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園區|產業園區如何行穩致遠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 以產業園區為載體的國際化合作平臺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企, 我國產業園區國際化已成必然發展之勢。

“產業園區國際化帶來了重大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 產業園區如何能夠在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的國際化大舞臺上謀求自身發展?怎樣提升自我實力、深度參與到國際經濟合作競爭之中?這些是擺在我國產業園區面前的難題。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登高才能望遠

俗話說, 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要擇優引入企業和項目, 不能裝進籃子都是‘菜’”。 習近平主席曾對高新區的發展提出要求。 要從更宏觀的角度和背景來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

“當前, 我國產業園區國際化的現狀總體令人滿意, 園區產業集群優勢明顯, 但對國際市場上的風險意識不足, 沒有做好長遠發展計畫。

”宋清輝向記者介紹道, 總體而言, 我國產業園區國際化的硬體上去了, 服務和法治與國際接軌卻沒有完全同步, 亟須進一步高水準、高起點地推進園區國際化建設。

如何快速適應市場, 避免盲目“走出去”?如何匹配各方需求, 找到最合適的國際合作方式?開窗遠眺, 放眼全域至關重要。

“我國產業園區建設要始終堅持‘高’‘新’的發展方向, 不搞粗放經營。 以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己任, 努力實現園區產業的高端化和集群化。 ”宋清輝說, 把握我國產業園區國際化的未來發展方向和總體趨勢, 有利於進一步開展跨境合作、擁抱無限機遇。

同時, 他還提示園區管理者, 要結合階段性招商成果、推廣經驗和市場回饋,

精細化園區整體規劃和單體設計, 做好園區產品戶型結構、物業功能分區、分類組團關聯等細節, 與市場需求精准對接。

應走“特色”海外路

特色與創新有利於產業和市場的健康發展, 能夠幫助產業園區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 是幫助我國企業“走出去”的關鍵。

“在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的背景下, 我國產業園區發展一定要依據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因地制宜, 並根據地理位置、環境、自然資源來定位園區。 ”宋清輝表示, 只有發揮特色, 才能更好地把握機會實現國內外共贏, 實現雙方的互聯互通。

特色園區那麼多, “特色”又從何而來?

“特色園區的建設並非一朝一夕之功, 需要按照產業園區建設的基本規律, 堅持走特色發展和創新之路。

”宋清輝告訴記者, 首先, 應當細分市場, 主抓龍頭企業和區域領軍企業等主要目標市場, 以區域內多領域配套企業和上下游企業為必要補充。

其次, 在客群選擇中, 以入園要求強烈的意向企業為核心群體, 順水推舟, 爭取首先取得突破;以符合專案定位的入圍企業為重要客群, 定向圍攻, 力爭形成內部組團;以游離於週邊的觀望企業為投資客群, 進行拉網篩選。 同時要做好策略化行銷, 做到有甄別, 有選擇, 因企而異, 對症施策。 唯有如此, 才是建立特色園區的根本所在。

最後, 在當前環境下, 針對國內外養老、醫療、度假等城市發展的需求, 產業園區應該順勢而為, 著重拓展相關領域, 助力產業發展。 根據經濟發展規律科學規劃、深入市場調研,

從宏觀政策、區位特徵、產業基礎、競爭環境、客戶需求入手, 做好專案準確定位, 加強頂層設計, 方能令國際化的產業園區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

中企君薦讀

----------------------------------

本文轉自中國貿易報。 編輯:雨鴻。

本平臺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原著版權, 如您對我們的文章存在異議, 歡迎後臺聯繫我們, 我們將第一時間回復處理。

在這個時代, 我們以傳播資訊、分享知識為已任。 微信關注中國企業報公號:zgqybnews, 關於財經你想知道的這都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