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李特:有多少創業都是被逼無奈

文丨《那些年》小小那

創業, 從來就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 但是古往今來, 選擇踏上這條風險之路的人, 卻是前仆後繼。

為什麼要創業?有人說, 為了追求自由;有人說, 為了實現價值;也有人說, 為了改變命運。

檯面上的理由千千萬, 但是真正走在這條路上的人們, 卻未必都有多麼宏偉的初心。 當初, 或許只是因為生活所迫, 因為打工受挫, 因為別無退路, 於是無奈之下, 開始自謀生路。

作為“五胡十六國”中第一個少數民族政權的創始人, 李特的創業史, 便寫滿了這樣的無奈。

天災人禍, 生活所迫

李特生活的時代,

正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一個時代。 西晉王朝內鬥不休, 北方外族趁火打劫, 整個中原大地, 陷入一片混亂。

西元298年, 秦州、雍州(陝甘寧一帶)的氐羌族人發動造反, 朝廷出兵鎮壓。 炮火之下, 當地百姓, 流離失所, 朝不保夕。 再加上連年饑荒, 瘟疫不斷, 秦雍地區一片生靈塗炭。 於是, 在天災人禍的戕害下, 秦州六郡數萬戶百姓淪為了“流民”, 紛紛踏上逃荒之路。

當時, 在秦州做官的的李特, 也與眾多兄弟一起, 帶上家眷南下逃荒。 這一年, 李特已經四五十歲, 而人生卻突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落魄。

儘管是在逃荒路上, 但李特還是顯現出了他的與眾不同。 每當看見有人生病或者窮困潦倒, 李特總是慷慨解囊, 熱心相助, 於是深得流民的擁護。

西元298年秋天, 流民相繼到達漢川(陝西省南部)。 這時有人主張, 蜀地豐收, 糧食充足, 不如繼續南下益州。 於是, 流民又繼續遷徙蜀地。 行至蜀道天險, 李特不禁駐足感歎:“劉禪坐擁這樣的地勢, 卻向人投降, 可真是廢物啊……”當時一同逃荒的流民, 聽到他這麼說,

都認為他是不凡之輩。

老闆無情, 打工受挫

到達益州後, 李特得到了益州刺史趙廞(xīn)的器重, 成為趙廞的心腹黨羽。 不料兩年之後, 趙廞發動叛亂, 和西晉朝廷撕破了臉。

這時, 李特的兄弟李庠(xiáng)從秦州來到益州, 歸降了趙廞。 早聞李庠智勇雙全, 於是李庠一來,

趙廞就對他委以重任, 命令他招募流民勇士, 去北部封鎖蜀道, 以防朝廷討伐。 李庠果然有將才, 短短時間便集結了一萬餘人的隊伍, 並且軍紀嚴明, 訓練有素。 趙廞對此卻喜憂參半, 因為李庠的強大, 讓他漸生猜忌。

這時, 又有人來挑撥說:“您剛剛起兵, 就派李庠率重兵在外鎮守, 我們簡直不能理解”。 於是趙廞萌生殺機, 隨後找了個藉口將其斬殺, 並屠殺他的兒子及侄兒十餘人。

聞知此事, 李特悲痛萬分。 趙廞派人安撫他說:李庠雖然犯了大罪, 但放心, 不會牽連到你們兄弟的。

李特豈能接受趙廞的說辭?悲痛之後, 反心頓生, 於是和弟弟秘密集結七千人, 乘夜進攻成都。

趙廞的文武官員霎時盡散, 只剩下趙廞一人, 驚恐中帶著妻子兒女, 登上小船, 逃到廣都, 最後被自己的部下誅殺。

逼上梁山, 別無退路

趙廞一死, 朝廷為益州派來一位新刺史——羅尚。

羅尚率領武裝部隊七千餘人,進入巴蜀。他是朝廷派來驅趕流民的。

當時,秦雍流民已經遍佈梁州、益州,他們大多在做奴僕和工匠,聽說政府要將他們趕走,人人悲恐萬分。而且當年雨水過多,稻子還未收割,連路費都無法籌措。更過分的是,當地官員還在遣送難民回家的路上,設立關卡,將難民攜帶的財物搜刮一空。於是李特在綿竹建了一連串營寨,收容附近的難民,並一再上書,請求寬限日期。

地方官員大怒,派人在大街小巷張貼佈告,懸賞高額獎金,通緝捉拿李特兄弟。李特不得不屯兵自衛,趕制盔甲,磨利武器,隨時備戰。

因為李特準備充分,指揮得當,數次大敗政府軍。於是秦州六郡難民,共同推舉李特代理鎮北大將軍,代表皇帝任官拜爵。就這樣,李特成為了名震天下的“創業領袖”。

西元303年二月,羅尚大軍突襲李特大營。李特奮起抵抗,不幸戰死。

李特雖然死了,但流民軍依然在。李特的兒子李雄繼續與西晉朝廷抗爭。西元304年,李雄擊退政府軍,佔據蜀地稱王。兩年後李雄稱帝,國號大成,後來李雄的侄子李壽繼位,改國號為漢,歷史上稱其為“成漢”。

因為李氏家族是巴氐族人,所以,成漢帝國也被視為“五胡十六國”中崛起的第一個少數民族政權。

回頭來看,成漢政權的崛起,其實並沒有那麼多理想主義——生逢亂世,又遇天災人禍;想恪盡職守,卻遇無情老闆;想伸張正義,卻又屢遭打擊……最後被逼無奈,走上獨立之路。

任正非:不惑之年,無奈創業

其實跟很多創業者的境遇,跟李特何其相似。

1983年,39歲的任正非從部隊轉業,來到深圳一家國企電子公司擔任副總。不料任職沒多久,就在一筆生意中被坑騙,導致公司200多萬貨款收不回來。要知道,當時的中國城市月工資平均才不到100元。

同一年,任正非的家庭也遭遇變故——妻子與他離婚了。當時的任正非,陷入人生低谷,不僅背負巨債,還要撫養一兒一女,贍養老父老母,同時兼顧六個弟弟妹妹……正在這樣的境遇下,不惑之年的任正非才決定下海創業,創建了華為公司。

從此,深圳少了一個國企幹部,中國多了一個高科技企業的“教父”。

其實很多成功的企業家,當初選擇創業,並非因為理想和熱血,而是因為壓力和無奈。但是,偏偏在被“逼上梁山”之後,他們卻發現了人生的更多可能,也發現了世界的更多可能。

俞敏洪曾說過一句話:凡是逼過我的人,都是我要感激的人。

所以,這個感恩節,記得感謝挫折,感謝苦難,感謝那些曾經逼過你的人,正是他們,才讓你變成了更好的人。

羅尚率領武裝部隊七千餘人,進入巴蜀。他是朝廷派來驅趕流民的。

當時,秦雍流民已經遍佈梁州、益州,他們大多在做奴僕和工匠,聽說政府要將他們趕走,人人悲恐萬分。而且當年雨水過多,稻子還未收割,連路費都無法籌措。更過分的是,當地官員還在遣送難民回家的路上,設立關卡,將難民攜帶的財物搜刮一空。於是李特在綿竹建了一連串營寨,收容附近的難民,並一再上書,請求寬限日期。

地方官員大怒,派人在大街小巷張貼佈告,懸賞高額獎金,通緝捉拿李特兄弟。李特不得不屯兵自衛,趕制盔甲,磨利武器,隨時備戰。

因為李特準備充分,指揮得當,數次大敗政府軍。於是秦州六郡難民,共同推舉李特代理鎮北大將軍,代表皇帝任官拜爵。就這樣,李特成為了名震天下的“創業領袖”。

西元303年二月,羅尚大軍突襲李特大營。李特奮起抵抗,不幸戰死。

李特雖然死了,但流民軍依然在。李特的兒子李雄繼續與西晉朝廷抗爭。西元304年,李雄擊退政府軍,佔據蜀地稱王。兩年後李雄稱帝,國號大成,後來李雄的侄子李壽繼位,改國號為漢,歷史上稱其為“成漢”。

因為李氏家族是巴氐族人,所以,成漢帝國也被視為“五胡十六國”中崛起的第一個少數民族政權。

回頭來看,成漢政權的崛起,其實並沒有那麼多理想主義——生逢亂世,又遇天災人禍;想恪盡職守,卻遇無情老闆;想伸張正義,卻又屢遭打擊……最後被逼無奈,走上獨立之路。

任正非:不惑之年,無奈創業

其實跟很多創業者的境遇,跟李特何其相似。

1983年,39歲的任正非從部隊轉業,來到深圳一家國企電子公司擔任副總。不料任職沒多久,就在一筆生意中被坑騙,導致公司200多萬貨款收不回來。要知道,當時的中國城市月工資平均才不到100元。

同一年,任正非的家庭也遭遇變故——妻子與他離婚了。當時的任正非,陷入人生低谷,不僅背負巨債,還要撫養一兒一女,贍養老父老母,同時兼顧六個弟弟妹妹……正在這樣的境遇下,不惑之年的任正非才決定下海創業,創建了華為公司。

從此,深圳少了一個國企幹部,中國多了一個高科技企業的“教父”。

其實很多成功的企業家,當初選擇創業,並非因為理想和熱血,而是因為壓力和無奈。但是,偏偏在被“逼上梁山”之後,他們卻發現了人生的更多可能,也發現了世界的更多可能。

俞敏洪曾說過一句話:凡是逼過我的人,都是我要感激的人。

所以,這個感恩節,記得感謝挫折,感謝苦難,感謝那些曾經逼過你的人,正是他們,才讓你變成了更好的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