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法治的根本:良知與操守——電影《換子疑雲》觀後

《換子疑雲》是根據1928年發生在美國洛杉磯的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電影, 講述單親媽媽克裡斯汀在兒子沃特失蹤後, 為了找回自己的兒子, 在醫生、老師、牧師、律師等人的協助下, 與洛杉磯警察局抗爭的故事。 在這裡, 我們可以看到普通公民的良知與操守、警官的良知與操守、律師的良知與操守、法官的良知與操守, 所有這些都是建立法治社會的根本。

《換子疑雲》的核心問題是克裡斯汀的不斷追問:“我的兒子在哪裡?”克裡斯汀的兒子沃特不幸失蹤, 四個月後, 失蹤的兒子“沃特”被警察局找回, 因外貌、身高等特徵不符,

克裡斯汀第一眼就看出這個孩子不是自己的兒子。 在這些明顯的、不合常理的事實面前, 洛杉磯警察局專管此類案件的鐘斯隊長卻堅持認為, 被送回的“沃特”就是克裡斯汀失蹤的兒子, 他說服並脅迫克裡斯汀將“沃特”帶回家, 還在媒體上發佈已找回“沃特”的消息, 以提高洛杉磯警察局的威信。 被找回的孩子也說自己就是失蹤的沃特(他之所以冒充沃特, 只是為了到洛杉磯的好萊塢看一看他最喜歡的男演員)。

在此背景下, 相關人士對克裡斯汀的疑問所採取的行動, 對真相的發現至關重要, 從中我們可以看見良知與操守在建立法治社會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普通公民的良知與操守

為了證明警察局的正確,

鐘斯專門派塔爾醫生上門檢驗被找回的孩子“沃特”, 他對克裡斯汀的疑問都做了醫學上的“合理”解釋, 鐘斯還發表聲明說找回來的孩子確實是克裡斯汀失蹤的兒子沃特, 他甚至污蔑克裡斯汀沒有盡到母親的責任與義務。

正當克裡斯汀孤立無援時, 聖保羅教會的古斯塔夫·布裡格勒博牧師鼓勵克裡斯汀為了社會的公共利益、為了以後兒童不再失蹤, 應勇敢地站出來揭露洛杉磯警察局存在的諸多問題。

受到鼓勵和支持的克裡斯汀開始收集證據。 沃特的牙醫通過專業知識證明沃特門牙之間的齒隙只有通過手術才能消除, 而這個找回的“沃特”沒有齒隙, 更沒有做過類似的手術, 他樂意為此作證。 沃特的老師通過讓“沃特”說出自己的名字、辨認上課的座位等方式,

認定此“沃特”並非克裡斯汀的兒子, 該老師不僅提供證言, 還願意出庭作證。 後來, 許多公民參與到支持克裡斯汀的遊行中。

醫生、老師、牧師等出於良知, 願意幫助和鼓勵困境中的克裡斯汀, 正是這些幫助和鼓勵使克裡斯汀敢於並能夠否決警察局的錯誤。 克裡斯汀通過媒體發表聲明, 說洛杉磯警察局不但搞錯了, 還拒絕糾正其錯誤, 為了找回自己的孩子, 她將於第二天公佈相關證據。

隨後, 克裡斯汀被帶到警察局。 鐘斯認為克裡斯汀是偏執狂、有受迫害妄想症, 此類精神病患者可能對他人及其自身造成傷害, 因此由警察局干預, 將她移送精神病院進行治療和觀察,

直到她恢復正常。

警官的良知與操守

到此, 整個事情似乎陷入了僵局, 甚至是死局。

最終使這盤死局變活的是警官伊巴拉處理的一起非法入境案。 在這起案件中, 加拿大少年桑德福·克拉克因非法入境而被捕, 在將被遣返時, 桑德福要求見抓捕他的伊巴拉。 伊巴拉出於同情, 冒雨開車趕去見桑德福, 沒想到卻聽到了一起驚人的綁架殺害兒童案:桑德福的表兄高頓·斯圖爾特·諾斯考特綁架殺害了約二十名兒童, 失蹤的沃特就在其中。 伊巴拉認為事態嚴重, 立刻打電話給他的上司鐘斯, 卻被告知警察局已經找到了沃特, 桑德福在撒謊。

伊巴拉警官據理力爭, 根據警察局的規定, 所有有關謀殺的陳述都必須進行調查,

他請求鐘斯調查這些事關眾多孩子的案件。 鐘斯仍要求伊巴拉聽從警察局的命令, 對誰都不要提起桑德福的有罪供述。 鐘斯之所以這樣做, 是想通過隱瞞真相來掩蓋自己及警察局的錯誤。

面對即將被遣返的桑德福, 伊巴拉看著手頭失蹤孩子的照片, 尤其是沃特的照片, 內心鬥爭激烈, 伊巴拉決定違背鐘斯的命令, 親自帶著桑德福和兩個警官去諾斯考特的農場調查。 在發現桑德福所言屬實後, 伊巴拉立刻呼叫驗屍官和周圍20英里內的所有員警在一小時內趕到, 並發佈通緝令, 通緝高頓·斯圖爾特·諾斯考特。

新案情的發現, 讓更多的市民包括精神病醫生斯蒂爾才開始意識到克裡斯汀所堅持的是事實, 最終他們促使克裡斯汀走出精神病院。

律師、法官的良知與操守

在事情敗露之後,警察局局長大衛斯為了避免被追究刑事責任,將所有的責任推到那個自稱“沃特”的孩子和克裡斯汀的身上。為了促使市議會舉辦一場聽證會,克裡斯汀需要請律師來捍衛自己的正當權利,但很多律師因為這一案件涉及對抗警察局而不願接案。在牧師的介紹下,著名律師哈恩免費為克裡斯汀提供法律服務。

在市議會召開的聽證會上,哈恩指出警察局在關押克裡斯汀一事上存在程式錯誤:在克裡斯汀精神錯亂鑒定書簽發之前,她已被送進精神病院,即在沒有被批准的情況下克裡斯汀已被監禁。同時,哈恩通過一系列的證據,使鐘斯不得不承認警察局在拒絕克裡斯汀的合理懷疑並將其關進精神病院期間,使沃特和其他孩子喪失了被營救的寶貴時機。

根據雙方的證據和證人證言,聽證委員會最後提出三條建議:第一,對鐘斯永久停職;第二,調查本市現行法規和相關程式,並作出相應修改,以防止無辜市民因任意的主觀認定被關進精神病院;第三,為了恢復公眾對洛杉磯警察局的信任,將大衛斯革職。

哈恩受克裡斯汀囑託,搭救與她在精神病院共患難的婦女。法官頒發公正執行令,那些被錯誤關押的婦女很快被釋放。

在審判高頓·斯圖爾特·諾斯考特謀殺案時,法官的中立、公正和威嚴令人印象深刻,同時他又不失慈父般的愛憐。法官依法判決諾斯考特死刑,但仍希望上帝憐憫他的靈魂。

因為普通公民、警官、律師、法官等人的良知和操守,克裡斯汀找到了事件背後的真相,壞人得到了嚴懲,正義得以實現。

通過《換子疑雲》可知,人性中內在的同情、耐心、憐憫、公正,即良知,能促使其在感情上尊重每一個人,尊重每一條生命,從而促使其在行動上踐行自身的責任和擔當,即操守。當我們的社會有越來越多的普通公民、警官、律師、法官等擁有良知和操守時,我們的社會才能進入良性迴圈,法治社會才會更有效地建立起來。

(作者系西北政法大學副教授、北京大學訪問學者)

律師、法官的良知與操守

在事情敗露之後,警察局局長大衛斯為了避免被追究刑事責任,將所有的責任推到那個自稱“沃特”的孩子和克裡斯汀的身上。為了促使市議會舉辦一場聽證會,克裡斯汀需要請律師來捍衛自己的正當權利,但很多律師因為這一案件涉及對抗警察局而不願接案。在牧師的介紹下,著名律師哈恩免費為克裡斯汀提供法律服務。

在市議會召開的聽證會上,哈恩指出警察局在關押克裡斯汀一事上存在程式錯誤:在克裡斯汀精神錯亂鑒定書簽發之前,她已被送進精神病院,即在沒有被批准的情況下克裡斯汀已被監禁。同時,哈恩通過一系列的證據,使鐘斯不得不承認警察局在拒絕克裡斯汀的合理懷疑並將其關進精神病院期間,使沃特和其他孩子喪失了被營救的寶貴時機。

根據雙方的證據和證人證言,聽證委員會最後提出三條建議:第一,對鐘斯永久停職;第二,調查本市現行法規和相關程式,並作出相應修改,以防止無辜市民因任意的主觀認定被關進精神病院;第三,為了恢復公眾對洛杉磯警察局的信任,將大衛斯革職。

哈恩受克裡斯汀囑託,搭救與她在精神病院共患難的婦女。法官頒發公正執行令,那些被錯誤關押的婦女很快被釋放。

在審判高頓·斯圖爾特·諾斯考特謀殺案時,法官的中立、公正和威嚴令人印象深刻,同時他又不失慈父般的愛憐。法官依法判決諾斯考特死刑,但仍希望上帝憐憫他的靈魂。

因為普通公民、警官、律師、法官等人的良知和操守,克裡斯汀找到了事件背後的真相,壞人得到了嚴懲,正義得以實現。

通過《換子疑雲》可知,人性中內在的同情、耐心、憐憫、公正,即良知,能促使其在感情上尊重每一個人,尊重每一條生命,從而促使其在行動上踐行自身的責任和擔當,即操守。當我們的社會有越來越多的普通公民、警官、律師、法官等擁有良知和操守時,我們的社會才能進入良性迴圈,法治社會才會更有效地建立起來。

(作者系西北政法大學副教授、北京大學訪問學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