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打破剛性兌付 實現淨值管理 銀行理財業務格局將重塑

來源: 金融時報 孟揚

金評媒》》中已有提及, 但按投資性質分類的方式卻是首次提及。 對於新的分類方式, 您怎麼看?

付巍偉:從整個檔內容來看,

對資管產品進行分類是打破行業壁壘, 實施統一監管的基礎。 未來資管政策的制定可能均將根據不同的產品類型進行分類。

根據《指導意見》所給出的分類標準, 現階段銀行理財的公募產品以固定收益類產品為主(投資於債權類資產的比例不低於80%), 如發行權益類產品和其他產品, 須經銀行業監管部門批准, 但用於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的產品除外。

主持人:《指導意見》對於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進行了重新定義:“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是指在銀行間市場、證券交易所市場等國務院和金融監督管理部門批准的交易市場交易的具有合理公允價值和較高流動性的債權性資產, 具體認定規則由人民銀行會同金融監督管理部門另行制定。

其他債權類資產均為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 ”這是否有利於避免監管套利?

付巍偉:在新規出臺前, 不同監管體系下對於“非標”的定義有明顯差異, 為監管套利提供了便利。 新規出臺後, 各類非標資產將沿用統一的非標定義, 避免了監管套利的可能性。

此次新規僅對“非標”的定義進行了統一, 但並未對具體產品的“非標”投資比例進行限制, 也就是說, 不同機構發行產品的比例或有不同, 這是否會形成套利機會有待後續檔進一步說明。

陳新春:相較之前檔的描述, 開放式產品規避期限錯配的方法不再可行, 銀行投資“非標”資產的難度大幅上升。 隨著監管對於期限錯配風險管理的日益提升,

預期收益型產品的期限將明顯增長。 在當前投資者對於理財產品流動性愈加看重的時候, 流動性較差的理財產品顯然不符合投資者的需求。 但從目前銀行資產配置的比例看, “非標”資產仍然是理財產品的重要配置方向, 在此情況下, 如何增強產品流動性成為了銀行關注的重點。 此前不溫不火的理財產品轉讓有可能重新受到銀行的重視。

主持人:《指導意見》要求, 金融機構對資產管理產品應當實行淨值化管理。 這意味著銀行理財產品面臨向淨值型轉型。 該條款對銀行理財業務有何影響?

付巍偉:淨值化轉型的硬性規定無疑是此次《指導意見》中對於銀行理財業務衝擊最大的條款, 未來90%以上的銀行理財產品將被迫轉型為淨值型。

從目前的市場環境來看, 銀行理財淨值化轉型的提速將引發以下幾個方面的巨變:

二是系統建設。 目前18家全國性銀行中, 17家已發行了淨值型產品, 在系統建設層面基本不存在障礙。 而中小銀行中, 發行淨值型產品的銀行極少, 要在短期內搭架系統, 壓力相對較大。

三是估值方式。 《指導意見》要求採用公允價值原則進行產品估值, 不過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物件構成相對複雜, 部分配置型資產不適合採用市值法計價。 未來此部分資產沿用成本攤餘法的可能性更大。 另外, 對於銀行理財投資大頭債券而言, 採用市值法估值, 若債券收益率上行, 價格下跌, 直接反映在淨值中, 進而拉低銀行理財收益,

甚至為負收益, 導致投資者贖回資金以保本金。 為應對贖回, 銀行理財拋售債券, 有可能進一步惡化市場行情, 形成踩踏效應。

陳新春:目前銀行向淨值型產品轉型的路徑通常是由封閉式淨值型產品入手, 基本保本保收益, 逐步引導投資者接受此類產品。 但隨著監管的推進, 銀行理財淨值化轉型的速度將提升, 預計2017年末至2018年初, 將有較多銀行推出淨值型理財產品。

此外, 由於理財產品不再保本保收益, 不排除投資者在選擇公募銀行理財產品時向規模更大的銀行靠攏, 中小銀行理財業務發展或面臨較大的壓力, 尤其是公募性質的理財業務。

(編輯:田躍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