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與周潤發成龍飆戲,炮轟香港演員不專業,從影60年他才是高級演員

一部《射雕英雄傳》讓我們認識了金庸, 記住了耿直的靖哥哥和驚為天人的蓉兒, 也記住了這個比金庸書裡還霸氣的黃藥師------曾江, 曾江演戲已有60多年, 尤其是他演的霸氣反派, 專橫老辣囂張跋扈, 重新翻看依然是霸氣十足。 曾江把自己的一生都給了香港電影, 是個不折不扣的老戲骨。

曾江, 1934年9月2日生於香港, 籍貫廣東中山, 香港影視演員。

在上世紀50年代的香港影壇, 林翠以“學生情人”之稱走紅,

而畢業後打算去攻讀建築的哥哥曾江得了個等待簽證的空檔, 閒不住的他便經常出入片場看妹妹拍戲, 當時邵氏名導陶秦正打算幵新戲, 靈感來自《羅密歐與茱麗葉》, 茱麗葉敲定由尤敏出演, 而多情的羅密歐—角, 風流年少的曾江正合導演眼緣。 雖然在王天林導演筆下, 當時的曾江是捧著一顆快跳出嗓子眼的心, 向著導演大叫‘我做, 我做’ 。 從此一腳他進了娛樂圈。

其實曾江家境優越, 入電影行對當時的他而言, 只是相比於網球, 桌球, 高爾夫這些更新鮮、刺激的玩意兒。 “我不是被人捉去的小朋友, 使勁往腦子裡塞東西要去唱戲, 我並不是真的要靠這一行吃飯”。 不同於窘迫之下, 咬牙將兒女送入戲班的窮人家, 孩子們只能去闖出自己的—片天下。

曾江從小受到的家庭薰陶, 賦予他的人生觀是“一個人最幸運的, 是一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而“如果這個事情, 是可以給到你一個不錯的生活的, 那你就很幸福了”。

十七八歲的曾江拍完《同林鳥》, 銳氣折了一半, “拍了第一部戲以後, 我覺得自己不是這塊料了, 自己沒有這方面的天分, 覺得不好玩了”。 不過本就帶著無所謂的玩票心態試水, 失敗也沒催生什麼鬥志, 正好此時美國簽證到手, 曾江理所當然地沿著本來的生活軌跡繼續走。 曾江和電影的緣分, 就這樣暫時告一段落。

也許天生就是演戲的料, 也許這就是命中註定。 光鮮顯赫前途無量的建築系, 似乎不太對曾江胃口, 而大學的經歷對曾江的意義, 恐怕在於令他更清楚地認自己。 於是學成歸國後擔任了三四年建築師的曾江, 在接到當時的妹夫秦劍遞來的邀請, 出演新創立的國立影業公司巨作《大馬戲團》時, 立即丟下高薪但不過癮的專業, 轉頭跟女主角藍娣到馬戲團學空中飛人去了。

早年演戲挫敗的經歷,沒有令曾江卻步,“演戲是什麼東西?為什麼別人行我不行?我就要自己考驗一下自己。曾江開始埋頭去看理論的書籍、去看別人演戲,自發地摸索起演戲來。在出演了一系列青春武俠片,《金鼎游龍》《天劍絕刀》《碧眼魔女》《飛鳳狂龍》等,從1965年到1971年粵語片停產,曾江起碼拍了一兩百部粵語片,連看自己演的電影的時間都沒有。

粵語片落寞之後,跟所有同時代的明星一 樣,曾江的演藝生涯從高峰進入一個低谷期——接一些不太賣座也不太有趣的戲, 不再是銀幕上的主角。明星們從來都是等不及老去就必須接受更青春的臉龐帶著更鮮活的生命力,接替自己閃耀的事實。

不過沒過多久,70年代末的“電視大戰”拉開帷幕,1976年曾江進入佳視, 後又輾轉入麗的、無線,開始十年的電視生涯,期間參演嚴浩的 《茄哩啡》、許鞍華的《瘋劫》。

1983年無線電視劇《射雕英雄傳》裡的“黃老邪”更是不凡:正邪莫辨,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都傳達著黃藥師此人又冥頑又可愛的矛盾個性,淨得人物三味。曾江作為一個演員真正的道路,反而在偶像的喧囂之後靜靜鋪展。

在徐克電影工作室的《刀馬旦》裡,曾江出演林青霞的父親,雖然一樣是粘著黃白的鬍子、戴著頭套、有個視若珠玉的任性女兒,這個野心勃勃色膽包天,又膽小如鼠的軍閥,在肢體上卻是明顯的喜劇演繹,完全不同於《射雕英雄傳》中的武林名宿黃藥師。1986年的曾江,近知天命的年齡,演技已經爐火純青。

這一年他遇上吳宇森,三年不鳴的吳宇森一鳴驚人,而曾江在《英雄本色》中扮演的“堅叔”一角,前半生的坎坷刻進隱忍的眼神,舉手投足間是歷盡風波的滄桑,開口訓人、俐落行事又隱見曾經的身份,不多的戲份給足戲味,留給人無限的想像空間,這些並非來自曾江個人的生活體驗,而是他不斷學習後達到的那個“無我”之境。

後來再和吳宇森合作,《喋血雙雄》中是李修賢忠肝義膽的好搭檔老差骨“曾爺”,到了《級橫四海》,又變成大盜三人組老奸巨猾的“契爺”——這個角色奸到出汁,令人恨得切齒,在片中與周潤發飆戲更是過足戲癮。《員警故事3中的超級員警》中的猜霸,眼神淩厲,氣焰囂張,與成龍飆戲搶盡風頭。

之後此類狠辣的黑道大哥角色曾江越接越多,越演越順手,“反面角色怎麼亂搞都可以,比較搶眼一點”,於是曾江扮演的大佬們奸得形形色色,一之到現在,他仍在不停琢磨此類角色的新演法:我過去板臉扮威嚴,如今覺得太簡單了,不好玩,其實笑也能很威嚴的。

曾江自認天賦不高,時至今日演技被承認是源自40分的天賦和60分的努力。當年為了學麥肯羅一個發球動作,足足看了半個月錄影帶。從少年時期起曾江的愛好就很廣泛,做了演員之後更喜歡關注各種東西,“我會看你為什麼這樣問我,他為什麼這樣拍照,為什麼有時候我講一句話他會笑。這就是演員要做的事情,他要看,當有用的時候他會拿出來,派上用場。”

因此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區丁平導演的文藝片《說謊的女人》裡,黑幫大佬銀幕形象已經形成的他,演起一個包養情人的懦弱中產,依然可以惟妙惟肖,在劉嘉玲、夏文汐等耀眼女主角的光芒下也毫不失色。“我拍戲太累,總是太認真。別人能夠很輕鬆演完的東西,我就不成。”

對於演戲,曾江是最愛較真的,這位被港媒稱癲狂症發作的他曾在片場罵哭一女明星,還直言“香港沒有一個專業的演員”。

2006年參演內地導演高群書的《東京審判》,曾江扮演一個內地檢察官,“不能亂搞”的正面角色讓他有些焦慮:“當時我想可不要演砸了啊,從前黑幫老大什麼的,想怎麼演就怎麼樣,這回可是歷史人物。為此曾江翻閱了包括英文書籍在內的大量史籍,將角色身處的那段歷史背景也研究透徹,再舉重若輕地演出來。

“演戲也是一種感覺,我做觀眾的時候,看到一些好的演員,我可以感覺得到他的東西。你傳出去的電波,觀眾可以感應到,這就是高級演員。”

在90年代的後期,成龍、周潤發這些巨星都紛紛闖蕩好萊塢一展拳腳之時,曾江也在《替身殺手》及《安娜與國王》與周潤發合作正式進入了歐美觀眾的視野。在曾江參演的多部好萊塢電影裡,發揮最好的莫過於《007之擇日而亡》中對007窮追猛打的朝鮮將軍。

再次回歸香港電影的曾江以《竊聽風雲3》拿下了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1955年出道的曾江,如今已在影壇耕耘超過60年,年過八旬依然走在電影第一線,見證了香港電影無數風雲變化,完美詮釋了香港電影精神的真正含義。還曾經出演綜藝節目,在節目中被脾氣火爆的四哥謝賢當中掌摑,後證實為炒作,可見曾爺爺的娛樂精神。

因為“老邪”和吳宇森,曾江的內地觀眾緣也很好,但他卻推掉了內地的很多戲,“他們真的是給很多錢的,你一開口說接,他們就的給你啊。但我不敢接,因為我對白說得不夠好,比不上他們。這不是普通話的問題,我可以在國家大劇院演話劇,我的普通話是不錯的,但他們(內地影視劇)的對白非常生活化,而我們只能在嘴上說而已。你要來粵語的,我二話不說就接下了,”年近80的曾江已經太清楚自己的界限,“而且辛苦啊,我們體力支援不了。”

不過有道是神龜雖壽,志在千里,雖然樂天的曾江從來不曾追求超過自己能力所限太多的東西,然而年少時的傲氣和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卻一以貫之地持續到老年。

1993年曾江就在香港地區演出過話劇《他人的錢》,2002年和賴聲川結緣,出演《永遠的微笑》,近年來更是迷上舞臺,《印象•蘇絲黃》攜焦媛載歌載舞,《德齡與慈禧》中更挑戰八旗子弟。

2005年在好萊塢演《藝妓回憶錄》,經理人對曾江說“你不行,沒有身體語言”,那時候曾江67歲,仍為發現自己 未見過的東西而興奮。有缺陷,說明仍有進步的餘地,他在舞臺上、電影中,繼續錘煉自己,去追最高的那個無的境界。

這樣的曾江才是香港電影精神,才是真正的高級演員,而這些一直陪伴我們的面孔應該被記住。

早年演戲挫敗的經歷,沒有令曾江卻步,“演戲是什麼東西?為什麼別人行我不行?我就要自己考驗一下自己。曾江開始埋頭去看理論的書籍、去看別人演戲,自發地摸索起演戲來。在出演了一系列青春武俠片,《金鼎游龍》《天劍絕刀》《碧眼魔女》《飛鳳狂龍》等,從1965年到1971年粵語片停產,曾江起碼拍了一兩百部粵語片,連看自己演的電影的時間都沒有。

粵語片落寞之後,跟所有同時代的明星一 樣,曾江的演藝生涯從高峰進入一個低谷期——接一些不太賣座也不太有趣的戲, 不再是銀幕上的主角。明星們從來都是等不及老去就必須接受更青春的臉龐帶著更鮮活的生命力,接替自己閃耀的事實。

不過沒過多久,70年代末的“電視大戰”拉開帷幕,1976年曾江進入佳視, 後又輾轉入麗的、無線,開始十年的電視生涯,期間參演嚴浩的 《茄哩啡》、許鞍華的《瘋劫》。

1983年無線電視劇《射雕英雄傳》裡的“黃老邪”更是不凡:正邪莫辨,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都傳達著黃藥師此人又冥頑又可愛的矛盾個性,淨得人物三味。曾江作為一個演員真正的道路,反而在偶像的喧囂之後靜靜鋪展。

在徐克電影工作室的《刀馬旦》裡,曾江出演林青霞的父親,雖然一樣是粘著黃白的鬍子、戴著頭套、有個視若珠玉的任性女兒,這個野心勃勃色膽包天,又膽小如鼠的軍閥,在肢體上卻是明顯的喜劇演繹,完全不同於《射雕英雄傳》中的武林名宿黃藥師。1986年的曾江,近知天命的年齡,演技已經爐火純青。

這一年他遇上吳宇森,三年不鳴的吳宇森一鳴驚人,而曾江在《英雄本色》中扮演的“堅叔”一角,前半生的坎坷刻進隱忍的眼神,舉手投足間是歷盡風波的滄桑,開口訓人、俐落行事又隱見曾經的身份,不多的戲份給足戲味,留給人無限的想像空間,這些並非來自曾江個人的生活體驗,而是他不斷學習後達到的那個“無我”之境。

後來再和吳宇森合作,《喋血雙雄》中是李修賢忠肝義膽的好搭檔老差骨“曾爺”,到了《級橫四海》,又變成大盜三人組老奸巨猾的“契爺”——這個角色奸到出汁,令人恨得切齒,在片中與周潤發飆戲更是過足戲癮。《員警故事3中的超級員警》中的猜霸,眼神淩厲,氣焰囂張,與成龍飆戲搶盡風頭。

之後此類狠辣的黑道大哥角色曾江越接越多,越演越順手,“反面角色怎麼亂搞都可以,比較搶眼一點”,於是曾江扮演的大佬們奸得形形色色,一之到現在,他仍在不停琢磨此類角色的新演法:我過去板臉扮威嚴,如今覺得太簡單了,不好玩,其實笑也能很威嚴的。

曾江自認天賦不高,時至今日演技被承認是源自40分的天賦和60分的努力。當年為了學麥肯羅一個發球動作,足足看了半個月錄影帶。從少年時期起曾江的愛好就很廣泛,做了演員之後更喜歡關注各種東西,“我會看你為什麼這樣問我,他為什麼這樣拍照,為什麼有時候我講一句話他會笑。這就是演員要做的事情,他要看,當有用的時候他會拿出來,派上用場。”

因此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區丁平導演的文藝片《說謊的女人》裡,黑幫大佬銀幕形象已經形成的他,演起一個包養情人的懦弱中產,依然可以惟妙惟肖,在劉嘉玲、夏文汐等耀眼女主角的光芒下也毫不失色。“我拍戲太累,總是太認真。別人能夠很輕鬆演完的東西,我就不成。”

對於演戲,曾江是最愛較真的,這位被港媒稱癲狂症發作的他曾在片場罵哭一女明星,還直言“香港沒有一個專業的演員”。

2006年參演內地導演高群書的《東京審判》,曾江扮演一個內地檢察官,“不能亂搞”的正面角色讓他有些焦慮:“當時我想可不要演砸了啊,從前黑幫老大什麼的,想怎麼演就怎麼樣,這回可是歷史人物。為此曾江翻閱了包括英文書籍在內的大量史籍,將角色身處的那段歷史背景也研究透徹,再舉重若輕地演出來。

“演戲也是一種感覺,我做觀眾的時候,看到一些好的演員,我可以感覺得到他的東西。你傳出去的電波,觀眾可以感應到,這就是高級演員。”

在90年代的後期,成龍、周潤發這些巨星都紛紛闖蕩好萊塢一展拳腳之時,曾江也在《替身殺手》及《安娜與國王》與周潤發合作正式進入了歐美觀眾的視野。在曾江參演的多部好萊塢電影裡,發揮最好的莫過於《007之擇日而亡》中對007窮追猛打的朝鮮將軍。

再次回歸香港電影的曾江以《竊聽風雲3》拿下了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1955年出道的曾江,如今已在影壇耕耘超過60年,年過八旬依然走在電影第一線,見證了香港電影無數風雲變化,完美詮釋了香港電影精神的真正含義。還曾經出演綜藝節目,在節目中被脾氣火爆的四哥謝賢當中掌摑,後證實為炒作,可見曾爺爺的娛樂精神。

因為“老邪”和吳宇森,曾江的內地觀眾緣也很好,但他卻推掉了內地的很多戲,“他們真的是給很多錢的,你一開口說接,他們就的給你啊。但我不敢接,因為我對白說得不夠好,比不上他們。這不是普通話的問題,我可以在國家大劇院演話劇,我的普通話是不錯的,但他們(內地影視劇)的對白非常生活化,而我們只能在嘴上說而已。你要來粵語的,我二話不說就接下了,”年近80的曾江已經太清楚自己的界限,“而且辛苦啊,我們體力支援不了。”

不過有道是神龜雖壽,志在千里,雖然樂天的曾江從來不曾追求超過自己能力所限太多的東西,然而年少時的傲氣和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卻一以貫之地持續到老年。

1993年曾江就在香港地區演出過話劇《他人的錢》,2002年和賴聲川結緣,出演《永遠的微笑》,近年來更是迷上舞臺,《印象•蘇絲黃》攜焦媛載歌載舞,《德齡與慈禧》中更挑戰八旗子弟。

2005年在好萊塢演《藝妓回憶錄》,經理人對曾江說“你不行,沒有身體語言”,那時候曾江67歲,仍為發現自己 未見過的東西而興奮。有缺陷,說明仍有進步的餘地,他在舞臺上、電影中,繼續錘煉自己,去追最高的那個無的境界。

這樣的曾江才是香港電影精神,才是真正的高級演員,而這些一直陪伴我們的面孔應該被記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