準。

一線城市宅地供應量、成交量的上升以及價格、溢價率的下滑說明一線城市的土地政策正在發生變化,其核心思想正在向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轉變,是土地市場對“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炒的”這一中央精神的落實。在這樣的土地政策下,過往“麵粉貴過麵包”的現象得到了緩解,一線城市的新房價格也得到了穩定,進而帶動了二手房乃至整個樓市預期的穩定。

成交

新房、二手房交易觸底企穩

限購以來,成交始終處於穀底,但近期,新舊房源的成交量則出現了上升,一部分人已經開始下手買房。據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資料統計,上周(11月13日-11月19日),北京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共網簽502套,環比第45周增加74套,上升17.3%。其中別墅網簽86套,環比減少6套,下降6.5%;其它商品住宅網簽416套,環比增加80套,上升23.8%。時隔兩周,北京新房周網簽量重新回到了500套以上。

上週二手房成交同樣出現回升,資料顯示:北京全市二手住宅共網簽1975套,環比之前一周增加137套,小幅上升7.5%,七日網簽量分別為456套、341套、377套、372套、382套、0套、47套。與新房走勢一致,二手住宅網簽量也是連續兩周小幅下滑之後重新上漲,不過,預計11月的周網簽量整體依舊會維持在1900套上下。而在此之前,9月份北京的每週二手房網簽量維持在1700套左右,10月份則上升至1800套左右,再到如今的每週1900套,可以看出,北京樓市的成交量基本平穩,甚至可以說已經觸底企穩了,且隨著購房需求,尤其是首置需求的理性回歸,樓市交易量開始企穩並小幅回升。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分析,政策調控之下,北京樓市目前走勢平穩,新房、二手住宅網簽量基本止跌企穩。

二手房方面,在政策的強力調控下,北京二手房市場仍然處在低溫之中,但經過連續幾個月的價格下降和市場冷清後,部分剛性需求已經重新考慮入市,進而帶來了二手房網簽量的理性回升。不過,目前投機炒房被徹底遏制,市場上的買家都偏向理性,所以購房需求不會集中爆發,交易量也會保持穩中有升的勢頭。

未來

成交量有望回升小戶型增多

新房方面,2017年,北京大幅加快了土地供應節奏。資料顯示,前10個月新增的土地供應達58宗,較2016年同期足足多出了50宗。這意味著,隨著這些土地的開發建設,並逐步形成有效的新房供應,未來北京的新房交易量有望進一步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今年住宅土地的出讓中,均明確規定要實行限制售價,並且大多數都要求建設為70/90項目,即70%的房源要控制在90平方米以下。這必然將導致未來新房市場中,低總價小戶型項目的增多。

目前市場上,已經有新盤項目開始主打小戶型,一改去年以改善性大戶型豪宅為主的風格。

據記者瞭解,首開和住總將合力推出一個新盤項目,位於南四環內,臨近城外城家居廣場。

胡景暉也認為,受限購、限貸、限價政策的影響,目前入市的新房專案在價格上都較為理性,所以一旦入市就會迅速消化。不過,由於過往兩年土地供應量較少,使得目前北京新房項目入市較少,所以當下北京新房市場的入市供應節奏較為緩慢,市場的整體交易規模較小,但北京今年的土地供應量較去年大幅增加,未來新房的供應節奏將逐步加快,且供應結構更加傾向於中小套型,所以未來新房交易量有望逐步回升。

建議

現在是否適合買房?

在多輪密集的政策調控下,對於剛需及改善型家庭來說,今年到底是否適合買房,買在哪裡合適,是大家最關心的話題。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分析表示,今年北京樓市調控空前嚴格,不少樓盤都有限價設置,所以入市的項目更少,願意開盤入市的樓盤也多是遠郊區域價格相對較低的專案,從而導致交易量進一步縮小、交易地點也進一步外擴。不過,雖然交易量仍然處於低位元,但從7到11月上旬的網簽量來看,北京的新房網簽量正在逐步增加,市場正在逐步回溫,即使是市中心區域,也有專案以合理的價格入市。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也表示,買房短期看貸款,貸款的確收緊了,10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30%,相當於基準利率的1.08倍。但如果看現在的基準利率和2014年以前的6%甚至7%相比,其實現在依然屬於絕對的低利率時代!另外,張大偉也認為,買房絕對意義上的抄底概率太低了。像2009年初、2012年初、2014年底、2015年初,這是四次底部,

陳雲峰也認為,現在挑選買房有四個標準:區位好、產品好、性價比高、配套優質。陳雲峰結合自己切身的人生經歷堅定地認為,城市決定一個人的發展潛力:“我親眼見證自2008年奧運會之後的北京飛速發展,這座城市的發展遠遠超過人們的想像。”他建議購房者買房子應該選擇大城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