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再談出道仙與出馬仙的修煉區別

世人多以為出道仙的道行要高於出馬仙, 他們有的經歷過出馬的過程。 而往往在這艱難的修煉過程中, 心性、善行、定力都能達到一定程度後就會變為出道的性質。 出馬仙經歷幾次出馬或者歷劫, 就會走上出道之路。 出道是人仙單獨修行, 共同配合的階段。 但是, 這並不代表出道仙的道行就會高於出馬仙, 很多出馬仙的成績很優秀, 也許是差在功德上或心性不足, 達不到出道的資歷。 從出馬到出道, 乃至修煉成仙、羽化飛升有一個過程。 而羽化飛升永遠離不開“心性”和“功德”。

經過過去一段時間的觀察分析, 發現出馬和出道的區別存在著這麼一個因素:占竅。 占竅、串竅、打竅, 這無疑對於出馬和出道的弟子可能是都熟悉不過的了。 可我想表述的是, 三者不是一個概念。 儘管從流程上講, 出道和出馬弟子的這個過程大致相同。

很多出馬弟子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怎麼看事,

或者說看事的方式是什麼?尤其出道弟子對出馬弟子一出堂就能直接上手看事耿耿於懷。 儘管過去很多資料都表明出道仙知識層面遠遠高於出馬仙, 但就看事能力而言, 有很多出道弟子確實在初始階段沒有出馬弟子看得準確。 古人說“尺有所長, 寸有所短”, 事實亦是如此。 出馬弟子看事的能力主要在於仙家捆身, 捆身是出馬弟子所主要體現的特徵, 所以他看事快, 靠的就是仙家。

當然了, 出道弟子也會占竅, 但是只占一位竅, 為的是能有效傳遞資訊, 或者說打資訊給弟子。 這其中, 有占大多數的出道弟子是仙家護法在其身外護持, 培養弟子的靈性和神通, 因此也就相對慢一些。

所以說, 出道弟子以心性入手,

出馬弟子以功法入手, 沒有定性最易誤入歧途。 有的出馬弟子是多位師父占竅產生昏堂, 即捆全竅自己根本不知道。 在點堂前他把竅都串開, 點堂後就不會有新的仙家來了。 然而出道弟子卻會持續串竅,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 隨著出道弟子能力和心性的不斷提高, 不斷地有上方師父或者說正神和新仙家加入進來, 從而會有持續的串竅。 可以說, 隨著仙位不斷完善, 弟子也在逐步提升著看事的能力。

過去我曾講過, 出道堂和出馬堂立堂方式不同, 自然地護法堂的立堂方式也有所不同。 有些堂口沒有堂單, 這樣對嗎?對!他的堂口性質不同, 點齊兵馬, 點明正、副堂主, 知道仙家來歷和緣分, 供養弟子修習法門的諸位尊神, 兵馬只做護堂使用, 同時辦理一些相關的除災、超度、查事手續等。

其實, 世間萬般法門, 出馬出道殊途同歸。 出道仙又如何?不行正道照樣輪貶, 或為畜道或為人繼續修行。 出馬弟子善行慈悲, 修身養性為眾生服務, 以後必定羽化成仙。 因此說, 沒要去在乎你的身份, 你是誰, 你需要做好的其實就是看看你做什麼事吧。 若是你做了道祖大慈大悲救度眾生的事, 以後定能修成正果。 所以, 不要過於去執著於自己的堂口是什麼堂口了。

各位有緣讀到此文的朋友,不論是出道還是出馬,修一顆清靜平和之心,修純陽清靜之體,自然你和仙家的境界都會加以提升達到清靜無為。心若不靜,而猶如心猿意馬,又怎麼能夠“能靜則萬慮俱消。能定則一念不萌。順而行之為凡逆而行之為仙。”

各位有緣讀到此文的朋友,不論是出道還是出馬,修一顆清靜平和之心,修純陽清靜之體,自然你和仙家的境界都會加以提升達到清靜無為。心若不靜,而猶如心猿意馬,又怎麼能夠“能靜則萬慮俱消。能定則一念不萌。順而行之為凡逆而行之為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