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告別邵氏最後華首!邵逸夫妻子方逸華病世,享年83歲

據TVB.COM消息,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邵方逸華女士, 因病與世長辭, 享壽83歲。 邵方逸華女士于11月22日下午5時28分在養和醫院安詳離世, 她的家人一直陪伴在側。

方逸華, 1934年於上海出生, 歌手出身, 同時也是香港資深的傳媒工作者和行政人員, 現為邵氏兄弟電影公司副主席和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

為了邵逸夫退出歌壇

除了TVB董事的頭銜, 邵逸夫第二任妻子是方逸華最為人廣知的身份, 方逸華年少時愛好英文歌曲, 廣結外籍樂隊為友, 所以于1950年選擇遠赴馬來西亞登臺表演, 展開其歌唱事業。 1952年, 方逸華結識邵逸夫。

方逸華

方逸華

邵逸夫認識方逸華時才知道, 方逸華是上海人, 母親是老上海灘的“舞國紅星”方文霞,

比他小了整整24歲。 因為家道破敗, 遺傳了母親的窈窕身姿和美妙歌喉的她17歲就登臺謀生, 主要在香港高級俱樂部表演。

方逸華非常聰明, 喜歡的歌聽過一遍就朗朗上口、腔圓字正, 俏麗的外表加上美麗的歌聲, 讓她的名氣越發高漲, 而此次, 她就是應新加坡演出商的邀請來表演。 那一晚, 兩人交談甚歡。

方逸華和邵逸夫

此後, 因為選影片的原因, 邵逸夫時常進出香港。 每次來港, 只要時間允許, 他就會到方逸華的夜總捧場。

而隨著交往的深入, 邵逸夫驚喜地發現方逸華不僅人長得美, 歌唱得好, 而且頗有見地, 更將她視為紅顏知己。 1955年, 已經佔領冬南亞電影半壁江山的邵逸夫發現:影人沒有攝影棚, 等於工人沒有工廠, 邵氏要想在激烈的影業競爭中發展, 必須建立自己的電影製片廠, 便有意在香港建設“邵氏影城”——而這需要一大筆錢。 但他的想法遭到了邵氏在香港主持工作的二哥的強烈反對。 對電影業無心戀棧的二哥寫信, 希望邵逸夫來香港主持邵氏電影業。

1957年的初秋,

邵逸夫離開了奮鬥了30年的南洋, 與合作了30年的三哥分手, 從獅城來到了香港。 這一年邵逸夫正好50歲, 孔子所說的“知天命”之年。 邵逸夫卻以萬丈雄進軍香港, 再圖霸業。 來到香港之後, 邵逸夫做了一件對他來說意義非凡的事情:向方逸華髮出了邀請, 請她來邵氏兄弟公司工作。 當時, 方逸滑的歌唱事業如日中天, 許多人都她勸她不要離去。 但她還是不顧一切地退出了歌壇, 退出人們的視線, 追尋這個發現她, 讓她認為值得可以相守、相付一生的男人——邵逸夫。

方逸華和邵逸夫

幫助邵逸夫奠定香港影視界的“教主”地位

果然,方逸華沒有讓邵逸夫失望。1957年,在方逸華的極力推薦下,邵逸夫動用了100萬港幣,大膽起用年僅30歲的李翰祥擔任導演。李翰祥終於不負眾望,以《江山美人》創下當時香港電影票房最高紀錄,並且囊括了第五屆亞洲電影節五項大獎。之後,邵逸夫不惜重金,把《楊貴妃》、《梁山伯與祝英台》搬上了銀幕。這兩部巨片在香港、臺灣流以至東南亞一帶掀起了中國片的狂潮。邵氏電影公司20多年間所攝製的影片達1000餘部,旗下電影院達200家,每天觀眾大約100萬人。邵氏影城全盛時期,員工超過1300 人,被外國傳媒譽為“東方的好萊塢”。

正當邵氏影業全盛之時,電影受到電視的挑戰和威脅。這時方逸華又獨具慧眼,建議邵逸夫花了一大筆錢去競投無線電視的經營權,結果一舉獲得了巨大成功。而從此,奠定了邵逸夫在香港影視界無人可及的“教主”地位。

從進入邵氏後,方逸華與邵逸夫相伴40多年,無怨無悔將一個女人最寶貴的光陰、聰明才智和深情統統付給了邵逸夫和他的影視事業。

方逸華和邵逸夫

戀上45年終成婚

1987年,邵逸夫的髮妻黃美珍於美國病逝,享年85歲。她與邵逸夫的婚姻維持了整整50年。為了追憶亡妻,那一年,邵氏公司停業一年。

方逸華和邵逸夫

1997年,在妻子黃美珍逝世10年後,邵逸夫終於決定再婚,迎娶已將女人最寶貴的40多年時間奉獻給了邵氏的方逸華。

1997年5月6日,90歲的邵逸夫與62歲的方逸華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正式注註冊結婚。原來,在拉斯維加斯註冊結婚,無須預約,只要付出35美元便即時成為夫妻。

穿便服的方逸華和邵逸夫

對於這場婚禮,香港著名評論人查小欣這樣說:方逸華需要的並不是庇護,而是尊重和認同。她追求的不過是在高大橡樹旁邊長成挺立的木棉,“她對他傾慕、感激、欽佩,而不是依賴、乞寵。一個真正高尚的男人,最終會給她名分。”

2010年元月,活到老幹到老的邵逸夫在102歲高齡,決定休息,他卸任香港無線電視臺行政主席職務,將這個他花費畢生心血創建的、市值164億港元的電視王國交給了方逸華打理。半個多世紀的風雨走過後,方逸華依舊是這位傳奇人物心中最值得信賴和倚重的物件,一如當年他來香港創業時的選擇一樣。

2014年1月17日,方逸華出席邵逸夫追思會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離世,享年107歲。如今,方逸華也因病辭世,兩人的離開,代表一個影視世代的結束,讓人不勝唏噓。

方逸華和邵逸夫

幫助邵逸夫奠定香港影視界的“教主”地位

果然,方逸華沒有讓邵逸夫失望。1957年,在方逸華的極力推薦下,邵逸夫動用了100萬港幣,大膽起用年僅30歲的李翰祥擔任導演。李翰祥終於不負眾望,以《江山美人》創下當時香港電影票房最高紀錄,並且囊括了第五屆亞洲電影節五項大獎。之後,邵逸夫不惜重金,把《楊貴妃》、《梁山伯與祝英台》搬上了銀幕。這兩部巨片在香港、臺灣流以至東南亞一帶掀起了中國片的狂潮。邵氏電影公司20多年間所攝製的影片達1000餘部,旗下電影院達200家,每天觀眾大約100萬人。邵氏影城全盛時期,員工超過1300 人,被外國傳媒譽為“東方的好萊塢”。

正當邵氏影業全盛之時,電影受到電視的挑戰和威脅。這時方逸華又獨具慧眼,建議邵逸夫花了一大筆錢去競投無線電視的經營權,結果一舉獲得了巨大成功。而從此,奠定了邵逸夫在香港影視界無人可及的“教主”地位。

從進入邵氏後,方逸華與邵逸夫相伴40多年,無怨無悔將一個女人最寶貴的光陰、聰明才智和深情統統付給了邵逸夫和他的影視事業。

方逸華和邵逸夫

戀上45年終成婚

1987年,邵逸夫的髮妻黃美珍於美國病逝,享年85歲。她與邵逸夫的婚姻維持了整整50年。為了追憶亡妻,那一年,邵氏公司停業一年。

方逸華和邵逸夫

1997年,在妻子黃美珍逝世10年後,邵逸夫終於決定再婚,迎娶已將女人最寶貴的40多年時間奉獻給了邵氏的方逸華。

1997年5月6日,90歲的邵逸夫與62歲的方逸華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正式注註冊結婚。原來,在拉斯維加斯註冊結婚,無須預約,只要付出35美元便即時成為夫妻。

穿便服的方逸華和邵逸夫

對於這場婚禮,香港著名評論人查小欣這樣說:方逸華需要的並不是庇護,而是尊重和認同。她追求的不過是在高大橡樹旁邊長成挺立的木棉,“她對他傾慕、感激、欽佩,而不是依賴、乞寵。一個真正高尚的男人,最終會給她名分。”

2010年元月,活到老幹到老的邵逸夫在102歲高齡,決定休息,他卸任香港無線電視臺行政主席職務,將這個他花費畢生心血創建的、市值164億港元的電視王國交給了方逸華打理。半個多世紀的風雨走過後,方逸華依舊是這位傳奇人物心中最值得信賴和倚重的物件,一如當年他來香港創業時的選擇一樣。

2014年1月17日,方逸華出席邵逸夫追思會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離世,享年107歲。如今,方逸華也因病辭世,兩人的離開,代表一個影視世代的結束,讓人不勝唏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