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一文撕開香港保險真面目:看似美好,遇上理賠困難重重

香港保險最近幾年真的是很火。 雖然受外匯管制、CRS(涉稅資訊自動交換機制)的影響, 投資理財性質的大額保單已經少了不少,

但諮詢能不能買香港重疾險的還是很多。

今天就來說說香港保險的優點與缺點。 或者也不叫缺點吧, 就是和你心目中的“香港保險”可能有比較大的偏差吧。

01

香港保險的優點

投保費率低、保障範圍廣、投資收益高, 香港保險產品之所以在內地受追捧, 和這三點是分不開的。 這些優點到底是不是真實存在的呢?我們下面就來說說。

▌先說說費率問題

國內平均壽命大概70歲, 香港平均壽命85歲, 香港人的壽命長;另外, 重疾發病率也有不同, 香港大概是內地的70%。 所以同等年齡, 香港保費會低。

除了和保障本身有關, 還和投資回報水準有關。 一方面, 要看投資市場的整體表現, 一方面, 也和保險公司的可投資範圍有關, 還有一方面, 和具體保險公司的投資能力也有關係。

整體來說, 香港保險這些年的投資回報率表現都不錯, 明顯高於內地。

舉個栗子, 某香港儲蓄保障計畫, 該產品採取英式保額分紅, 早幾年年分紅收益在8%-9%, 投保人年交保費10萬元, 連續繳費5年, 持有20年後退保可一次性領取約近140萬元退保金, 內地同類產品退保僅能獲得退保金75萬元。

▌另外, 在產品設計方面, 也有不同。 比如香港重疾險產品很多具有保額分紅性質, 就是保額可以隨著時間推移而提升, 可以更好抵禦未來通貨膨脹風險。 雖然內地也有類似產品, 但並不主流。 而且從定價看, 也偏貴。 其實保額增加, 也可以理解為用分紅來買保險, 分紅水準越高買到的保額越高, 一旦保險公司的分紅假設定的就很低,

那自然產品就沒有吸引力。

此外, 在產品設計上, 更加多樣。 比如香港有一些壽險產品, 可以保障長達128年, 中途還可以更換被保險人。

▌再來說說, 保障範圍

前兩年, 看香港重疾保險, 保100多種疾病, 再看看內地的重疾險, 只保30多種, 對比之下, 顯得特別寒酸。 但現在, 內地重疾保100種、輕症保50種的產品也出來了。 從保障的廣度看、從疾病發病率看, 內地和香港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 甚至可以說反超了。

從具體的疾病定義細節看, 香港保險也有自己的一些優勢, 舉兩個栗子, 愛滋病, 內地的重疾險一律不賠, 但香港保單可以理賠因輸血感染的愛滋病。 還有肝炎, 內地的重疾定義是明顯比香港重疾險苛刻的。 但同樣的, 香港保險也有自己定義嚴苛的地方,

我們後面細說。

▌除了這幾點, 香港保險還有一些優勢, 比如對高保額的限制, 或者對免體檢保額的限制。 我拿到的一份資料顯示, 在香港18歲以下未成年人投保, 保額25萬美元以下免體檢;40歲以下, 保額45萬美元以下免體檢。 但在內地, 少兒免體檢重疾險保額最高是80萬, 成人的大概50萬, 對普通人來說, 這個保額也夠了, 但對一些高端人群來說, 可能內地的額度是偏低的。

▌另外, 兩地的醫療水準不同, 目前香港醫療水準、醫治環境整體優於內地。 如果有赴港看病需求的就很適合了。 另外, 內地的住院計畫只能理賠在內地的醫院住院。 而香港的住院計畫可以理賠在全球的醫院住院。

▌還有一點就是香港保單以美元來投保、賠付的,

相當於擁有美元資產了, 這對很多有資產配置, 或者海外工作、移民等需求的人來說, 也非常有用。 當然, 硬幣的反面就是美元和人民幣的匯率走勢, 這裡不做預判, 相信有這個需求的貓友是考慮過這個問題的。

如果你們接觸過香港保險, 估計代理人給你介紹了更多, 所以優點就先說這麼多。

02

香港保險的缺點

接下來,我想說說,香港保險和內地保險相比,有哪些劣勢,有哪些方面很重要,但被你忽視的,或者你的代理人不會給你講的。

▌保障範圍

咱們先從大家非常關注的重疾險產品的保障範圍來看看。前面我說了,在某些方面香港保險的保障是比內地苛刻的。

比如,甲狀腺癌。香港的重疾險的重疾部分是不保T1N0M0或以下級別的甲狀腺癌的,部分公司只做輕症處理。這個T1N0M0級別就是第一期甲狀腺腫瘤。

甲狀腺癌這個疾病,是目前內地重疾險中理賠率最高的,高到什麼程度,一半的重疾理賠都是因為它。這個甲狀腺癌是所有重疾中最不可怕的,很多人體檢就能在最早期發現,而早期發現的治癒率很高,手術後很快就能重返工作崗位。

為了這個甲狀腺癌,內地的保險公司也是叫苦不迭,此前曾有保險公司為了降低風險,把甲狀腺癌單獨拉出來算作輕症,結果挨批了。所以儘管保險公司很憂愁,但是在內地,甲狀腺癌現在還是屬於重疾險賠付範圍內的。

前面也說了,單單一個甲狀腺癌,如果被踢出重大疾病的隊伍,再保險公司保守估計,也能把內地重疾險保費降10個百分點。

還有一個,原位癌。原位癌就是早期癌症,在內地,一般來說,只要含有輕症保障的重疾險,都會寫自己能保“原位癌”,條款裡就是明明白白的寫了“原位癌”三個字。但是在香港重疾險裡,關於原位癌的說明採用了列舉法,僅限於XX部位的原位癌,才是在保障範圍內的。這裡的區別有多大大家能看出來了吧。

▌費率

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沒有,香港的長期健康險的費率是不保證的。

我先跟大家說說什麼叫費率保證,簡單地說,就是投保長期重疾險時,保險公司會告訴你,你這個年齡,我每年收多少錢,這個錢數定下來以後,保險公司是不能再調整的。

而在香港,無論你買的是長期險還是短期險,保險公司都是可以根據情況調整費率的。而且是保險公司覺得有必要調整就調整,客戶沒有辦法阻止。

一般來說,精算的定價年回報率下降1%,保費會提高10-30%,發病率大幅提高,保費定價也會提高。影響因素還是很多的。

當然,保險公司說了,費率調整也不會是隨意的或針對個體的,一定是針對群體的,但總感覺有點不踏實。

目前,內地的長期保險都採用保證費率,最新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中加入了長期健康險費率可浮動條款。未來,內地的長期健康險可能和香港一樣了,但目前還不是。

另外也要說的是,香港保險的低費率,跟區分吸煙體和非吸煙體有關,吸煙的人的保費是會加價的。之前也有保險公司推出過優選壽險,不吸煙的人的保費也比市場平均水準低不少。另外,低保費還和不保某一高發疾病有關,我們前面說了,香港重疾險不保甲狀腺癌,單單這一點保險費率就至少可以差10個點。

▌法律法規層面

香港和內地,適用的法律不同,保險法規也不同。

香港“最高誠信原則”和內地的“如實告知原則”

很多香港保險的宣傳,都會提到香港保險公司採取的“嚴核保,寬理賠的”經營理念,理賠更容易。

確實,香港更誠信。本著最高誠信原則,在香港買保險是你說的,保險公司都信。但日後理賠時如果保險公司發現你不誠信,那就會拒賠。

買過壽險、重疾險、醫療險的都知道,在內地買保險的時候要填一個和健康相關的告知,保險公司會問一串關於健康的問題。在內地,施行的是“如實告知”原則,保險公司問你什麼你就回答什麼,沒問你的,即便有問題,你也可以不用回答。

但是在香港買保險,也會有問詢,但問詢的問題是非常開放式的,比如,“在過去五年內,你曾否遭遇意外或疾病,而沒有在上述提及?”這問詢,就是凡是投保人已知或應當知道的重要事實均應告訴保險公司。這意味著什麼?

一內地投保人于2001年在香港投保了重疾險,在2012年確診肺癌申請理賠。保險公司在進行理賠調查時,發現投保人在1990-1993年有過靜脈注射案例未向保險公司進行告知,保險公司認為上述事項對於承保有重大影響。最終拒賠並退還投保人保費4.2萬元港幣。

也許很多人覺得,不就是打個點滴嗎,有那麼嚴重嗎?在香港,有沒有不是你自己判斷,而是由保險公司判斷。

不可抗辯條款的差異

不管在香港還是內地,保險都有不可抗辯條款。但二者的差異卻是很大的。

在內地,《保險法》有明確規定,保單生效2年後,保險公司不得解除合同;在香港,保險公司對於投保人的欺詐或未如實告知,可進行無限期追溯,最終可能導致客戶因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而遭到拒賠。

欺詐如何界定?又回到如實告知上來了。

前面說了,即便你沒有如實告知的問題,和最終觸發你理賠的問題根本就不相干,也會被拒賠。

視網膜和卵巢,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啊,但保險公司就是可以以此為由拒賠的。在內地,還沒聽說哪家保險公司這麼幹的。

還有的保險公司,在保險合同中明確寫了,重疾責任不適用於不可抗辯。這種情況下,連去申訴一下不是欺詐的機會都沒有了。

講了這兩處法律層面的不同,其實也好理解為啥說香港保險嚴進寬出了。就是香港保險公司秉承的是最高誠信原則,它的費率便宜,理賠容易,也都是基於如實告知與誠信基礎的,一旦有違這個原則,你一定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司法角度

香港保險一旦發生理賠糾紛,保單適用的是香港地區法律,不受內地法律保護。當發生糾紛時,內地投保人可以向香港保險索償投訴局申請,如協調無果,必須在香港找律師打官司,香港地區的律師費用高昂,若陷入持久的糾紛或訴訟狀態,花費可能比較驚人,需要投保人承擔經濟費用和訴訟損失。

香港律師費用標準:資淺律師800港幣/小時,資深律師3000港幣/小時;計件收費:20-50港幣/頁,酒店費用大概1000港幣/晚。另外,有些case金額低,你說我就賭這一口氣,我認了花錢去找律師,律師都未必接哦。

另外,即使是走到了法官面前,也不會像內地一樣,法院會傾向於保護弱勢群體。在香港,如果一旦理賠出現問題,就是當保險公司對保險合同的“專業理解”與被保險人的“合理期待”產生衝突的時候,香港的保險相關裁決(依據索償局案例)都會嚴格按照合同條款來評判,法院也不會傾向做出有利於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解釋。

而在內地,各地法院普遍採用了“合理期待原則”,就是當保險公司對保險合同的“專業理解”與被保險人的“合理期待”產生衝突的時候,法院應當做出有利於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解釋。

在內地,保險投訴有保監會的12378維權熱線,還是很好用的。

在香港也有一些保險維權救濟管道,比如“保險索償投訴局”可針對100萬港幣以內的理賠糾紛提供免費服務。但從其披露的資料看,每宗投訴都需要提供書面材料且平均處理流程4-6個月,從最終結果看,2016年的374宗已經審結的案件中,只有7宗是投保人獲得支持。但對於內地投保人來說,多一個維權管道也是好的。

▌投資類保險的保證收益低

一般香港保險的保底收益都不會很高,即便看現在的收益高,或者演示的收益高。比如一些在內地口碑很好的保險產品,其保底收益1%,而內地普遍在2.5或者略高一點。

比如有個產品計畫,說1歲孩子,5年一共交4.1萬美元。85歲能拿回來1202萬美元,100歲可以累積到3275萬美元。仔細看,這1202萬是被分為兩部分的,一部分是保證現金價值,一部分是非保證現金價值。大家能理解什麼叫保證什麼叫非保證吧?保證部分我是絕對要給你的,非保證就是我可以給你畫大餅,我可以吹牛,反正不承擔法律責任。

保證現金價值只有9.3萬,而非保證現金價值是1192.8萬,可以看出,奪目的1202萬是怎麼來的了吧?

簡單算一下,保證部分的收益率是1%,非保證的投資收益率是按照7%來算的。複利的魔力,不可小看啊。如果這個複利不是7%而是6%,那非保證現金價值就從1192萬變成了510萬,如果換成5%,就只有230萬了。

內地的保險公司以前也這麼幹,現在保監會對演示利率有明確規定,保險公司不敢隨便畫大餅了。

還有,一些港險的保單貸款利率為8%,國內類似保險產品保單貸款利率在5%-6%左右。

另外,高額的傭金,也導致很多香港保險前兩年退保現金價值為零。

03

結語

這次分享,可能大家覺得是缺點說的多、優點說的少,不要被嚇到哈。只是大家想聽我講香港保險,就是想多知道些在別處聽不到的大實話吧。

如果你優點、缺點都知道了,也能做到無瑕疵投保,那願意去買也沒毛病。當然,前提還是必須符合外管局的要求哦。

如果單純是被香港代理人忽悠了一下,就覺得香港的月亮都比內地圓,那我覺得真沒必要興師動眾跑香港去買。

再對下定決心想買香港保單的貓友說幾句,如果想買,一定要找靠譜的管道,到香港開戶、面簽,把續期繳費的事兒也要搞清楚,千萬不要留後患。飛單的太多了,我就知道有人第一次保費交完,下次保費怎麼交都沒著落,但是代理人已經聯繫不上了。

02

香港保險的缺點

接下來,我想說說,香港保險和內地保險相比,有哪些劣勢,有哪些方面很重要,但被你忽視的,或者你的代理人不會給你講的。

▌保障範圍

咱們先從大家非常關注的重疾險產品的保障範圍來看看。前面我說了,在某些方面香港保險的保障是比內地苛刻的。

比如,甲狀腺癌。香港的重疾險的重疾部分是不保T1N0M0或以下級別的甲狀腺癌的,部分公司只做輕症處理。這個T1N0M0級別就是第一期甲狀腺腫瘤。

甲狀腺癌這個疾病,是目前內地重疾險中理賠率最高的,高到什麼程度,一半的重疾理賠都是因為它。這個甲狀腺癌是所有重疾中最不可怕的,很多人體檢就能在最早期發現,而早期發現的治癒率很高,手術後很快就能重返工作崗位。

為了這個甲狀腺癌,內地的保險公司也是叫苦不迭,此前曾有保險公司為了降低風險,把甲狀腺癌單獨拉出來算作輕症,結果挨批了。所以儘管保險公司很憂愁,但是在內地,甲狀腺癌現在還是屬於重疾險賠付範圍內的。

前面也說了,單單一個甲狀腺癌,如果被踢出重大疾病的隊伍,再保險公司保守估計,也能把內地重疾險保費降10個百分點。

還有一個,原位癌。原位癌就是早期癌症,在內地,一般來說,只要含有輕症保障的重疾險,都會寫自己能保“原位癌”,條款裡就是明明白白的寫了“原位癌”三個字。但是在香港重疾險裡,關於原位癌的說明採用了列舉法,僅限於XX部位的原位癌,才是在保障範圍內的。這裡的區別有多大大家能看出來了吧。

▌費率

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沒有,香港的長期健康險的費率是不保證的。

我先跟大家說說什麼叫費率保證,簡單地說,就是投保長期重疾險時,保險公司會告訴你,你這個年齡,我每年收多少錢,這個錢數定下來以後,保險公司是不能再調整的。

而在香港,無論你買的是長期險還是短期險,保險公司都是可以根據情況調整費率的。而且是保險公司覺得有必要調整就調整,客戶沒有辦法阻止。

一般來說,精算的定價年回報率下降1%,保費會提高10-30%,發病率大幅提高,保費定價也會提高。影響因素還是很多的。

當然,保險公司說了,費率調整也不會是隨意的或針對個體的,一定是針對群體的,但總感覺有點不踏實。

目前,內地的長期保險都採用保證費率,最新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中加入了長期健康險費率可浮動條款。未來,內地的長期健康險可能和香港一樣了,但目前還不是。

另外也要說的是,香港保險的低費率,跟區分吸煙體和非吸煙體有關,吸煙的人的保費是會加價的。之前也有保險公司推出過優選壽險,不吸煙的人的保費也比市場平均水準低不少。另外,低保費還和不保某一高發疾病有關,我們前面說了,香港重疾險不保甲狀腺癌,單單這一點保險費率就至少可以差10個點。

▌法律法規層面

香港和內地,適用的法律不同,保險法規也不同。

香港“最高誠信原則”和內地的“如實告知原則”

很多香港保險的宣傳,都會提到香港保險公司採取的“嚴核保,寬理賠的”經營理念,理賠更容易。

確實,香港更誠信。本著最高誠信原則,在香港買保險是你說的,保險公司都信。但日後理賠時如果保險公司發現你不誠信,那就會拒賠。

買過壽險、重疾險、醫療險的都知道,在內地買保險的時候要填一個和健康相關的告知,保險公司會問一串關於健康的問題。在內地,施行的是“如實告知”原則,保險公司問你什麼你就回答什麼,沒問你的,即便有問題,你也可以不用回答。

但是在香港買保險,也會有問詢,但問詢的問題是非常開放式的,比如,“在過去五年內,你曾否遭遇意外或疾病,而沒有在上述提及?”這問詢,就是凡是投保人已知或應當知道的重要事實均應告訴保險公司。這意味著什麼?

一內地投保人于2001年在香港投保了重疾險,在2012年確診肺癌申請理賠。保險公司在進行理賠調查時,發現投保人在1990-1993年有過靜脈注射案例未向保險公司進行告知,保險公司認為上述事項對於承保有重大影響。最終拒賠並退還投保人保費4.2萬元港幣。

也許很多人覺得,不就是打個點滴嗎,有那麼嚴重嗎?在香港,有沒有不是你自己判斷,而是由保險公司判斷。

不可抗辯條款的差異

不管在香港還是內地,保險都有不可抗辯條款。但二者的差異卻是很大的。

在內地,《保險法》有明確規定,保單生效2年後,保險公司不得解除合同;在香港,保險公司對於投保人的欺詐或未如實告知,可進行無限期追溯,最終可能導致客戶因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而遭到拒賠。

欺詐如何界定?又回到如實告知上來了。

前面說了,即便你沒有如實告知的問題,和最終觸發你理賠的問題根本就不相干,也會被拒賠。

視網膜和卵巢,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啊,但保險公司就是可以以此為由拒賠的。在內地,還沒聽說哪家保險公司這麼幹的。

還有的保險公司,在保險合同中明確寫了,重疾責任不適用於不可抗辯。這種情況下,連去申訴一下不是欺詐的機會都沒有了。

講了這兩處法律層面的不同,其實也好理解為啥說香港保險嚴進寬出了。就是香港保險公司秉承的是最高誠信原則,它的費率便宜,理賠容易,也都是基於如實告知與誠信基礎的,一旦有違這個原則,你一定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司法角度

香港保險一旦發生理賠糾紛,保單適用的是香港地區法律,不受內地法律保護。當發生糾紛時,內地投保人可以向香港保險索償投訴局申請,如協調無果,必須在香港找律師打官司,香港地區的律師費用高昂,若陷入持久的糾紛或訴訟狀態,花費可能比較驚人,需要投保人承擔經濟費用和訴訟損失。

香港律師費用標準:資淺律師800港幣/小時,資深律師3000港幣/小時;計件收費:20-50港幣/頁,酒店費用大概1000港幣/晚。另外,有些case金額低,你說我就賭這一口氣,我認了花錢去找律師,律師都未必接哦。

另外,即使是走到了法官面前,也不會像內地一樣,法院會傾向於保護弱勢群體。在香港,如果一旦理賠出現問題,就是當保險公司對保險合同的“專業理解”與被保險人的“合理期待”產生衝突的時候,香港的保險相關裁決(依據索償局案例)都會嚴格按照合同條款來評判,法院也不會傾向做出有利於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解釋。

而在內地,各地法院普遍採用了“合理期待原則”,就是當保險公司對保險合同的“專業理解”與被保險人的“合理期待”產生衝突的時候,法院應當做出有利於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解釋。

在內地,保險投訴有保監會的12378維權熱線,還是很好用的。

在香港也有一些保險維權救濟管道,比如“保險索償投訴局”可針對100萬港幣以內的理賠糾紛提供免費服務。但從其披露的資料看,每宗投訴都需要提供書面材料且平均處理流程4-6個月,從最終結果看,2016年的374宗已經審結的案件中,只有7宗是投保人獲得支持。但對於內地投保人來說,多一個維權管道也是好的。

▌投資類保險的保證收益低

一般香港保險的保底收益都不會很高,即便看現在的收益高,或者演示的收益高。比如一些在內地口碑很好的保險產品,其保底收益1%,而內地普遍在2.5或者略高一點。

比如有個產品計畫,說1歲孩子,5年一共交4.1萬美元。85歲能拿回來1202萬美元,100歲可以累積到3275萬美元。仔細看,這1202萬是被分為兩部分的,一部分是保證現金價值,一部分是非保證現金價值。大家能理解什麼叫保證什麼叫非保證吧?保證部分我是絕對要給你的,非保證就是我可以給你畫大餅,我可以吹牛,反正不承擔法律責任。

保證現金價值只有9.3萬,而非保證現金價值是1192.8萬,可以看出,奪目的1202萬是怎麼來的了吧?

簡單算一下,保證部分的收益率是1%,非保證的投資收益率是按照7%來算的。複利的魔力,不可小看啊。如果這個複利不是7%而是6%,那非保證現金價值就從1192萬變成了510萬,如果換成5%,就只有230萬了。

內地的保險公司以前也這麼幹,現在保監會對演示利率有明確規定,保險公司不敢隨便畫大餅了。

還有,一些港險的保單貸款利率為8%,國內類似保險產品保單貸款利率在5%-6%左右。

另外,高額的傭金,也導致很多香港保險前兩年退保現金價值為零。

03

結語

這次分享,可能大家覺得是缺點說的多、優點說的少,不要被嚇到哈。只是大家想聽我講香港保險,就是想多知道些在別處聽不到的大實話吧。

如果你優點、缺點都知道了,也能做到無瑕疵投保,那願意去買也沒毛病。當然,前提還是必須符合外管局的要求哦。

如果單純是被香港代理人忽悠了一下,就覺得香港的月亮都比內地圓,那我覺得真沒必要興師動眾跑香港去買。

再對下定決心想買香港保單的貓友說幾句,如果想買,一定要找靠譜的管道,到香港開戶、面簽,把續期繳費的事兒也要搞清楚,千萬不要留後患。飛單的太多了,我就知道有人第一次保費交完,下次保費怎麼交都沒著落,但是代理人已經聯繫不上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